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9月19日
星期四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1元钱拉锯战背后的民生焦虑
时间:2012-06-15 11:12:54  来源:京华时报   作者:洪乐风 
    厚待民生,就要从小事着手,一笔笔小账目算开了,民心向背的大账目自然也会得心应手。

  1元钱,只能买一瓶普通的矿泉水,或者半斤普通的大米,或者一支普通的雪糕。既然1元钱本身很普通,为何还会引发媒体和公众持续而反复的关注呢?

  昨天晚些时候,北京市发改委宣布将从18日起下调出租车燃油附加费1元钱,由目前的3元下调至2元。其实,自油价“两连降”以来,关于燃油附加费是否随之降低的争论就一直没有停歇,而这次下调,无疑为酷暑中的久等平添了些许安慰。

  在一次次的涨跌之间,有人喜也有人悲。对乘客而言,当然可以节省些许交通费的支出;对出租车司机来说,刚刚由油价的下跌对冲掉的部分份子钱的压力,转眼间又恢复原状了,即便考虑到燃油附加费下降会带来客流的回升,但在“首堵”的早晚高峰的制约下,恐怕也难言顺心。

  对此,有人批评出租车公司的份子钱,有人质疑涨价跌价的听证程序,还有人高屋建瓴地大谈特谈资源价格的形成机制……仁者见仁,倒也无妨,可问题在于:仅1元钱的涨跌,满打满算一个月的进出也就百元上下,如此悲喜,岂不谬哉?是的,在物价一路走高,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各类开销不断加重的当下,几百元、甚至几十元的波动,都会对民众的生活质量产生直接的冲击。

  退一步讲,即便这种冲击在实际上并没有那么显著,其对民众造成的焦虑也值得正视。如果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方利益主体对于价格的波动能够保持理性的反应,那么,诸如对“逢听必涨”的无奈,以及“火箭蛋”“糖高宗”“蒜你狠”等网络语汇的调侃,还有曾经在谣言下对食盐的疯狂抢购,无不都在生动地诠释民众心理上脆弱的“价格弹性”。

  由此看来,焦虑问题并不只出在物价本身。随着供给需求的调整,加之政府调控及时的介入,物价波动引发的小风波很快就会平抑。然而,那一小张燃油附加费发票的“拉锯”却不应被遗忘:厚待民生,就要从小事着手,一笔笔小账目算开了,民心向背的大账目自然也会得心应手。

  “不懂得穷人就不懂得政治”。今天我们再谈改革,重点领域当然要重点突破,与油价、燃油附加直接相关的成品油定价机制、更广意义上的能源资源价格改革,也当然要稳步推进。而无论哪一领域的改革攻坚,哪怕涉及的范围再窄、阻力再小,都会或多或少地牵扯到胡同中、社区里,以及田间地头的老百姓的切身感受,都不应脱离认真听取民意的调查研究,都不该割舍俯身体察民忧的人文关照。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