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9月20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天津城市综合体发展调查:从一地独大到多“圈”并举
时间:2012-06-12 14:12:29  来源:人民网天津视窗  

  人民网·天津视窗6月12日电:5月30日,位于天津市河东区的天津红星国际广场晶海购物公园施工现场举行开工奠基仪式。项目采用当今世界最时尚的HOPSCA规划模式,采用双街双MALL设计理念,力图打造天津商务新地标。公园式购物,天津的商业从来不缺乏想象力,在经历了沿街为市、购物中心的简单商业模式等阶段之后,如今的天津商业开发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许多城市综合体项目不断涌现出来。市商务委昨天透露,截至5月底本市已投入运营的1万平方米以上的商业设施达65个,在建的城市综合体14个,面积约199.3万平方米。

  现状

     天津商贸服务设施趋于多极化 老商埠迎来新商圈

  当天津的商业历经了改革洗礼,业态地图已经发生了质的转变,原先全市仅有“唯一核心”的和平区滨江道、和平路这个中心商圈,而现在河西、南开、河东、红桥区已拥有自己的商圈。它们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逐渐成为具有辐射力的新商圈。更重要的是,新的区域商圈与原有的中心商圈产生了一个微妙的关系——两者既竞争又互补。

  新商圈的代表就是这两年出现的,被称为现代城市综合体的商业集群。现代城市综合体的发展模式,不再像传统百货业那样,简单地依靠大卖场作为单一的主力店,而是要组合引进购物、休闲娱乐、餐饮、服务各功能的品牌主力店,协调发展多元文化,多元消费。它超越了传统商业模式的单一城市价值,拓展到一个多元产业结合的新平台。

  天津自开埠以来一直以商埠闻名。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原在南方以“四大家族”为代表的官僚资本逐渐向北方渗透,这促进了天津商贸的发展。天津的繁华区进一步扩大、转移,形成了以现滨江道与和平路交叉路口为中心的新的商业区。从那时起天津逐渐成为中国北方的经济中心。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商业流通领域改革,打破了“三固定”、“三分割”的经营模式,逐步建立起国有、集体、个体一起上的经营格局,这期间天津零售业接二连三崛起的1万平方米以上的零售商场达十几家,仍然多集中在滨江道、南京路一带。一地独大的局面并没有改变,尽管随着岁月的变迁,商铺名号的改变,逛和平路、游滨江道依旧是市民节假日购物的首选地。

  从全国范围看,改革开放后天津的商业发展主要用于满足城市内部的要求,对区域服务辐射能力有所减弱,总规模低于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打造超广域的商业中心成为提升天津吸引力的要素。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