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港是中国沿海主要港口,是福建省和福州市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是我国南北海运交通的要冲。目前,福州港已与世界上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港口开展贸易往来,开辟了日本、韩国、东南亚、欧洲地中海、西非等集装箱班轮航线和国内沿海港口海上货运航线,每年到港万吨级以上船舶达5000多艘次。
港口,已经成为福州开放发展的大舞台。
沿江临海
福州迈向大港口时代
港口,自古就是沿海城市经济发展最重要的资源,是滨海城市的发祥地。港口推动城市发展,又因城市而变迁。沧海桑田,曾经的古港驿站已成为福州远逝的风景,也见证着福州的巨大变化和辉煌发展历程。
由内陆走向海洋,由海洋走向世界。当今世界的发达国家和地区,大都依靠海洋走上发达之路。建港兴城,港以城兴,福州的发展也与港口发展密不可分。
1900多年前的汉代,福州港开港,时称“东野港”;1842年,福州港被辟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1930年建成台江第一至第六码头;1976年开辟马尾深水港区,结束福州无深水泊位的历史;上世纪80年代建成松门煤炭专用深水泊位、开辟青州港区;上世纪90年代,闽江通海航道二期整治工程开工、青州港区建成投用。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港口对地方经济与城市竞争力的提升作用更加凸显。缺乏大型深水集装箱和煤炭、石油、矿石等专业码头,已成为制约福州经济发展的瓶颈。
向大海进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福州终于意识到:福州的港口必须跳出闽江,迈向大海。
1992年,松下港区3万吨级元洪专用码头动建,拉开了福州港外海深水港区开发的序幕。青州作业区万吨级集装箱码头、长乐BP万吨级液化气码头、筹东2万吨级散货河砂专用码头、华能电厂二期2万吨级卸煤码头等万吨级码头相继建成投产,福州港跨入河口港和深水海港并存发展的新时期。
此后,福州人向海要港的脚步越来越快,福州港的建设重点转向深水海港开发,渐渐向南北两翼伸展,码头建设步伐加快,国有、外资、民营等多元化主体在福州港掀起了大型海港码头建设的高潮。
在南翼,2000年初,福清江阴的福州新港国际集装箱码头1号泊位开始动工,2002年底建成投产;在北翼,罗源湾深水港区建设的第一个项目——狮岐3万吨级多用途码头2005年2月试投产,创下当年投产当年赢利的全国先例。
港区的建设一浪高过一浪。
“十五”期间,福州港累计完成港航建设总投资16.35亿元,是“九五”期间投资总和的近3倍;
2006年,市第九次党代会提出实施“以港兴市”战略,当年福州港港航建设投资创历史新高,全港完成港航建设投资12.11亿元,比增36.84%;
2007年,福州港发展的重点转为罗源湾港区、松下港区和江阴港区,形成“北散南集”的多功能、现代化、综合性港口,当年福州港港航建设投资完成16.4亿元,再创历史新高……
一组组数据令人怦然心动,福州大港口时代的脚步声催人奋进。
目前,福州地区港口有五个港区,分别为闽江口内港区、江阴港区、松下港区、罗源湾港区和平潭港区,主要分布在兴化湾、福清湾、罗源湾。截至去年底,福州地区港口共有生产性泊位126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43个。去年,福州地区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达8218.25万吨。
福州,站在了辽阔的海边。
舞海弄潮
港口建设腾飞临涛立
2003年,福清江阴港区完成1万个自然箱作业;2005年,完成14万个自然箱作业;2011年,集装箱吞吐量75.4万标箱。
鲜明的数字对比是福清江阴港区从无到有、跨越发展的轨迹,也是我市港口腾飞的一个缩影。
凭借着优越的港口资源,锐意创新的福州人矢志开海兴榕,坚持以港立市,泊位建设、航线开辟、功能配套等港口建设同步推进。
位于福清湾的松下港区元洪作业区和位于兴化湾的江阴港区齐头并进,形成南北两湾互动、两港呼应之势。江阴港区1~5号集装箱泊位、国电配套煤码头和元洪作业区散杂货码头、元载多用途码头,船舶穿梭、作业繁忙,各类货物在福清和世界各地之间往返进出;同时,江阴港区6~9号集装箱码头和10号化工码头泊位,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当中,预计年底前将建成。
在连江,可门作业区创造了3个全省第一:建成了全省最大的干散货码头泊位——可门物流30万吨级(兼靠38万吨)泊位;建成了全省最大的航道,主航道30万吨级,南支航道15万吨级;靠泊了全省建港以来靠泊的最大散货轮——今年3月19日,香港籍“中海荣华”号32万吨货轮成功靠泊可门物流4#码头泊位卸货。
在罗源湾北岸,码头建设、临港工业,处处是一派热火朝天、百舸争流的景象。目前,罗源湾北岸港区已建成6个营运码头,在建的有将军帽作业区15万吨级码头等2个泊位,待建的有淡头作业区源鑫等12个泊位。2011年,罗源湾北岸港区货物吞吐量达1300万吨,再创新高。
一个个深水港区,托起了南北两翼,也承载着福州向海发展的梦想和希望。
“一带一核两翼四湾”,不久前出台的《关于在更高起点上加快建设“海上福州”的意见》勾勒出了未来福州港口发展、海洋开发的宏伟蓝图。
其中,环罗源湾区域将形成以船舶修造、大宗散货中转物流、不锈钢生产为主的综合开发区域,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型临港产业密集区;闽江口区域将以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中心,建设以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海洋渔业、滨海旅游、邮轮游艇为主的都市型开发区域,形成富有潜力、充满活力的蓝色经济核心带动区;环福清湾区域将加快建设闽台蓝色经济高新产业园,形成以涉海服务业、海洋工程装备、滨海旅游、港口物流、海洋生物医药为主的综合开发区域,打造闽台海洋经济合作新高地;环兴化湾区域将建设以仓储物流、医药化工、冶金机械、电力能源为主的综合开发区域,形成产业集聚、优势突出的临港经济集聚区。
以港兴城
城港联动一体化发展
在福州,每每提及港口,总有一样让福州人心绪难平,尽管近几年福州港吞吐量节节攀升,可港口效益始终没有突飞猛进。归结原因,福州港的配套服务业发展水平及增值服务提供能力远远不足。
仅有吞吐量,成不了大港,更打造不出强港。痛定思痛,福州着手改变,通过不断完善港口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港口物流业,精心培育物流中介组织,加快金融信息等临港服务业发展,进一步提升港口综合服务功能,让宝贵的岸线资源、港口价值发挥出最大效应,实现产业群、港口群、城市群“三群”联动发展。
福清,依托江阴港区,一大批基础设施项目正迅速推进,江阴港铁路支线、闽江调水江阴支线加快建设,江阴污水处理厂工程投入运营,渔平高速公路及江阴疏港支线提前建成通车,融侨新港大酒店实现对外营业,口岸服务中心大楼正式启用,港区口岸通关环境和综合功能得到进一步提升,承载大项目、促进大流通的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连江,举全县之力加快港区开发建设,累计投入30多亿元,加强港区水、电、路、铁路、防洪排涝、填方工程等基础配套,相继建成了可门工业园区填方造地一期工程、可门疏港公路、可门引水一期工程、可门港区主航道等项目,开工建设了可门港铁路支线、22万伏可门变电站、可门工业园区填方造地二期工程等项目。
一个港口,就是一座城。在罗源,一座承载着罗源人梦想的滨海新城,正在广袤的滩涂上兴建,工程总投资200亿元,建成后将形成一个能聚集8万至10万人口的新兴城区,将打通罗源县城至罗源湾的动脉,拓展城区骨架,中心城区与罗源湾、温福铁路罗源火车站地区将连为一体、同步发展。
记者了解到,未来我市将进一步推进福州、宁德港一体化整合,加快主要港区的专业化、规模化开发建设,进一步完善港口设施配套,建成覆盖三都澳、罗源湾、福清湾、兴化湾北岸各主要港区,集装箱和大宗散杂货运输相协调的国际航运枢纽港。推进松下港区粮食集散中心建设,加快罗源湾、江阴港区、福清湾深水航道建设及闽江口内港区通海三期航道建设。同时,我市还将完善涉海集疏运网络,加快建设江阴港、可门港、罗源湾北岸、松下港口等铁路支线项目,加快推进沈海复线宁德漳湾至连江浦口、长乐至平潭、绕城高速公路东南段等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尽快启动滨海大通道和滨海地区轨道交通建设,建成集水运、空运、陆运、铁运于一体的多层次、网络化的陆海空联动综合运输网络。
短评:
书写开放发展新篇章
有梦想的地方,才会有奇迹的诞生。承载福州海洋的梦想,福州港不断演绎出福州跨越发展的一个个奇迹。
纵观国内外经济发达的地区和城市,绝大多数都与港口有着不解之缘。港口是福州作为沿海省会中心城市发展的核心资源,港口经济是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福州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港口条件得天独厚,只有充分发挥港口作为开放型经济发展“主通道”和“桥头堡”的重要作用,加快推进城港互动、一体化发展,做大做强福州港,才能更好地发挥省会中心城市的龙头引领作用。
我们有理由相信,福州港将书写福州开放发展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