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河北青年报》报道,5月28日唐山市发生4.8级地震。唐山英才学校师生们从容有序地撤离、有同学将拄拐同学背下楼等画面获得了网友的赞誉。一段名为“实拍唐山地震中老师带领学生从容撤离”的视频也迅速在网上走红。
这一幕如今在我们的一所学校中出现,令人欣慰。尤其是,有同学将拄拐同学背下楼的画面,让人看到了年轻一代的责任感。
面对这一段真实的画面,我们可以回答一个“模拟问卷——假如地震来了,我会紧急避险吗?我知道该怎样做,并且会习惯性地立即去做吗?在唐山这次小地震波及地区,那些真实体验到震感的人们,彼时彼刻都想到了什么,又都做了什么?自己的“临震表现”正确吗?合格吗?
要知道,小地震可以只是一次检验,假如发生的是大地震,那就没有检验的机会了,给出的将直接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残酷结论。
唐山这所学校里呈现出的有序景象,绝非偶然。一定是建立在完善的突发应急避险预案,有了多次的地震避险疏散演练基础上。但是,唐山乃至全国的其他中小学校甚至幼儿园,如果面临同样的场景,是否都能如此“从容有序”?
没有人希望地震发生,但是这样的小地震,某种意义上的确是检验平日避险逃生教育成效的“机会”。比灾难更加可怕的,是在面对灾难时缺乏基本的应对常识。要想临震不乱,要想自救自护,唯有通过不断地教育和演练。不能因为不是破坏性的大地震,就不去反思不去关注;相反,恰恰因为不是大地震,我们才能有心情来比较平静地讨论避险意识和避险教育。
说到地震避险教育,还是不得不说日本。日本学校里相关教育最大的特点就是体验式的教育。没有真实体验过地震的人们,其实很难会对灾难有身临其境的感性认识,因此那种提前通知所有人、有固定时间和程式、游戏式的逃生演习,往往达不到应有的效果。活动组织者应该认真思考的是,在坚持地震救生演习的基础上,如何才能更加接近真实的体验。
唐山的这次小地震,有的人体验到了,更多的人可能没有感觉。但这段视频应该引起所有人的反思——平时的自己乃至所在单位,在地震救生演习方面做得是否合格?虽然政府有关部门在这方面有无可推卸的责任,但平时做没做、做得效果怎样,只有自己最清楚。只有如唐山英才学校一样,坚持演习和培训,一旦真实面对灾难,代价才会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