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7日
星期三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盲目撤并乡村学校浇灭农村希望灯火
时间:2012-05-24 09:37:31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作者:李泓冰 
    对遥远的乡村来说,每一个学校,是一堆火;每一个老师,是一盏灯

  近些年来,一些地方盲目撤并乡村学校,已呈现诸多问题。而下面这则消息,让人稍稍舒了一口气: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保障学生就近入学是重要前提;准备撤并农村中小学前,必须征求家长意见。

  十年间,因为学龄人口减少,我国农村开始大规模调整学校布局,学生向县乡中心学校集中,目的是集中利用教育资源。这一调整的初衷是好的,对一些地区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也有积极意义。然而,大量村级小学、乡级中学消失,孩子们上学路途遥远,交通、住宿、餐饮成本如何解决?更令人忧心的是,“超载车”、“黑校车”应运而生,让孩子们辗转于乡村道路上时险象丛生。

  乡村学校大量消失,还有影响更深远的“事故”,尚未引起足够重视——曾经以乡村学校的存在形式,深埋于中国乡野的文化种子,正有被渐次抽离、掏空的危险,继农村青壮年大量流入城市、农村老龄化、留守儿童骤增之后,农村空心化的趋势因此再一次加剧。

  拥有数千年农耕文化的中国,靠什么维系农村道德秩序,保存文明火种,化怨解困、和睦乡里?两千多年前,西汉思想家董仲舒给汉武帝献的国策之一就是,“立太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太学是国家级教育,庠序则是设于地方特别是乡村的学校。而教书并非设庠序的唯一目的,教化乡邑,才是根本。我们时常说,教育是强国兴邦之本,除了指教育有培育人才之功,还有一个常常被忽略的要义——乡村学校也承担这样的潜在责任:传承文化、维护社会安定、培育有凝聚力的民风民俗……

  《红楼梦》里,秦可卿死前托梦凤姐,说“永保无虞”的法子,就是在祖茔边多置田产、就近设家塾,便能保住家族最后的退路。敬祖守孝,尊孔兴学,曾是中国文化“永保无虞”最核心的精神家园,而这“就近”二字,极是要紧。新中国成立后,乡村教书先生依然受人尊敬,排解纠纷一言九鼎,婚丧嫁娶指点仪轨,代写家书咫尺天涯……小学校书声琅琅,听着就让村民踏实,一村老小,“就近”也能熏着点儿书香,多少儿时微贱后来成才的栋梁,都有早年在村小窗外听课的偷师经历。

  现在,大量小学搬离了村庄,中学搬离了乡镇。没了活蹦乱跳的读书郎,没了知书达理的教书先生,没了就近的学校,乡村的文化主心骨何处寄放?当孩子们翻山越岭奔向遥远的学校,他们的父母在城里胼手胝足打拼,祖父母则孤守于空荡荡的村落倚门盼归,靠谁来振兴中国乡村?

  对遥远的乡村来说,每一个学校,是一堆火;每一个老师,是一盏灯,那光虽是暗淡,却明明灭灭地闪了几千年,是烛照中国乡村的一线微芒,让人温暖且踏实。

  因此,当听到十年间,我国乡村小学数量竟锐减了一半,不免心中一痛。这可能意味着在许多乡村,那盏灯黯然熄灭。教育部的亡羊补牢之策,可以防止更多这样的灯灭去,然而,如何能让遥远的乡村以让人心安的方式重燃人文教化之灯,依然是一个待解的问号……

  有学校在,乡村希望的灯就亮着。这意义岂非远远大于省下的几文教育经费?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