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福州电 (王永珍)福建省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工作取得重大进展,许多小城镇经济社会发展明显加快,集聚辐射能力明显增强,生产生活环境明显改善,正向宜居城市综合体转变。
2010年2月,福建省专题研究部署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工作,省政府出台了具体实施意见,并从土地增减挂钩、强镇扩权、户籍改革、区划调整、“三旧”改造等方面推出配套政策,着力打造一批“规划先行、功能齐备、设施完善、生活便利、环境优美、保障一体”的小城镇。当年7月,小城镇改革发展被列入该省“五大战役”之一,全力推进。去年初,福建省加大小城镇改革发展力度,在首批22个试点镇的基础上,增加了20个试点镇。
在贯彻落实省里的决策部署中,各地围绕目标任务,创新机制体制,突破重点难点,扎实推进小城镇改革的各项工作。
各试点镇着眼长远,努力找准定位,突出特色,高起点、高标准地进行科学规划。目前,全省42个试点镇的总体规划已全部编制完成,探索形成了工业强镇、商贸重镇和旅游旺镇等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
基础设施快步推进,公共服务能力有效提升。交通、能源、市政公用事业等项目建设的加快建设,使城镇功能不断完善,承载能力不断提高,城镇居民与城市居民基本公共服务的差距迅速减小。永安市小陶镇在全省率先开通农村班车,以镇政府为中心7公里半径范围内的4条小城镇公交线路全面开通,小陶群众和城里人一样在家门口坐上了公交车。
大项目、好项目纷纷落地,产业支撑水平显著提高。各试点镇立足区位、资源等优势条件,大力发展特色产业。随着越来越多大项目的入驻,人口、金融、物流等生产要素不断向小城镇汇集,为产业集聚搭建了高起点的平台。永定县高陂镇重点打造汽车产业园、龙工配件园和光电产业园,项目全部建设投产后,年可新增税收3亿元、就业1万人。
镇容镇貌越来越靓,小城镇吸引力大大增强。各试点镇加大景观综合整治力度,通过绿化、亮化、净化和美化,加快改变“脏、乱、差”现象,环境和景观面貌明显改善。目前,42个试点镇都已完成“绿色乡镇”创建任务,26个试点镇已完成1条以上主要街道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