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杨群:城市化率过半,要警惕“半城市化”
时间:2012-05-23 10:25:17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杨群 

    2011年,中国城市化率第一次超过50%,标志着中国社会结构引来一个历史性的转折。城市化为经济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劲持久的动力,但也有新的城市化隐患随之产生,各种“半城市化”(或称“伪城市化”)现象层出不穷。

    近日,复旦大学和中国社科院联合举办的“中国城市化的反思与创新”研讨会上,专家学者们围绕城市化率超过50%之后的反思话题各抒己见。

工业化创造供给,城市化创造需求

    中国正处于一条城市化的高速公路上。2011年,中国城市化率首次超过50%。预计到2020年,中国城镇化水平将达60%左右。城镇化率从30%提高到60%,这一发展阶段,英国用了180年左右的时间,美国用了90年左右,日本用了60年左右,而中国可能只需要30年。

    在许多学者专家看来,城市化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大的潜在内需与持久动力。美国经济学家H.钱纳里曾指出,伴随着经济增长,社会经济结构会发生一系列转变,一是工业化,即从以农业为基础的经济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基础的经济转变;二是城市化,即人口连续不断地从农村地区向城市迁移。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前世界银行副行长斯蒂格利茨曾指出,中国的城市化与美国的高科技发展将是影响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两件大事。中国的城市化将是区域经济增长的火车头,将会产生最重要的经济效益。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经济学家辜胜阻指出,“如果说工业化在某种意义上主要是创造供给,那么城市化则主要是创造需求。城市化在扩大内需、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他指出,城市化不仅是引发消费需求、带动投资增长、推动经济服务化的重要途径,而且是培育创业者和新型农民、实现安居乐业市民梦的重要手段。

    研究表明,城市化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可以替代出口10万亿元。按照现有城市化速度,社会消费的总水平可以从现在的10万亿级上升到20万亿级,年均20万亿元以上的投资规模会维持20年。扩大内需,就要通过城市化把农民变成市民,通过创业把就业者变成创富者,通过经济服务化培植大量的 “白领阶层”,努力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

    据预测,未来10年,每年新增城镇人口将达到2000多万人,每年需要商品房至少是6亿平方米以上。再加上配套的商业、政府、社会服务的医院、学校,城镇化推动了对基础设施、住宅、耐用消耗品、汽车等的需求,这是中国转型靠内需拉动经济成长的一个根本动力。

脱离实体经济,小心城镇化唱“空城计”

   与城镇化的速度同样重要的,应该是城镇化的质量。

    辜胜阻指出,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必须建立在实体经济的坚实基础上,以产业为支撑,实现城市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城市化与工业化协同发展,伴随着制造业由大向强转变,建立在以制造业为基础的实体经济基础上,可以防止“产业空心化”;城市化与农业现代化相协调,才能通过现代化释放更多劳动力;城市化与信息化相协调,才能提高城市化质量,获取城市化发展红利。

    事实上,光有速度、没有质量的不平衡的城市化,在国际经验中曾有深刻教训。巴西近几十年经济发展迅速,农村人口大批向城市迁移,2000年城市化率已达81.2%。但巴西的城市化没有和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同步,结果造成“空城计”,大量的农村人口流向贫民窟,没有得到正规就业。这种城市化的 “拉美陷阱”,正是城市化脱离实体经济、没有产业支撑的典型案例。

    浙江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周丽苹研究员指出,大量进城农村人口虽然统计意义上被认定为城市人口,但并不代表其人口城市化过程的完成。许多农民虽然实现了职业的转变和地域的转移,但缺乏身份的转变、生活方式的转变,处于就业非正规化、居住边缘化、生活孤岛化、发展能力弱化状态,即“半城市化”现象。

    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简新华指出,中国现在需要积极推进的不是产生各种“城市病”和“农村病”的“半城市化”、“伪城市化”、“过度城市化”等病态的城市化,而应该是工农、城乡协调发展的健康城市化。在城市化率超过50%以后,城市化的重点更不能是规模扩张,而应是质量提升。

    专家指出,在新的发展阶段,城市化要由重数量的外延式扩张到重质量的内涵式发展转变。世界银行最新研究报告提出了“智慧城市化”的概念,认为促进经济持续、高效增长,城镇化不仅要快,更要“智慧”。智慧城市是继数字城市和智能城市后的城市信息化高级形态,是信息化、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深度融合。智慧的城市化既能提供充分的公共服务,特别是医疗、教育、交通、水、能源等,也能以合适的方式和价格鼓励对这些服务的高效使用。世行对中国“智慧城市化”的政策建议包括:提高城市的财政实力,减少城市之间资源分配的较大差异;抑制城市空间扩张,提高城市人口密度;加强城市土地使用规划;有效、良好的城市治理;推进政府把城市建成知识中心与创新孵化器。据世界银行测算,一座百万人口智慧城市的建设,在投入不变的前提下实施全方位的智慧化管理,将使城市的发展红利增加3倍。

警惕城市化过程中的四种失衡

    专家提醒,实现城市化可持续健康发展,需要警惕四种失衡,否则就容易陷入“半城市化”的陷阱。一是要避免城市政府过度依赖“土地红利”,使过高地价推高房价,城市房地产形成过度泡沫的局面。城市政府的土地财政推高了房价,加剧了房地产的泡沫化。有研究表明,土地城镇化大大超前于人口城镇化,2000年至2009年,城市建成区面积增长了69.8%,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增加了75.1%,但城镇常住人口仅增加了28.7%。

    其次,要避免过度依赖超级城市和特大城市,避免人口过度集中于大城市造成的“大城市病”。中国城市化在高速发展的进程中,涌现出一批超级城市和特大城市,“大城市病”开始显现。据调查,中国百万人以上的50座主要城市,居民平均上班时间要花近40分钟。交通拥堵、空气污染、用水紧缺等众多“大城市病”,是城市化产生的负效应。

    还要避免过度依赖人口异地转移。“钟摆式”和“候鸟型”人口流动会造成巨大的社会代价,这也是另一种“半城市化”表现。大量人口的异地转移导致农村出现空心化问题。有数据显示,在农村人口中,留守儿童有5000多万人,留守老人有4000多万人,留守妇女有4700多万人。大量的“三留人口”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过程中与农民工流动相伴生的一个特殊现象,也是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社会代价。

    此外,要避免过度依赖农民工不彻底转移的“半城镇化”造成农民工权益缺失。在超过50%的城镇化率中2亿多农民工实现了职业转换和地域转移,但还没有实现身份转变。改变这种不完全的局面要通过农民工市民化的“三维转变”:职业转换、地域转移和身份转变,实现从“半城镇化”到完全城镇化。

    专家认为,保障城市化的可持续健康发展,需要采取综合对策。包括深化财税体制的改革,改变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过度依赖,形成多层次的住房供应体系,使房地产“去泡沫化”,让房价回归合理价位;采取均衡的城市发展模式,建立一大批中小城市,改变人口过度集中的局面,同时发展城市集群,发挥城市集聚规模效应,对“大城市病”进行标本兼治。同时,也要在推动沿海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过程中,推进劳动力输出省份的农民工的回归,让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近转移,减少社会代价。应对城镇化进程中的“半城镇化”问题,要加快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体系的改革,改善城市农民工子女的就学条件,降低入学门槛,构建适合农民工特点的医疗、住房及社会保障制度,鼓励农民工用创业带动就业,实现农民工的市民梦、安居梦、创业梦。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