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益于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河南经济增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绩。
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河南全省生产总值突破2.7万亿元,稳居中国第5位、中西部地区首位。
虽然经济增速一直保持迅猛之势,但河南城镇化水平较之沿海地区相比, 仍有一定差距,河南在未来将走出一条怎样的发展路径备受众人关注。
4月21日,《中原经济区竞争力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暨河南省新型城镇化研讨会在郑州举行,由河南著名智库中原经济研究院编著的《报告》同时发布。
《报告》称,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河南省外向型经济步入快速发展阶段,新型城镇化的河南路径也在这一过程中逐步凸显。
外向型潜力凸显
《报告》显示,河南省从1994年到2010年,外向型经济出现大幅提升,进出口总额、出口总额、实际FDI等指标均从1994年开始出现增长,前两项指标在2006年达到峰值后,逐步的趋于稳定。
《报告》内容显示,2010年,在河南省进出口总额增长率、出口总额增长率等指标大幅上升及实际FDI增长率指标大幅下挫的影响下,河南省经济外向度竞争力综合排位出于第17位,与2009年相比,排位上升了3位。
2010年,河南省外向指标中,除了出口总额增长率、进出口总额增长率、实际FDI等三项指标位居上游以外,在主要的7个指标中,剩余的四个指标都 处于劣势地位。在经济外向程度呈现上升趋势的同时,进出口总额增长率、实际FDI增长率及外贸依存度也逐渐成为河南经济外向发展的制约因素。
而在中部六省的各项指标对比中,同样由于出口总额的大幅增长以及实际FDI大幅下降的综合作用下,2010年河南经济外向程度排位没有出现变化,依然位居中部六省第四位。
外向型经济的逐步改善,为河南新型城镇化提供了新的动力和思路。
城镇化建设迎来快速通道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河南的城镇化建设快速发展,但与东部地区其他省市相比仍显滞后,2010年末,河南省城镇化水平只有38.8%,低于全国平均值超过10个百分点。
河南大学经济学院院长、中原发展研究院院长耿明斋表示,工业化的结果、伴生物和重要支撑就是城镇化,如果不加快城镇化的速度,势必拖累工业化发展。
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之后,河南多个城市迎来了新一轮的“造城运动”,河南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也迎来一个全新的时期。
以荥阳市为例,该市贾峪镇洞林湖新村以“政府主导、开发企业运营为主”的模式,投资50亿,将建成一个具有完善的污水处理系统和垃圾处理系统等公共基础设施,并具有休闲度假、游乐购物、基础教育为一体的现代化新型社区。
该模式摆脱了以往城镇化欠缺商业的短板,也极大地提升了当地的经济水平。
在河南省科学院副院长张占仓看来,发展新兴城镇化,就要注意与传统城镇化进行区别,使城镇建设体系与产业布局达到和谐共生,提升城镇化的产业支撑,避免空壳社区、空壳城市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