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10日
星期日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香港调控争论:向豪宅开刀
时间:2009-11-02 10:24:08  来源:中国房地产报 

作为恒基地产(0012.HK)董事局主席,李兆基为旗下项目卖出全球最高售价的上佳表现高兴没有几天,一系列指责便接踵而至。

近日,恒基地产位于香港岛的天汇豪宅项目66楼A室以4.39亿港元售出,每平方米售价高达70万港元,创下全球分层豪宅单价最高纪录。在此之前,全球最高单价物业纪录保持者是英国伦敦的海德公园1号。

一场论战就此启动。这场由豪宅房价之争引燃的论战正在朝着“香港房价失控、亟待政府调控”的方向奔涌而去。那里才是真正的主战场。

向豪宅开刀

房价上涨过快,舆情汹汹,看来是政府遭遇的普遍挑战。10月23日,香港金管局对香港高端房地产价格的过快上涨作出反应,宣布即日起将豪宅首付比例由目前的30%提高至40%。

该规定适用于价值在2000万港元或以上的住宅物业。香港金管局称,香港豪宅价格已经超过了1997年创下的历史最高水平。在一份声明中,香港金管局提醒银行审慎放贷,并要慎重评估一旦利息上调将对借款人还款能力造成的影响。

香港金管局副总裁蔡耀君表示,整体房地产市场并没有明显的问题,但豪华住宅市场令人担忧。金管局同时强调,对于何时解除上述新规并没有时间表,金管局将加强实地审查,以确保新规定得以实施。

这一规定一经公布,立刻在楼市引起轩然大波。

对该规定不屑一顾的人士大多是开发商。据媒体报道,一位地产大亨的反应是,这一改变无关紧要,因为香港的豪华物业市场盛行现金交易。

然而,香港楼市是否由此出现泡沫的检讨言论依旧此起彼伏。

恒隆地产(0101.HK)董事局主席陈启宗公开发表言论称,外界不要轻信香港豪宅屡创新高的成交价。“那些购买豪宅的内地或香港富翁,就让他们去买,民众却不要尽信。”他说。

而李兆基则针对性回应说,成交价是真实的,内地人欲来港定居,香港没有遗产税,他们看准就买,再贵都买。

据香港本地媒体报道,推动香港豪宅上涨的买家中,有许多是来自内地的富豪。

中原集团主席施永青指出,香港的豪宅价格市场中,内地买家所占的比重至少达两到三成。会德丰地产(香港)常务董事黄光耀也表示,内地富豪已成为左右香港豪宅价格的主力军,除了两到三成内地买家外,两成为海外买家,一半才为本地买家。

对此,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表示,对于豪宅价格创新高会对对整体楼市造成“传染”,政府将密切监察。在参与一个电台市民热线互动节目时,他被问及的话题中大多与房价有关,显示出房价的高度敏感。

在一项由香港本地社团所做的抽样调查显示,91%的受访香港市民认为现时楼价偏贵,有60%更认为香港现时楼市的炒风严重,48%受访者更要求政府现时出手遏抑楼价。同时,有逾70%的受访者支持继续兴建居屋。

港府调控

受民意及担心房价失速可能危及经济全局的考量,近日,香港特区政府亦迅速展开调控前的一系列调研。

10月27日,香港特区政府相关部门邀请香港地产建设商会座谈,讨论楼市对策。出席的地产界人士包括:长实副主席李泽钜、太古前高层简基富、新地副主席郭炳江、信置主席黄志祥、会德丰地产执行董事黄光耀、新世界发展董事及地产建设商会副主席梁志坚,以及鹰君集团主席罗嘉瑞等。

会后,讯息渐明。双方讨论的焦点在于,地产界认为,政府应考虑修改勾地制度,增加土地的供应。而政府则向本地多家地产大佬发出暗示,豪宅价格升高可能拉高中低档楼价升高,若市场出现不健康情况,影响市民利益,政府不排除迅速干预。

梁志坚会后表示,该商会完全支持政府现行勾地政策,但细节上仍有可优化的空间。商会将与政府保持紧密沟通,互相交换市场资料。

“政府应以贴近市场的价格来为勾地定价,这样发展商可勾地的机会就能够提高。当前,楼市气氛良好,并无泡沫现象,并且近期楼价已开始有回落迹象,半山豪宅天汇高价成交只属个别事件。”梁志坚说。

与此同时,社会各界也展开治理楼市手段的研讨。截至目前,重新兴建居屋、平抑商品住宅价格建议最为惹眼。

但香港特区政府运输及房屋局长郑汝桦已在公开场合表态称,居屋与私人楼宇分属两个不同的市场,希望透过复建居屋去平抑私人住宅价格的做法并不可行,楼价应该由市场自行调节。

此前,地产界普遍认为,1997年香港楼市泡沫迅速破灭,与当时香港特区政府拟推出的8.5万居屋不无关联。

随着亚洲金融危机爆发,香港经济遭遇打击,居屋政策也逐渐退出。2002年,香港特区政府基本放弃了居屋政策。

迄今为止,香港特区政府对楼市调控的政策仍然相对温和,避免使用激进的行政措施:一方面是由于香港楼市自由化程度较高,开发商通常倾向于自我监管;另一方面,由于政府认识到房价上涨的背后,是资金流动性的泛滥。由于香港采用与美元挂钩的汇率政策,因此为了维持联系汇率,香港金管局向本地银行系统投放了大量流动性。

香港本地观察人士认为,目前,香港银行业间的资金结余大约为2007年和2008年多数时候的50倍。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