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务公开“难点村” 经常性走访大显身手
时间:2012-04-17 10:55:48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 陈 郁
2009年,我国开始开展为期3年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难点村”专项治理。如今,预期目标初步实现,全国排查出的13007个“难点村”得到有效治理,“难点村”面貌发生根本转变。
经过梳理,可以看到,“难点村”大多表现为经济发展慢、民主管理弱、民生服务少、社会治安差、矛盾纠纷多、村级运转困难。3年来,在各级各部门以及广大农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下,这些问题得到根本改观。
总结全国各地“难点村”专项治理工作,可以发现以下几条经验:
齐抓共管,上下联动。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把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领导组织网络向社区、小组延伸,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把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纳入基层干部考核内容;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采取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方式,经常性深入乡镇、村走访,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创新制度,规范管理。云南省易门县出台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指导意见;上海市闵行区出台强化村级财务收支预决算管理规定,进一步以制度规范政府部门行为;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制定三级联动工作方案,让村民对镇级政务、村务公开和组务公开实施监督;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实行“四议五公开一监督”的方法,梳理制订12项村级事务流程化管理程序。
强化保障,丰富载体。广东省阳西县探索推进村务网上公开,不断引入社会力量参与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江西省万载县引入专业社工参与“难点村”治理;山东省即墨市选派干部组成工作队驻村开展工作;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投入100多万元,专门治理村民反映强烈的宅基地使用、征地补偿等问题。
这些经验中,无论是制度的建立还是管理的规范,其中贯穿的一条主线,就是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长效机制的建立。任何一项政策、措施,不只图眼前见效,而注重功在长远,才是对路的政策。例如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指导意见的推行,例如村级事务流程化管理程序的制订,例如经常性走访的实行,在“难点村”治理中大显身手之外,更可以广泛推广到全国各地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中去。
据了解,2012年加强“难点村”治理后续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建立健全“难点村”治理长效机制。做到用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坚持“难点村”治理工作常抓不懈,促进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程序化和制度化,是确保“难点村”治理见到实效、效果巩固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