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世纪以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加速。2011年城市化率已超过51%。尽管与发达国家在同等经济发展水平时70%的城市化率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但以“十一五”期间我国每年城市化率平均增长1%的速度来看,未来20—30年,依然是城市化的高速发展时期。
按照城市化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将拉动消费增长1.6个百分点的逻辑来看,城市化对于流通业的发展机遇不言而喻。反之,城市化又对流通产业的规模、流通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种消费需求的增长,就要求商业流通不断创新。
另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突破1.77亿人,占人口总量的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接近1.2亿人,占8.87%。我国已经提前步入老龄化时代。为了更好的适应这一情势的发展需求,流通业必须变革。
流通业的推动
伴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城市人口数量日渐增加,刺激了对工业品和农副产品的需求,尤其是对日用品的需求,带动了现代流通产业的发展。反过来,流通产业可以为人们对产品需求的实现提供支持,进而促进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
如今,商品经济日益发达,流通产业对城市化进程的推动作用越发凸显。
据了解,“十五”以来,以商贸流通业为主力军的第三产业对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动作用已大大超过第二产业,成为解决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就业的主要渠道。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流通业就业人数近9000万人,是我国吸纳就业人数最多的行业之一。
商贸流通业很大一部分是为第一、二产业扩大生产规模和提高生产效率服务的,它们不仅是连接生产与市场的中间环节,而且是其他产业提高发展水平的重要条件。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有效地促进了专业化、社会化大生产,提高了产出效率,减少了交易费用,从而极大增强了城市经济发展后劲。
中国商业经济学会理事陈阿兴撰文指出,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城市中的资源必将被重新分配,产业结构亟待调整。流通企业凭借贴近市场和了解消费信息的优势,拥有引领上游制造商、供应商的能力,对资源优化配置,产业结构调整,市场运行效率的提升具有关键作用。
可见,流通产业对于加快城市化进程,推动国民经济发展,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维护社会和谐有着重要作用。
城市化的机遇
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将放大城市的聚集效应,使城市成为流通产业发展的载体。
在我国的消费结构中,居民消费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有80%最终消费都是由城市居民来完成。一个城市居民的消费量相当于2.7~3个农民的消费量。按照我国目前的城市化率,每年将有1200万农民进城,不断为流通企业的发展提供消费动力。另一方面,聚集在城市中的各种消费者,其消费需求各不相同,而需求多样化,正符合流通产业只有聚集才有效应的内在要求。
居民的消费服务需求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不断升级,对流通产业的专业化、标准化、精细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随着人均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升,居民食品用品消费的品牌意识增强,将从先前的无品牌消费走向有品牌消费。
居民将更加注重消费体验,包括舒适的购物环境、优良的服务、有保障的食品安全,这就对流通产业的规模、流通能力、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使流通产业业态升级,从传统的街边商铺、集贸市场转向超市、大卖场等现代流通渠道。
首都经贸大学教授陈立平认为,随着消费需求的增长,还要求商业流通有所创新。除了业态的创新,还要力求商业流通功能的创新、技术手断的创新、管理技术的创新、电子商务网上购物等流通方式的创新、连锁加盟等组织形式的创新等等。
老龄化的挑战
未来一到两年,我国将正式迈入“老龄社会”。“两会”期间,全国政协新闻发言人赵启正在回应“养老”问题时指出,中国的老龄化有自己的特点,就是“未富先老”,一般国家在人均GDP达到10000美元以后才会进入老龄社会,而中国3000美元的时候就进入老龄社会了,老年人的消费能力不高。“未富先老”的老龄社会将给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一系列不利影响。
但机遇与挑战并存,随着老年人口比重的上升,必然引起社会消费结构的变化。中国民主建国会去年年底公布的《立足国情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专题调研报告指出,目前中国老龄产业产值仅7000亿元人民币,到2030年有望形成老龄、少儿、成人产业三分天下的格局。业内一致预期,老龄产业有望在“十二五”期间迈向万亿规模。
与巨大的市场规模不相匹配的是“银色产业”的缺失。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魏津生如此总结硬性老龄行业的现状“总量小、品种少、企业少、规模小,传统产品多,科技含量少。”目前我国老龄产业还相对滞后,老年人康复、医疗、休闲、生活等相关产品品种少,没有形成完善的产业链,这为流通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
另外,伴随着城市化和老龄化的交叉呈现,我国一些大城市,如北京、上海等已开始出现“城市空心化”现象。城市中上阶层人口移居市郊,城市中心城区以外的郊区逐渐城市化,而郊区城市化更进一步促进城市空心化。
《城市空心化:中心商业区零售业面临的新挑战》一文作者须俊认为,城市空心化是城市化的必经阶段。 早在20世纪50年代,西方国家就出现了“城市空心”现象。随着我国住宅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城郊接合部住宅建设的兴起,城市空心化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须俊指出,城市空心化,将为流通产业带来巨大的挑战,尤其是倚赖中心商业区密集人口的零售业。消费市场将随着人口和住宅发生空间转移,原有的城市中心商业区逐渐没落,新的散布于城郊的消费中心兴起,迫使零售企业不得不追逐购买力的脚步重新进行规划布局,而城郊聚集的消费群落与中心商业区的消费族群有着截然不同的特点和需求,原先的业态将不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
城市空心化必将带来流通产业结构的再次调整。这是新时期流通企业需要研究与应对的新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