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9月20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为什么农产品总是领涨物价
时间:2012-04-16 09:54:24  来源:中国经济网 
    物价的每次变化,好像农产品都脱不了干系。去年物价的大幅上涨,被人们戏称为“一头猪引发的涨价”;今年3月份物价涨幅的小幅反弹,又被怪到了蔬菜头上。为什么物价总跟着农产品跑呢?

  物价跟着农产品跑,这首先和CPI的构成有关。目前我国用于计算CPI的商品和服务项目包括食品、烟酒及用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交通和通信、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等8个大类和262个基本分类,涵盖了城乡居民的全部消费内容。在计算价格指数时,由于各种商品的性质不同,使用价值不同,价值量大小也不相同,因此不能把每种商品的价格直接相加后进行比较;也不能把每种商品的价格变动幅度用简单算术平均法计算,必须确定各类商品的权数,即每一类别商品或服务项目的消费支出在居民全部商品和服务项目总消费支出中所占的比重。

  举例来说,猪肉1斤只要十几元,但猪肉是我们大多数人几乎每天都要吃的主要肉类,而电视机1台要几千甚至几万元,但一般人家几年才会买1台电视机。综合下来,一般居民家庭用在猪肉上的消费支出就要高于用在电视机上的消费支出,因此猪肉价格的变化对我们的影响远远大于电视机。在计算CPI的时候,就不能对电视机的价格和猪肉价格变化简单平均,更不能因为电视机比猪肉贵而把电视机的权数设置得高于猪肉。

  当前我国CPI中的权数,主要是根据全国12万户城乡居民家庭各类商品和服务项目的消费支出详细比重确定的,根据制度规定,每5年调整一次。自2011年1月起,统计部门根据2010年全国城乡居民家庭消费支出调查数据和有关部门调查数据,对CPI权数构成进行了例行调整。其中,居住提高4.22个百分点,食品降低2.21个百分点,其他各类均小幅降低。根据调整后的权数比重,在8大类别中,食品依然占三分之一左右,而其他类别都在10%稍多或以下。在这种权重结构下,食品价格对CPI的影响远远高于其他类别。因此,在3月份全国CPI3.6%的同比涨幅中,食品价格同比上涨7.5%,影响CPI同比上涨约2.39个百分点,其余非食品价格上涨1.8%,影响CPI同比上涨只有1.21个百分点。

  在食品大类中,各个基本分类和规格品的权数也不同,对CPI的影响也不同。猪肉、粮食、鲜菜由于消费量大,所以权重都较高,对CPI的影响较大,而鲜果、蛋等的消费量小,权重较低,对CPI的影响也较小。3月份,粮食价格上涨4.3%,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12个百分点;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11.3%,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78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上涨11.3%,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35个百分点;鲜菜价格上涨20.5%,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64个百分点;水产品价格上涨11.4%,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27个百分点;油脂价格上涨5.2%,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06个百分点;鲜果价格下降6.2%,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下降约0.14个百分点;蛋价格下降5.8%,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下降约0.05个百分点。

  物价总跟着食品跑,食品权重大仅仅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的原因是食品容易受季节、气候、生产周期等因素影响,价格的波动起伏往往比较大,对CPI的影响也是经常性的,而其他商品的价格变化则相对缓和得多,对CPI的影响也相对较小。

  一般来说,粮食容易受气候影响,但除非有特大自然灾害,否则粮食产量每年都会基本稳定,我国更是已经连续8年增产,所以粮食价格相对比较稳定。粮价稳、百价稳,这也是当前我们物价涨幅总体温和可控的根本原因。

  而肉禽、蛋、水产等商品则受生产方式和生产周期影响比较大,尤其是猪肉。目前我国养猪的规模化程度不高,农户散养占据的份额较大。1头商品猪从仔猪到出栏要9个月左右,这一年猪肉价格高,养殖户就积极补栏,第二年生猪市场就会供大于求,导致猪肉价格下跌;这时候养殖户又会减少生猪存栏,第三年生猪市场又出现供不应求,导致猪肉价格上涨。猪肉就在这样的循环变化中影响着CPI的起起落落。2010年后半年开始,猪肉价格开始一路上涨,到2011年6月涨幅达到高点,同比上涨57.1%,环比上涨11.4%,当月CPI同比涨幅也达到了年内的第二高点:6.4%。广大养殖户积极补栏,生猪存栏数逐月提高。到2011年10月份,生猪供应逐步回升,猪肉价格也开始由升转降,当月环比下降1.8%。此后猪肉价格开始进入下降通道,到今年3月份,环比降幅达到4.8%,而且已经连续10周维持回落态势。当前,又到了养殖户减少生猪存栏的时候了,这种规模分散的养殖结构如果不能改变,今年末明年初,猪肉又会进入新一轮的上升通道。

  鲜菜则由于生长周期较短,受短期气候影响比较明显,低温、乾旱等都会对蔬菜生产造成巨大影响,进而影响到蔬菜市场和价格变化。今年2月底到3月初,全国多地平均气温低于常年,给蔬菜种植造成巨大影响。在冬储菜逐步退市,新蔬菜尚未大量上市的情况下,18种主要蔬菜批发价格连续4周上涨,累计涨幅达到9.7%。3月份,鲜菜价格上涨20.5%,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64个百分点,蔬菜就这样成了3月份CPI上涨的“元凶”。不过,从3月下旬以后,气候开始转暖,各地蔬菜种植都已恢复到正常水平,菜价也开始回落。如果后期气候保持正常,相信到下个月,蔬菜涨价“元凶”的帽子就可以摘掉了。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