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
我们聚焦中国城市化质量,这是与时俱进,特别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研究的方向应该包括:
第一是为宏观政策提供制定政策的依据。
第二,解决具体问题。局部的提出一些方案,具体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我们研究的时候,这里面有一个基本前提,如何判断当前中国城市化具体形势问题。中国当前城镇化主流是什么?主流和支流问题,如果不明确,就很难为宏观政策提供依据。
第三,我们现在讨论的城市化是讨论城市化的过程?还是讨论城市化的一种状态?我们要实现城市化这是一种状态,要推进城市化进程这是一个过程。这两者是不一样的,在讨论状态的时候,我们可以纳入我们理论的设想,非常理想的一个状态,去构建它,实践它。如果我们研究它这个过程,那就是另外的思路了,在过程中会产生哪些问题?
第四,城市化速度和质量问题。这次我们是关注城市化质量,我认为非常正确,但是这里面还有一个问题,我们现在的中国城市化是延缓它的速度来提高我们的质量呢?还是在发展过程中来提升我们的质量?我们这几年中国城市化问题存在不少,有些非常严重。中国的城市化质量是在提升呢?还是在下降?我们应该有一个基本判断,我们总不能因噎废食,我们在研究过程中要把握这么一个基本的逻辑起点问题。
第五,我们现在关注城市化的速度,我们提出半城市化的概念来,这个半城市化的概念,应该说是中国的现实,将近2亿人口没有算在城市户口里面。总体来说,这种半城市化制度,这种半城市化现象,对农村来说是历史的进步呢?还是历史的倒退呢?这里面有一个主体分析问题,然后我们再说怎么解决这个问题。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有利有弊,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抓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来解决现实问题,这是宏观决策问题。
关于质量评估体系的研究指标问题,能不能为现实服务?这应该是我们更应考虑的。所以这里面就有可行性的问题,我们设立了很多指标,但是如果这些指标拿出去成本太高,就不具可行性,只具备理论上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你没有可行性,拿不到具体指标,你给地方政府在决策进行参考的时候就受到局限性,所以怎么把握平衡问题?这也是我们今后研究需要注意的,将来我们能够为地方提供一些数据或者建议,尽管不是特别完善,不是特别科学,但如果对地方决策有参考意义,这就达到了我们的目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