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4日
星期日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发改委彭森:推进征地制度改革和放宽户籍限制
时间:2012-03-26 09:01:15  来源:新浪财经 

  由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联合商务部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政府举办“2012中国城镇化高层国际论坛”于2012年3月25日在上海召开。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彭森在会上演讲。

  彭森:女士们,先生们,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在刚刚闭幕的中国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中国政府提出了要继续理顺城市与农村的关系,推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步伐,积极稳妥的推进城镇化等一系列重要任务。

  3月18日,国务院又正式的发布了《关于2012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要求完善统筹城乡的有关体制机制。在这个背景下,2012年中国城镇化高层论坛,在上海举办,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我代表国家发改委,向出席这次论坛的中外嘉宾致以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问候,同时也想借此机会对中国当前的改革任务和进一步推进城市化提出几点个人的意见。

  刚才讲到去年中国的城镇化达到了50%,这是一个历史性的变化。我首先想指出中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是与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相伴相生的。

  在这个新的历史时期,我们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财政各方面的情况、社会发展都取得一系列成绩的情况下,为什么我们还要讲要以更大的决心、勇气深化改革。我想可能有这么几点理由。

  首先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随着中国经济总量的迅速提高,人口结构、资源环境状况逐步改善。多年来促进经济增长的人口红利、资源红利、经济全球化红利却在逐步的消退。中国的产业结构、需求结构、要素投入结构、城乡区域结构的失衡问题,仍然比较严重。

  资源环境压力加大,中等收入阶段的风险凸显,所以结论是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中国政府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提出了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但是从进程来看,到目前为止还是不尽如人意。

  我想应该指出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事关中国的经济观念、社会结构、体制、机制的重大的、深刻的变革,仅仅靠政治的号召、靠政策的导向、有的时候可能还是不够的。必须通过坚定不移的深化改革,来为发展方式转变开辟道路、提供动力,必须坚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将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促进增长转向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并存。

  其次,改革也是解决深层次的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稳定的根本举措。中国正在从中低收入跨入中高收入发展阶段,在这个时期,既是我们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是社会矛盾凸显期,随着经济社会体制的变革,人们的思想意识、价值取向、道德观念多元、多变,公平意识、民主意识、权利意识、法制意识不断的增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愿望也更加强烈。

  同时,在我们的社会经济发展中,也还存在着一些制约社会公平正义,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有效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也需要通过社会的统筹收入分配体制的改革、统筹城乡的改革,以及社会管理的创新,来解决人们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以促进社会的公平、和谐、稳定。

  第三,改革也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迫切要求。2003年,中国政府做出了到2020年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目前时间已经很紧迫了,任务非常艰巨,旧体制一些改革不彻底所遗留的问题,和新体制发育不健全出现的新问题,交织在一起,必须下大力气来解决。

  所以中国的改革有一些“半拉子”工程,需要我们用更大的决心和勇气,来解决。对一些影响全局、利益调整深刻的重点改革任务,比较集中力量在近几年打好攻坚战,使“十三五”能够有更充裕的发展和改革的环境,来完成2020年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第四,改革也是增强中国体制优势,有效应对国际竞争挑战的必由之路。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全球不平衡的问题,更加突出。目前社会经济复苏的进程也遭受了一个又一个的挫折,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抬头,国与国之间围绕市场、资源、科技、人才等等方面的竞争,更加激烈。

  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只有大胆的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些先进成果,加快推进改革,进一步完善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体制,增强我们的体制优势,才能进一步发挥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势,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刚才讲到,国务院刚刚发布了今年改革的重点工作文件,中国的改革从哪里进一步着手,进一步的深化和推进,我想可能要处理好以下的几个重大关系。

  一、要进一步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更好的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这个任务很多,主要的讲一个是要进一步的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宏观调控。另外一个需要进一步深化垄断行业的改革,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第三要加快资源性产品价格的改革,健全市场体系。抓住这几个重要改革,才能正确的解决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二、要进一步理顺中央政府与地方各级政府的关系。特别是在财政经济上面的关系,更好的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方面的积极性。要按照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要求,划清各级政府间事权和支出的责任,理顺不同层级之间政府的分配关系。

  要求进一步的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完善预算编制和执行管理的制度,提高预算的完整性和透明度,也要求我们进一步的改善和完善税收体制,更好的发挥税收在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和调整收入分配方面的促进作用。

  三、要进一步解决好城市和农村的关系,推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

  四、要进一步理顺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公平正义,这个主要的任务,包括推进社会的事业、收入分配等领域的改革,扭转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各项制度建设。

  五、要进一步理顺政府与公民与社会组织的关系,积极稳妥的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包括进一步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有序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依法行政、深化政务公开,建立服务政府责任政府和法制政府。

  再回到今天的主题,就是怎么样积极稳妥的推进城镇化建设。因为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的城镇常住人口增加了5亿多人,去年城镇化率已经超过了50%,这确实是中国社会结构的一个历史性变化。但是总的来看,中国的城镇化水平,和工业化水平相比,仍然明显的滞后,不仅结构上低于多数处于同等发展阶段的国家,同时城镇化的质量也亟待提高。

  我想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我们一直强调要实现三个目标。第一,要城乡规划发展要求一体化,要城乡统筹一起来考虑这个问题。第二,要实现城乡之间的要素流通一体化。第三,要实现城乡之间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第一个问题不想再赘述,就后两个问题我想再强调一下。一是要着力完善城乡平等要素交换关系,来推进土地制度、户籍制度以及其他的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的一些关系、一些工作。长期以来中国城乡二元结构之所以难以破解,关键还是在于城乡的要素交换关系不够平等。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城乡要素流通的规模迅速扩大。城乡之间要素交换不平等、流向不平衡的问题有所加剧,所以积极稳妥的推进城镇化,最核心、最紧要的是按照“十二五”规划纲要所提出的,要着力的完善城乡平等的要素交换关系,要通过新的制度设计,恢复农村生产要素和资源参与市场平等交换的权利。

  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建立起城乡平等的要素交换关系,在这方面最重要的是推进征地制度的改革。应该讲现实的征地制度是历史的产物,在我国的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过程当中也发挥了作用,但是也带来了人口城镇化明显滞后于土地城镇化的矛盾,以及对农民土地财产权保护不够,和建设用地粗放的问题。

  应该看到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不能再靠牺牲农民土地财产权利来降低工业化、城镇化的成本,有必要,我们也有条件,大幅度的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受益中的分配比例,必须将以保护农民利益和集约节约用地的原则,加快修改相关的法律法规,积极推进集体土地征收制度的改革。

  另外,还要着眼于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积极稳妥地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在“十二五”时期,特大城市、大城市,都要根据实际创新方法,鼓励具有稳定收入,并在城市居住一定年限的城市转移人口,优先落户。

  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要放宽户籍的限制,降低农业转移人口进程就业和定居的门口,但是农业转移人口转化为城镇居民,表面上是户籍问题,本质上还是要改革依附在户籍制度上的各项保障、各项社会福利的制度。核心是让进城的农民和农民工享受与城市居民一样的基本公共服务。

  从近期看,要推动公共服务由户籍人口向常住人口扩展,同时稳步的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让更多的农业转移人口,特别是新生代的农民更好的融入城市。同时对暂未落户城镇的农民工,要从制度上促进福利的全覆盖,努力解决他们在子女就学、公共卫生、保障住房、公共基本服务保障各方面的问题。

  从较长的时期看,则以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公共文化、社会保障以及保障住房、就业服务等为重点,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统一和服务水平的基本均衡。

  除了我提到的两项以外,还要深化财税、金融、投资、社会管理、行政体制等改革,不断的探索适应并促进中国特色城镇化发展的体制和机制。我就讲这么多,衷心的祝愿这次论坛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