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广州市委十届二次全会开幕
把握机遇强势推进“三个重大突破” 坚定信心实现新型城市化发展开好局
万庆良代表市委常委会作工作报告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率先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州”核心任务和走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着力推进“三个重大突破”,着力统筹城乡一体发展,着力加快智慧城市建设,着力提升文化软实力,着力增进民生福祉,着力深化改革开放,努力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增长,强化发展质量,提高核心竞争力,全面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迎接党的十八大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创造良好环境。
今年工作的总体要求
强势推进“三个重大突破”、强力推进城乡一体发展、大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切实增进民生福祉、着力加强文化建设、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今年重点做好以下6方面工作
推动战略性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进展
推动战略性主导产业发展取得新进展
推动战略性发展平台建设取得新进展
三个重大突破
● 坚持走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是我市在认真总结近年推进城市化工作的基础上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是新时期我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创新实践。只有坚持走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才能真正实现率先转型升级,才能从根本上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才能进一步优化城乡人居环境,才能真正使改革发展成果惠及群众。“三个重大突破”是走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的重要抓手,事关广州率先转型升级的战略成败,事关广州全面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加快迈向世界先进城市的发展大局
● 组织各级党组织围绕市党代会精神尤其是推进新型城市化发展开展全市性的学习讨论,深入开展考察调研,促进党员干部思想观念、思维模式、理论素养、知识结构、工作能力转型升级
● 突出抓好领导班子能力建设,着力提高领导干部继承与创新的能力、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干事创业的能力、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和调查研究的能力,使各级领导班子成为引领广州走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的领导者、带头人
● 今年重点抓好六项工作:一是强势推进“三个重大突破”;二是强力推进城乡一体发展;三是大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四是切实增进民生福祉;五是着力加强文化建设;六是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本报讯 (记者毕征、廖靖文、杨明、黄茜、何雪华、丁虞 通讯员史伟宗)2月8日至9日,中共广州市委召开十届二次全会,会期两天。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六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广东、广州重要讲话和省委十届十一次全会精神,按照市第十次党代会的部署,深入领会推进新型城市化发展的内涵、目标和实现路径,总结 2011年工作,部署2012年工作,审议《中共广州市委、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实现“三个重大突破”率先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州的实施意见》、《中共广州市委关于贯彻落实〈中共广东省委关于加强市、县领导班子建设若干问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审议通过广州市推荐广东省出席党的十八大代表候选人推荐人选。
昨日上午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市委书记万庆良主持会议并代表市委常委会向全会报告工作。会议组织观看《生态“三城”展魅力》和《“三大突破”新征程》宣传片,并邀请中科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组组长、首席科学家牛文元研究员就推进新型城市化建设作专题讲座。
全会充分肯定市委常委会2011年的工作。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委团结带领全市各级党组织、全体共产党员和广大人民群众,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以全面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总目标,以“率先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州”为核心任务,以建设国际商贸中心和世界文化名城为战略重点,全力推进经济发展、城市发展、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转型升级,产业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格局进一步形成,城市文化软实力进一步提升,民生福利进一步改善,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12303亿元,增长11%;来源于广州地区的财政总收入3978亿元,增长18.8%,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979.47亿元,增长20.5%;商品进出口总值1161.72亿美元,增长12%;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438.08元,增长12.3%;农村居民人均收入14700元,增长 16%。“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良好开局。
全会指出,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有:转型升级任务还很艰巨,自主创新能力仍然不强;人口、土地、环境压力加大,城乡一体发展和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还不高;转型期各种利益关系和诉求错综复杂,社会服务管理任务十分繁重;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一些党员干部存在精神懈怠、能力不足、执行不力甚至违法违纪问题。对此,要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解决。
全会强调,今年是贯彻落实市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的第一年。深刻领会市党代会精神实质,关键是要充分认识到:转型升级是战略机遇,必须牢牢把握;民生幸福是最高追求,必须始终坚持;走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是必然选择,必须坚定不移。要把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视察广东广州重要讲话以及省委十届十一次全会精神,同贯彻落实市党代会精神结合起来,紧扣“主题主线”,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四个牢牢把握”的总体要求,坚决贯彻省委关于“把加快转型升级放在第一位”的决策部署,深入实施珠三角《规划纲要》,全面完成“四年大发展”任务,切实推动广州科学发展、优化发展、改革发展、创新发展。全会明确,今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率先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州”核心任务和走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着力推进“三个重大突破”,着力统筹城乡一体发展,着力加快智慧城市建设,着力提升文化软实力,着力增进民生福祉,着力推动改革开放,努力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增长,强化发展质量,提高核心竞争力,全面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迎接党的十八大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创造良好环境。
全会指出,坚持走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是我市在认真总结近年推进城市化工作的基础上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是新时期我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创新实践。站在亚运城市的新起点上,只有坚持走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把城市发展与发展方式转变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实现率先转型升级,切实推动经济发展转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良性轨道;只有坚持走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把城市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才能从根本上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共同富裕;只有坚持走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把城市发展与生态建设结合起来,才能进一步优化城乡人居环境,加快建设全省宜居城乡“首善之区”;只有坚持走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把城市发展与社会建设结合起来,才能真正使改革发展成果惠及群众,提高群众的和谐感、幸福感。我们必须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坚决贯彻市党代会决策部署,突出重点、统筹推进,全力实现新型城市化发展良好开局,为率先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州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全会强调,实现新型城市化发展良好开局,推进率先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州核心任务,必须重点做好六方面工作。一是强势推进“三个重大突破”。 “三个重大突破”是走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的重要抓手,事关广州率先转型升级的战略成败,事关广州全面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加快迈向世界先进城市的发展大局。要推动战略性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进展,集中力量推进完善空港、海港、陆路交通、信息主枢纽、生态体系、市政设施、能源保障等12类战略性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推进白云机场扩建工程、南沙港三期等国际化交通运输主枢纽建设,加快推进东部、南部和北部综合交通枢纽、地铁和高快速道路等立体交通网络建设,大力建设环境友好型生态环保和能源体系,加快建设具有鲜明城市特色的文化基础设施。要推动战略性主导产业发展取得新进展,全面启动战略性主导产业实现重大突破工作方案,大力发展9类优势产业,培育发展6类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建设一批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带动作用强的生产力骨干项目,加快发展一批品牌价值高、技术水平领先、市场前景好的骨干企业,全面提高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要推动战略性发展平台建设取得新进展,充分发挥3大国家级开发区的引领带动作用,加快建设6大现代服务业功能区、9大创新型产业发展区、9大功能性发展平台。重点推进广州国际金融城、天河智慧城、广州国际创新城、广州南站商务区、白鹅潭现代商贸功能区、广州国际健康产业城、广州(黄埔)临港商务区、空港经济区、北部生态产业区等重大平台建设。二是强力推进城乡一体发展。坚持科学发展、从容建设,扎实推进南沙新区、中新广州知识城开发建设,进一步优化提升人居环境;坚持科学规划、加快建设,全面推进万亩果林湿地保护建设,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打造良好的城市环境;坚持科学统筹、分步实施,大力推进海珠生态城开发建设;继续实施“五个更”,全面启动“美丽城乡行动计划”。三是大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加快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科学编制智慧城市发展规划,建立健全智慧广州建设相关规范和标准体系,以高水平的规划设计引领智慧城市建设。实施宽带信息工程,推动“多网”融合,积极实施“天云计划”,突出抓好“五个一”示范工程,为智慧广州建设打下坚实基础。强化智慧城市科技支撑。组织实施重大智慧技术攻关,努力在物联网、云计算等领域突破一批核心技术,重点推动核心芯片、新一代网络核心技术、传感器、超级计算和智能处理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工程,打造智慧型创新支撑平台。推广智慧应用服务。加快推进政府网上办公系统、电子政务服务平台、政府智能化决策平台等工程建设,建设高效便捷的智慧政府。推进公交、空港、海港、供电、供气、供水等城市基础设施智能化建设,大力推广智能技术在城市规划、城市管理、公共安全、应急管理等领域的应用。推进国家数字家庭应用示范基地和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建设,建设天河智慧城、南沙智慧岛、中新广州知识城等智慧城市试点,开展一批智慧社区、智慧乡村、智慧楼宇等试点工作,以点带面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发展智慧民生服务。加强医疗卫生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行社会保障“一卡通”,开通实时动态交通信息服务,让市民充分享受智慧城市建设成果。四是切实增进民生福祉。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加强民生领域立法。进一步创新完善住房保障体系。深化城乡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因地制宜借鉴“湛江模式”,推广“从化模式”,逐步提高医疗保障标准和水平。完善“积分制入户”办法,探索建立外来务工人员根据职业和工作年限享受相应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促进外来务工人员更好融入城市生活。打造城乡幸福社区。加快建立新型街道服务管理体系,上半年要完成全市所有街道“一队三中心”组建及人员整合工作,确保每条街道至少建成1个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强化社区自治功能,全面推进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社区服务站“三位一体”建设。继续推进社区信息服务工程建设,促进社区服务供给多元化、社会化。健全激励和保障机制,加快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强化镇级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创新党组织领导的村级民主自治机制,提高镇村社会服务管理水平。在特大镇村推进社会服务管理创新试点。解决民生突出问题。大力促进就业,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整顿规范市场价格秩序,积极创建“广东省推进县域教育现代化先进区”,推进建设具有广州特色的全民终身教育体系,健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做好筹集4.5万套保障性住房工作。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全面推进平安广州建设,完善社会治安动态防控体系,提高社会面整体防控能力。深入开展治安专项行动,健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完善社会矛盾纠纷调解机制,完善应急处置工作机制,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健全食品药品监管体制。五是着力加强文化建设。切实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弘扬广州亚运精神,培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灵魂、以岭南优秀文化传统为底蕴、以现代文明素质为特征的新时期城市精神,建设广州人共有精神家园。实施深化文明城市建设三年规划,巩固和发展创文成果。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优先安排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继续推进文化信息服务共享工程、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农家书屋工程,加强对北部山区文化帮扶。大力挖掘、利用和整合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建设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围绕打造文化创意之都,完善文化产业发展政策体系,优化文化产业布局,推进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区、广州文化产业城、广州国际媒体港等重大项目建设,做大做强一批大型文化企业。大力发展现代都市文化,培育发展文化产业集群,重点发展文化创意、传媒出版、数字动漫、演艺娱乐等文化产业。开发建设一批有规模、上档次、显特色的文化经营性场所。办好中国(广州)星海合唱锦标赛、羊城国际粤剧节等大型文化活动,扩大广州文化影响力和辐射力。六是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坚持把理论武装摆在首位,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大力推进党建工作重心下移,坚定不移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全面推进党建创新工程,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全会强调,实现新型城市化发展良好开局,推进率先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州核心任务,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形成促进新型城市化发展的体制基础、利益导向、政策体系和强大动力。要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大简政放权力度,推进管理重心下移,激发基层发展活力。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改革城市投融资机制,培育发展和规范管理社会组织,抓紧出台政府转移职能目录与购买服务目录。切实加强开放与合作,加快外经贸发展方式转型升级。统筹办好“新广州·新商机”等各类主题招商活动,支持企业走出去,深化与港澳更紧密合作,加强对台经贸合作,加快推进广佛同城化和广佛肇经济圈建设,探索与周边城市建设特别合作区。
全会强调,实现新型城市化发展良好开局,推进率先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州核心任务,必须坚持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支持市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能,推进立法、监督等工作扎实开展。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支持市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发展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切实做好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和新社会阶层人士工作。继续做好双拥共建工作。
出席全会的有市委委员、候补委员。不是市委委员、候补委员的市纪委常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协秘书长,市委、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局以上单位、市管企业、在穗有关单位党员主要负责同志,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协各工委(专委会)党员主要负责同志,市第十次党代会代表中的部分基层单位党务工作者、基层党员,全市各区、县级市街道(镇)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以及有代表性的重点村“两委”主要负责同志列席全会。非中共党员的市领导,市局以上单位非中共党员的主要负责同志应邀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