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9月20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烟台党代会报告解读:划定现代化路线图
时间:2012-02-04 10:06:25  来源:李少鹏 孙长波  作者:胶东在线 

  胶东在线网2月3日讯 昨日上午,中国共产党烟台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隆重开幕。市委书记张江汀代表中共烟台市第十一届委员会向大会作了《把握科学发展主题,抓住战略机遇,向着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的报告。

  报告指出,经过过去五年的接续奋斗,2011年,全市年人均生产总值迈上了1万美元台阶,已明显多于全面小康社会标准值;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 入、农民人均纯收入,也分别高出全面小康社会标准值8500多元和3700多元;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性、城市化水平以及恩格尔系数等方面指标,均达到或基本 达到全面小康目标体系的要求。以此为标志,烟台站在了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历史起点上。

  报告在向参会代表总结过去5年辉煌成就的同时,更划定了今后5年烟台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路线图”,勾勒出一个经济更加繁荣发达、社会更加和谐稳定、城市更加智慧美丽、人民更加幸福安康,一个充满生机活力、富有现代气息、饱含文化底蕴、拥有秀美山川的新烟台。

  本报着重就报告中涉及的经济、城市建设、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等要点进行了剖析解读,回味烟台实现全面小康社会过程中百姓得到的实惠,并畅想今后5年现代化建设将给百姓生活带来的变化。

  过去五年尽享全面小康社会

  地区生产总值:在全国大中城市中列第20位

  【摘要】过去5年,烟台地区生产总值在连续跨越“两个千亿元台阶”之后,2011年达到4906.8亿元,在全国大中城市中列第20位、在全省17城市中列第2位;地方财政收入从2006年的112亿元起步,2011年突破300亿元,五年增长1.7倍。

  【深读】经济总量快速提升的同时,烟台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工业经济的主导地位更加突出,传统支柱产业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战略新兴产业快速崛起,全市主营业务收入过百亿元企业由2006年的1家增加到16家,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万亿元大关。

  同时,第三产业进入发展“快车道”,增长幅度明显高于国民经济增幅,占生产总值比重持续提升;农业基础地位更加稳固,粮食生产连续九年喜获丰收,三次产业比例由2006年的9:60.8:30.2,调整为7.4:57.7:34.9。

  改革开放:5年实际使用外资70.5亿美元

  【摘要】继成为中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后,蓝色经济区建设成为烟台发展的又一重大战略机遇。在坚持“蓝色”统领、统筹推进的同时,烟台高端产业聚集区和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也迈出重要步伐。

  【深读】5年来,海阳核电、烟台化学工业园、牟平滨海开发、龙口集中集约用海等一批投资数百亿、上千亿元大项目,引领全市经济加速向蓝色拓展、 向高端提升、向生态转型。各项改革向纵深推进,进一步深化了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改革,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企业集团化、公司制 改革力度加大,现代企业制度基本确立。

  对外开放方面,全市5年累计实际使用外资70.5亿美元,来烟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达到60多家;进出口总额占全省比重,由2006年的 15.8%提高到19.3%;境外投资区域扩大到45个国家和地区、投资领域实现多元化,境外工贸区建设、海外资产并购成为新亮点。经济园区开发开放层次 大幅度提高,对全市贡献份额持续扩大,成为对外开放主阵地、经济建设主力军。

  城乡建设:新型城镇化体系已基本形成

  【摘要】5年来,以中心城市为龙头、县域城市为骨干、小城镇为节点、新农村为基础的新型城镇化体系在烟台已基本形成,全市城镇化率达到57.2%。

  【深读】中心城市规模扩大、形象变美,建成区面积由172平方公里扩大到265平方公里;适应大城市发展要求、有利于各区融合的基础设施框架基 本拉开;“一山两河”“一线三岛”开发取得积极进展,新火车站、文化中心等一批标志性工程投入使用,城市美化、绿化、亮化、净化水平全面提升,有特色的大 体量建筑明显增多。

  截至目前,全市已有4个县级市跨入中等城市行列、20个镇街成为国家重点镇和省中心镇。

  此外,大交通、大能源、大水源格局加速形成,以烟台港西港区、潮水国际机场、青烟威荣城际铁路、海阳核电、胶东调水为代表的一批大型基础设施集中启动建设,影响多年的基础设施瓶颈问题正在逐步得到解决。

  社会事业: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542元

  【摘要】过去5年,烟台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事业长足进步,体育、民政、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全面发展。城乡居民就业率稳步提升,家庭财产逐年增多,衣食住行用水平不断提高。

  【深读】2011年,烟台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6542元,5年增加1216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716元,五年增加5644元;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现了全覆盖。

  5年间,烟台先后荣膺两届“全国文明城市”,成为全国地级市中仅有的两个“三连冠”城市之一;荣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五连冠,再 次捧得“长安杯”;先后六次获得“全国双拥模范城市”;新增“中国最具潜力投资城市”“中国十佳休闲城市”等多项国际性、国家级荣誉和品牌,城市美誉度和 知名度大幅度提高。

  未来五年畅想现代化蓝图

  城市建设:中心城市

  “东拓、西联、南进、北展、中优”

  【摘要】大力提升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在空间战略上坚持“东拓、西联、南进、北展、中优”。

  【深读】呼应“蓝区”建设,高起点、大力度规划发展东部高技术海洋经济新区,使之尽快形成规模、树起形象,带动中心城市向东拓展;依托烟台港西 港区建设大型临港产业区,配套潮水航空港逐步发展“航空城”,促进中心城市向西联带蓬莱一体发展;加快芝罘南部滨河生态智慧新城和福山南部水上新城建设, 实现中心城市向南挺进;科学利用海洋国土,搞好养马岛、崆峒岛、芝罘岛等岛屿的保护与开发,使之成为镶嵌在烟台北部一线、播撒在黄渤海上的璀璨明珠;对中 部的老城区加大更新改造力度,适当抽疏功能和人口,促进老城区在更高层次上健康有序发展。

  产业立市:深入实施“8515”配强做大工程

  【摘要】全面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把发展实体经济作为坚实基础,牢固树立、深入落实“产业立市”理念,把调大、调高、调优产业结构作为重中之重。

  【深读】在制造业领域,深入实施“8515”培强做大工程,加快膨胀提升机械制造、电子信息、食品加工、黄金和现代化工五大传统优势产业,突破 性发展新能源与节能环保、新材料、生物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五大战略新兴产业,做大做精汽车、电脑、手机、船舶、葡萄酒、黄金、核电、聚氨 酯、新型铝材、特种化纤十大产品集群,力争到2016年,形成4-6个产值3000至5000亿元的支柱产业;8个产值过千亿元的产品集群和5个产值过千 亿元的企业“航母”;20个以上产值过百亿元的龙头企业。

  用好制造业大发展的机遇带动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用好消费升级趋势扩展提升生活性服务业,用好宜居城市品牌、立体交通优势和重点城区、重点园区、特色街区、重点企业、重大项目等载体,推动现代物流、旅游会展、商贸餐饮、房地产和金融等相关产业突破性发展。

  增创“五大优势”:做好“调优、转型、建制”三篇文章

  【摘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要在发展思路上,抢抓机遇、把握大局、突出重点,再造发展新优势。要紧紧依托和充分用好国家、省赋予烟台的“三大战略”,大力增创“五大优势”。

  【深读】增创转调发展优势。着眼经济增效提速、上档升级,深入做好“调优”“转型”“建制”三篇大的文章。“调优”,就是全面调整优化经济结构;转型,就是大力建设低碳型、绿色化经济形态。建制,就是加快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增创统筹发展优势。构建布局合理、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继续大力提升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

  增创蓝区建设优势,让蓝色经济成为推动烟台发展的主导力量和鲜明特色。以全域建设蓝色经济区的视野和思路,坚持“一极领先、多极崛起”,大力度释放、大面积扩展蓝区建设综合效应。

  增创对外开放优势。以更加包容的姿态走向世界。新形势下的对外开放,要紧紧围绕和服务于全市发展全局。

  增创科技创新优势。奋力抢占竞争发展制高点。站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前沿,全力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