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敢为人先 武汉打造“世界工程设计之都”
时间:2012-01-17 15:53:08  来源:城市化委员会  作者:袁泉 

     2011年11月11日,首届武汉设计双年展暨艺术城市论坛开幕,江城武汉又一次大放异彩,“武汉工程设计”引得世界瞩目。
     本届双年展的主旨是“发展工程设计产业,打造世界工程设计之都”,重点展示在汉工程设计企业“国内第一,世界一流”的经典工程,主要参展单位包括在汉的国内外知名工程勘察设计单位、大专院校和装备制造企业。诸多国内外的名家和大师汇聚一堂,对“城市转型创新”提出了更多的思考。
    武汉市城乡建设委员会主任王立介绍,本届双年展力图通过工程设计和视觉艺术的结合展示工程之美,期望借助设计大师和系列论坛诠释工程之美,“这是一次艺术回归工程的实践。”。
     哈佛大学建筑系主任科恩很欣赏武汉的桥梁设计,“武汉工程设计的尺度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他认为,武汉的城市建设现在是一个历史性时刻,“全世界都可以感受到,当我们未来回头看的时候,一定会这样认为”。
“敢为人先”:再次起飞的引擎
     2011年12月1日,经过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参与投票评选,“敢为人先 追求卓越”被确定为武汉城市精神表述语。新的武汉精神写进了12月20日开幕的武汉党代会报告,20位代言武汉精神的市民巨幅照登上公益广告牌,成为武汉街头新景。
     在武汉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开幕式上,湖北省委常委、武汉市委书记阮成发在工作报告中提出,弘扬“敢为人先 追求卓越”的武汉精神。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武汉将全力建设中心城市,复兴大武汉。
     张之洞、辛亥首义、国民政府、八七会议、五大旧址……很多中国近现代的大事,都由武汉发生,波及全国,最终载入史册。武汉市市长唐良智指出,张之洞督鄂18年所开创的“湖北新政”实际上是“武汉新政”,他留给我们的最大精神财富就是革故鼎新。   “从汉口开埠研究武汉发展的精神脉络,可以说创新是武汉的根,武汉的魂,是武汉再次起飞的引擎。”
实现跨越式发展,重在必胜的信心和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不仅在经济规模和总量上当“龙头”,更要在精神状态、工作作风、干事创业的激情等方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武汉市党代表、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陈元生认为,“敢为人先、追求卓越”最能体现武汉城市的本质特征。未来5年,要把武汉精神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使之根植于广大市民特别是青少年的头脑和心灵。敢于突破前人未曾涉足的“盲区”、有碍于武汉发展的“禁区”、矛盾错综复杂的“难区”,使武汉精神成为建设武汉的灵魂和动力。
    精神洗礼刷新着执政理念,提升着执政能力,改变着城市成长的基因。一年半时间,最美武汉大道建成通车;一年时间东沙湖连通,“楚河汉街”惊艳亮相;工业投资激增,十二五期间预计达到并超过一流城市水平……武汉用一个个的“敢为人先”使这座城市越发闪亮。
     辛亥革命的第一枪在武汉打响,而今天,双年展打响“打造世界工程设计之都”战略的第一枪。
“工程设计”:领航武汉转型创新
    2011年8月,武汉市市长唐良智在《财经》杂志夏季达沃斯论坛专刊上发表署名文章《打造世界工程设计之都》,向世界宣示了武汉市委、市政府的这一战略目标。“通过‘申都’,与世界一流工程设计和创意城市进行交流互动,不仅可以学习、借鉴,促进推动‘工程设计之都’的建设,还可以把武汉的发展通过设计窗口传向世界,更是武汉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重要载体。”
    唐良智指出,文化已成为城市重要的竞争力之一,而设计是将城市变成精美文化容器最有效的手段和工具,作为国家两型社会综改试验区,武汉要想解决加快发展与资源环境硬约束之间的矛盾,完成国家赋予又好又快发展的改革任务,就必须走转型发展之路。而“工程设计之都”的建设恰恰为这种转型提供了一种新的战略思路。“以设计引领转型”,对城市各类资源进行高效优化与配置,不仅可以推进城市产业的转型升级,而且在城市建设中通过规划设计可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
    武汉打造“工程设计之都”的自信缘何而来?王立认为,这是基于武汉拥有桥梁、隧道、公路、铁路、水利、电力、冶金、化工、煤炭、汽车等世界第一的工程设计品牌的底气,是基于武汉拥有众多的工程设计院士、大师以及优秀工程设计企业的支撑,更是基于武汉拥有强大的工程设计教育资源和产业资源的保障。
    武汉的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发展较早,基础比较扎实,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通过加强管理、转企改制、延伸设计服务、全面走向国内、国际市场,勘察设计行业更得到高速的发展,有五方面较为明显的综合优势:
    一是技术领先。武汉工程设计不仅拥有多项世界第一的骄人成果,更有多达21个行业的相应的设计类型,门类齐全程度在全国少有,并且在冶金、化工、医药、铁道、公路、水利、水运、桥梁、电力等领域,形成了明显的技术优势和市场优势。
    二是实力雄厚,工程设计规模全国领先。武汉工程勘察设计企业中已经获得工程设计综合甲级资质的单位有6家,工程勘察综合甲级资质的单位有12家,居全国第二;进入全国设计行业百强的企业常年保持6-10家。武汉有设计单位370多家,从业人员超过6万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1.09万人,工程院院士4名,工程勘察设计大师19位,已经成为全国最重要的工程设计服务基地之一。
    三是辐射力强。武汉工程设计产业服务市场遍及全国各地,并向国外市场延伸。2010年,武汉工程设计产业营业收入中的70%、总金额超过300亿元的营业额来自国内其他城市和海外市场。
    四是配套环境良好。武汉拥有门类齐全的工业基础,特别是钢铁、汽车、电子通讯、电力与机车制造等装备工业方面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武汉的建筑业在国内外也具有很强的竞争力,这为武汉工程设计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五是人才资源丰富。武汉高校云集,“211工程”的高校有7家,如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并且与工程设计行业紧密相关的工科院校多,实力强。此外还拥有一批国家级的研究院、实验室,能够为产业的持续发展源源不断输送人才,为产业的技术进步提供支持。
   武汉设计双年展以艺术形式展示一个城市的优秀设计资源并与世界进行交流,既是打造“工程设计之都”所需的形式,更是持续宣传武汉和展示“武汉设计”综合实力的平台。
    “武汉为什么要成为‘工程设计之都’?是因为这个名号不仅是肯定城市在设计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更是强调城市要以设计为发展主题和发展定位,要将设计理念融入城市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方方面面,‘工程设计之都’应成为武汉的新战略、新路径和新品牌。”唐良智这样解释武汉要打造“世界工程设计之都”的意义。
    历时20天的双年展,对“城市面貌如何再创新”提出了更深的思考,也为“复兴大武汉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参考。打造“工程设计之都”,成为全球创意城市网络中的一员,与成员国共同分享发展创新创意设计的经验,承担推广发展的义务,是武汉城市发展转型过程中创新元素的生动注脚。
感受设计的力量:走进双年展
    2011年11月11日,展会在首届武汉设计双年展开幕式暨艺术城市论坛中拉开了帷幕。住建部副部长郭允冲、湖北省副省长赵斌、湖北省住建厅厅长李德炳、武汉市市长唐良智等嘉宾出席了开幕式,揭开了双年展的神秘面纱。
双年展,国际当代视觉艺术最高级别的展示活动,两年一届。它是推出世界各国新艺术成就的重要窗口,重要性相当于奥运会之于体育,奥斯卡之于电影。
    紧随对辛亥百年的纪念,双年展通过将久远的历史图片和工程图纸变成赏心悦目的美术作品,重新解读武汉百年发展历程。历时20天,集中展示武汉工程设计产业实力以及武汉对工程之美、设计之美、建设之美、劳动之美的最新理解。
     作为策展人之一,湖北美术学院院长徐勇民认为,双年展用艺术呈展的方式,让更多的武汉市民了解工程、了解建筑、了解我们的城市、我们的国家和世界上正在发生着的改变。
    本次展览在武汉美术馆进行,共分为8个展厅,展出作品124项,展板159个,模型29件,包括11栋武汉近代优秀建筑和50多个在汉工程设计单位的经典作品,以及部分武汉施工企业的经典项目,多方面、多角度表现武汉工程设计的发展。
     “百年武汉”,细数近现代武汉优秀的历史建筑;“实力武汉”,介绍出自“武汉设计”的大工程;“魅力武汉”,展现武汉的城市生态景观工程;“艺术之城”,向大家介绍国际国内艺术城市的经典案例;“设计之城”,细说武汉打造“世界工程设计之都”的优势、规划,同时让观众领略到首尔、都灵等国际知名设计之都的风采。
    长江三峡大坝、武广高铁、武钢1号高炉、沪蓉西高速公路......这些展出的作品都是武汉近代史上的经典和武汉工程设计企业在全国独树一帜的设计作品,每一件作品的背后都饱含着设计师精心的构思,凝结着辛勤劳动的汗水和精益求精、力达完美的不懈追求。
    作品的呈现方式也是本次展会的一大亮点。通过湖北美术学院艺术家们的再创作,参展的60余幅展品,被制作成为版画、水彩画等展出,充满了美感和艺术气息,而撤展后,它们将在武汉市城建档案馆中永久收藏,这在世界各类工程设计中属于首创。
     “平面和剖面图是表现工程设计的重要渠道,武汉设计双年展将工程平面图、剖面图、工程模型以及用版画、水彩等艺术手法表现工程,这是一次真正意义的工程设计展,符合国际标准展,可与威尼斯双年展比肩。”哈弗大学建筑系主任科恩对此这样评价。
     整个双年展期间,举办了精彩各异的活动:第三届武汉勘察设计院长论坛暨工程设计产业高峰论坛、2011中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高峰论坛、中国民营勘察设计企业家论坛、生态城市与绿色建筑国际高峰论坛、武汉市委常委中心组(扩大)报告会暨首届武汉设计双年展闭幕式。二十天的展会,不管哪天来,你都能享受一场视觉艺术的盛宴。
    为了鼓励市民积极参与,主办方搭建了一系列供公众参与的平台,为业界设计者、设计专业学生以及普通市民提供了交流的好机会。
    双年展组委会特别邀请了部分武汉工程勘察设计行业的院士、大师利用三个周末的时间在现场开设“大师讲堂”,讲述行业前沿内容以及经典工程背后的故事,揭示工程设计的“奥秘”,培养市民的审美情趣。
    同时,邀请多位领导、专家学者到汉演讲,如住建部副部长郭允冲、博鳌亚洲论坛咨询委员会委员、外经贸部原副部长龙永图,著名经济学家樊纲、中国香港地区新当选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嘉安、台湾地区著名专家学者、淡江大学教授黄瑞茂、德国慕尼黑大学托马斯·赫尔佐格教授、美国哈佛大学建筑系科恩主任等。
    此外,本次展览还专门设置了16个企业主题日,来自水利、电力、铁路、公路、煤炭、汽车、市政、轻工、建筑、冶金、环保、城市规划等领域的龙头设计院,轮番登场,在展会现场向市民秀“绝活”。
   对于展览本身来说,丰富多样的活动源源不断为它地注入着新鲜血液;而对于参观者来说,这些平台使得大家都有机会参与到设计与艺术、设计与社会、设计与生活的讨论中,进而扩展到对设计艺术自身发展的思索,是一次难得的机会,更是一次宝贵的体验。
探求城市与艺术的平衡:设计之城
     随着中国城市的发展和建设,“千城一面”的情况越来越多,如何通过设计使城市更具魅力和特点,这是摆在工程设计者面前的一个难题。面对日益“冰冷”的城市,很多市民呼吁:“我们不要混凝土森林”。对此,王立认为,当今中国,艺术已经成功地融入了城市生活,毋庸置疑,设计是实现这一愿景的唯一途径——最美的城市一定是“设计之城”。
     从古至今,优秀的工程从来都是与艺术相伴而生的。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中,已公布的七百多项文化遗产,全部都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各个时期的工程遗址,从众所周知的金字塔、希腊神庙、北京长城到鲜为人知的肯尼亚拉穆古城和巴拿马加勒比海岸的防御工事,它们不需要任何语言就阐述了一个真理——工程之美才是大美。
     据武汉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副主任金志宏介绍,双年展中,工程图纸在美术馆以美术作品的身份与大家见面,展览采用“技术+创意”、“科学+文化”、“实力+魅力”的表现方式,从普通市民角度、艺术家的视野出发,将久远的历史图片和工程图纸变成赏心悦目的美术作品,弱化工程拘束专业语言,强化艺术直觉感受及人文特征,以详细、通俗的图解促进观者与工程设计作品之间的视觉艺术对话。
     通过这种形式,观众可以从设计角度理解艺术,从艺术角度认识设计,充分了解武汉在社会发展与变迁中建筑、工程设施与社会人文环境的关系。
   对于武汉的城市风格,众说纷纭,“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 一百个人的心中也有一百种武汉的模样。
    在四川美院建筑系主任黄耘看来,武汉的城市风格很有趣。“在城市风格里,北京是皇家风格,西安是大唐风格。而武汉对开埠时期的历史建筑保护得很好,同时也试图让现代性进入城市,例如汉街。”
    工程设计之美存在于生活的每一处,隐藏在平淡无奇的表面下,这其中蕴含着设计师充满灵感而又不失谨慎的思考,而武汉大道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作为横跨汉口、武昌长江两岸的城市快速路,武汉大道在市民的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开幕当天,武汉大道全线景观设计理念首次浮出水面。原来,艺术家对该项工程的设计,不仅力图改变城市形象、给人们审美体验,更想以此达到改造和提升城市和市民品行精神的效果。
     武汉大道全线景观形态设计选择了一种“平远”的艺术表达方式。“平远”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一种空间处理方式,具有从容、平淡、辽阔的美学意义。武汉以水胜形,水面广而山形低缓,正是“平远”所表现的典型地理特征。
    武汉大道全线分为景致各异的不同区段,“一条路就如一首歌”。机场高速段是城郊自然生态景观区,是“慢板”,空间意向是自然风光,舒缓的远眺;三环线段是新城宜居生活区,是“行板”,开阔的视野,间或高楼;金桥大道段是新城精致生活区,属“快板”,以规范化、连续的住宅区居多;黄浦大街是综合城市中心区,是“急板”,大中尺度的建筑交替;长江二桥段是“慢板”,辽阔的江水让人愉悦;徐东大街是金融商贸城市中心区,巨尺度的建筑感受,成为整个乐章的“最急板”;最后,东湖路段的滨水休闲景观区,以“奢侈”的绿化,平远的视觉归于“行板”。
    使武汉成为“平远”的家园,除了暗合武汉地理特征以外,还承担了改造、提升市民文化心理的教化功能。“平远”也是一种人生格调、品行、境界。如何使从容、平淡、宽广的文化心理,透过武汉大道所表达的城市形象,壮大武汉市民精神中的雅逸因子,弱化粗野、短视、唯利的陋习,是武汉大道设计的核心精神目标。
    建筑应用艺术的视角来阐述,才能显示工程之美的大美,而双年展便是一次“艺术回归工程”的全新实践。
市民票选五座城市地标:心中的大武汉
    关于武汉的建筑,一直有很多诗意的表达。“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无数人因为这首诗而慕名前来探访。“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毛泽东用气势磅礴的诗句引发了人们对武汉长江大桥的无限遐想。那么,在武汉市民的心目中,究竟哪些建筑才是大武汉的象征呢?
     本届双年展揭晓了这个问题的答案——组委会开展了“五座武汉城市地标”和“十项‘武汉设计’最具影响力工程”评选活动,分别从本次双年展武汉美术馆展出的11项优秀历史建筑和50项在汉工程设计单位设计的经典工程中选出。
    说起武汉的“城市地标”,人们可能会想到江滩、长江大桥等等;而谈到武汉的大型设计工程,很多人可能还不太了解: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世界第一条高速铁路、世界跨度最大的公铁两用大桥、长江第一桥、长江第一隧、国内首座跨海大桥、世界第一条特高压输电线网、世界知名的钢铁厂、化工厂和汽车生产厂……这些都是由武汉的工程设计企业设计的。
    现场投票当天,800多市民赶往武汉美术馆捧场,投票桌前不时排起长队。截至当天下午5点,初步统计结果显示,黄鹤楼、武汉长江大桥、江汉关以绝对优势“领跑”。据组委会介绍,黄鹤楼、武汉长江大桥、江汉关是绝大多数投票市民的首选,武大图书馆、红楼也得到不少肯定。
     市民桂裕木把票投给了德国领事馆旧址和上海路天主教堂,是不多的偏爱异域风格的投票人之一。22岁的金辽来武汉已经4年,给长江大桥和黄鹤楼投了票。他说,第一次到武汉,就在桥上走过几遍,感觉很好。
    最终,五个“武汉城市地标”的称号分别由黄鹤楼、武汉长江大桥、江汉关大楼、国立武汉大学图书馆和汉口汇丰银行大楼摘得。十项“‘武汉设计’最具影响力工程”分别为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武汉-广州高速铁路工程、武汉钢铁公司一号高炉、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武汉天兴洲大桥、武汉汉口江滩、广东科学中心、晋东南~南阳~荆门1000kV输电线路工程、武汉长江隧道以及沪蓉西高速公路四渡河特大桥。
    这些上榜的建筑和工程,无一例外,都有着自身鲜明的特色和印记。例如,以“历史悠久、藏书丰富、建筑宏伟、环境幽雅”而闻名的国立武汉大学图书馆。
    对于没有来武汉大学看过的人来说,把一个大学的图书馆评为“城市地标”也许有些匪夷所思,但是,只要你来过,走过,你才会了解一座图书馆可以承载多少艺术的精华。
    国立武汉大学图书馆,武大的学子们亲切地称它为“老图”,源于上个世纪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创办的湖北自强学堂图书室,1917年正式建馆,1928年定名为国立武汉大学图书馆。
    “老图”位于狮子山顶,是武汉大学的至高点。站在这里,你可以看到整个校园的景色,别有一番风味。
    图书馆占地呈“工”字形,由一座主楼和前后两翼的四座附楼联结而成,整体外观为中国传统殿堂式风格,飞檐画角,龙凤卷云,完整地体现了中国宫殿式建筑的威武和庄严。
    “老图”的外部装饰极具中国传统特色,顶部塔楼为八角重檐、单檐双歇山式,形似皇冠,跨度达18米;上立七环宝鼎,除起到装饰作用外,还兼有排气之功用;屋顶上有采暖烟囱,装饰为通灵宝塔状,处处体现出实用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
与外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馆内采用了西式的回廊、吊脚楼、石拱门、落地玻璃等,将“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发挥得完美而极致。
    图书馆不仅外形颇似北京故宫,其内部的取暖方法也与故宫极其相似:在一楼大厅阅览室的木地板下设有取暖道,寒冬时节,烧上烤火炉,热气进入取暖道而使地板发热,阅览室内便温暖如春。虽然由于年代久远,这套取暖系统已不能使用,但依然被人们所津津乐道。
     此外,老图书馆在结构技术上采用的是钢筋混凝土框架和组合式钢桁架混合结构承重,是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率先采用新结构、新材料、新技术仿中国古典建筑的成功之作,同时也是中西建筑设计理论、技艺、手法相互渗透、融会贯通的佳作。
作为双年展的主办方成员之一,在武汉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勘察设计与科技处处长孙明看来,国立武大图书馆是他心目中的城市地标,沪蓉西高速公路四渡河特大桥是武汉设计最具影响力并且最具观赏性的工程。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大武汉,都有着自己对于这个城市特殊的记忆和情结。
     最后,引用湖北美术学院院长徐勇民书写的一些关于武汉的片段,从中可以读到诗意,回忆,最为炽烈的是,对大武汉的爱和期待。
    “城市要发展,如同人要长大一样。多年前一则旧闻:出租车载几位港台客人在老街区转悠,刻有岁月痕迹的旧舍,令客人思古幽情,大发议论。司机却忍不住停下车,有点想拒载的意思嘟囔着:你们只知这里好看、那要保留,知道这些房子里的住户每天上公厕的不便吗?换了你们住试试?看?
     一座城市快速成长的特征是有大量工地。近年,出门上班公干,满眼都是一律用整齐隔板围着的工地,回家打开电视仍是一帧一帧工地画面。城市变化越来越大,轮廓起伏越来越清晰,曾经的记忆却越来越模糊。是啊,城市就像衣服,一直熨贴着你。可你的个子长了,却也不能老是穿着它呀?
    和人的经历一样,一座城市遇上了与自己有关的纪念日,回忆便成为不约而同的集体意识。辛亥百年,自然会让我们回首武汉百年。无论是保护性的发展还是建设性的损毁,只要眼前城市与记忆中的不一样,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的市民就足可好生地唠叨一阵子的了。忽而,我想到,他们的模样,就是大武汉的模样!”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