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10日
星期日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徐生恒:让人类生活与可再生能源紧密结合在一起
时间:2009-09-14 15:46:12  来源:城市化杂志  作者:顾晴 

“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要让世界看到,中国的崛起不但没有让世界能源枯竭,而且中国人的发明打开了一座巨大的‘绿色能源宝库’,让人类生活和可再生能源紧密结合在一起。”这是恒有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徐生恒在接受城市化杂志采访时告诉记者的。

他表示,恒有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作为地暖采集利用系统的设计商,将一如既往地走用地能作为供暖替代能源的专业化发展道路,致力于可再生能源的研制和开发,让百姓享受高品质的生活,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地能将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通过与HYY恒有源公司总裁徐生恒的一番对话,记者发现,对于可再生能源的热衷,主要来自徐生恒对世界能源发展及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深刻认识。他说,纵观当今世界上发生的重大事件,几乎都与能源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可以说,能源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社会问题,甚至关系到人类的长远发展,因此必需给予高度重视。自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爆发能源危机以来,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程度成为各国的共识,而日益增长的环保要求使得发展可再生能源成为保护环境、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技术手段。我国除了把发展可再生能源作为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还作为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战略目标来考虑。

就当前地源热泵技术在我国的发展速度,徐生恒认为“这主要得益于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节能减排工作力度的增强”。他说,当前发达国家是以高投入取得较好的生态环境,而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则要在生存的同时取得较好的生态环境,并且中国的城市化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地能作为传统供暖的替代能源,将在城市化进程中发挥重大的作用,尤其在新农村建设中供暖能源的选择和制定能源利用规划上将起到重要的作用。这将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最有前景的产业。恒有源HYY地能热泵系统(中央液态冷热源环境系统)的推广应用,正是得益于我国政府重视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努力为缓解世界范围的能源危机和改善人类的生态环境作贡献的大背景。

走用地能替代传统能源的专业化之路

“恒有源公司创办至今,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走拥有HYY地能热泵系统(中央液态冷热源环境系统)核心技术、用地能作为供暖替代能源的专业化发展道路。”徐生恒告诉记者:“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要让世界看到,中国的崛起不但没有让世界能源枯竭,而且中国人的发明打开了一座巨大的‘绿色能源宝库’,让人类生活和可再生能源紧密结合在一起。”

据了解,作为全国393家之一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恒有源在科研的切入点一直围绕如何在采集地能的同时不污染水,不造成水的流失、不造成潜在的地质灾害。

对于业内就该技术在回灌、地质条件适用性等方面的质疑,徐生恒表示,任何技术都是在不断完善中发展的。经过多年的实践、课题攻关、进而上升到理论、完善产品的模块设计、再应用,恒有源形成了不同地质的地能采集方式,如在沙、沙石地,采用单井循环换热;在以泥分隔的砂石地质,采用多级循环换热;对于泥地、岩石地,采用地埋管换热方式。

他坦言,目前技术推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既有认识上的问题,又有实际价格约束等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概念老化。大家长期的供暖实践对于燃烧非常了解,对于不燃烧的地能热泵系统供暖不熟悉,不了解;二是知识太专。地能作为供暖的替代能源,是以换热为主要手段、地能采集为目的跨学科的复合应用工程;三是可持续性的担心。由于大多数人对地能的储量和特性以及能量的补充是以地心热为辅,以太阳热为主的形式不太了解,因此,对地能供暖的可持续性有担心。“事实上,地能作为供暖的替代能源是至少一年一再生,它与风能、太阳能相比,优势在于没有间歇,可持续供给。还有就是对地能与传统能源区别的认识。传统能源可以用加大后期的能源供给来弥补前期的设计量的不足和施工上的欠缺,而地能供暖必须保证最大设计量供给的一个供暖季的地能储量。也就是说,用地能供暖,单一供暖季的能量保证是关键,如果设计地能采集的总量不够,在供暖的当季地温会下降。但以一年为周期的地能是平衡的,不会出现局部地温下降的那种想象的情况出现。”

徐生恒认为“当前实际障碍问题就是电价的合理性。”他说,用地能作为建筑物供暖的替代能源,既节能又减排,但由于建筑物的出身不一样,使用电价是不一样的。

而对于目前行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徐生恒则表示,一方面需要各界专家通过跨学科的科研予以攻关,另一方面,作为企业要从科研和施工质量两方面予以强化。

“总之,随着国家推广地能作为供暖替代能源力度的加大,人员的培训,知识的普及,以及地能热泵系统装备保质保量、合理价格供给,都将成为这个产业发展的关键要素。”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