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国军网记者频道发布了一条“不起眼”的新闻《妇女为避货车落水,海军士兵见义勇为》,一个小时,此页面的点击量达数万次,各大微博也有滚雪球般的转发量。
并非“无心插柳柳成荫”——这些天来,我们记者频道的编辑们一直在思索如何深入报道现在流行语“扶不起”背后的那令人坐立不安的隐忧。
此前,记者频道还以《74岁老人晕倒无人敢扶,战士出手相助并垫医药费 》为题,报道了南京军区某部战士苌光玉救助跌倒老人并主动垫付医药费的事迹。随即,新华网、人民网等数十家媒体相继转载,并引发了数十万网友评论热议。
这两则新闻的感染力真有那么大吗?
曾几何时,见义勇为、扶老携幼似乎还只是街头巷尾的“举手之劳”,为何如今却在各大媒体上引起轩然大波、招来众说纷纭?
我们常说,我们是有五千年文化积淀的礼仪之邦;我们常讲,我们是有13亿人口的泱泱大国;我们曾创造了无数赞美礼义的词汇,我们总是告诉孩子“人之初、性本善”……
那么,我们为什么还“扶不起”一位跌倒的老人?“救不起”一名被撞的女童?
真正“扶不起”的,究竟是老人还是社会大众的道德良知?
真正“救不起”的,究竟是小女孩还是众生胸中那颗“救人心”?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每个公民都准备好了吗?我们到底还缺失了些什么?
是啊,总有些事,我们下不了手。
总有些话,我们说不出口。
但13亿人的泱泱大国,岂能说出“扶不起”?
是扶不起老人和女童,还是扶不起腰杆和良知?是扶不起他人还是扶不起自己?是扶不起跌倒的人还是扶不起站着的人?
从今天起,中国军网记者频道将展开一个大讨论:《泱泱大国怎能说出“扶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