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4日
星期日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专家激辩货币政策 “稳健”存在多种解读
时间:2012-01-09 10:59:33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孙霖  
 在7日举行的第十六届中国资本市场论坛上,多位专家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的“稳健的货币政策”作出了解读。学者教授等专业人士普遍认为,稳健的货币政策有利于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并强调稳健的货币政策应当保持连续性;而以券商高管为代表的机构人士则更倾向于将“稳健”解读为货币政策在持续紧缩后向常态化和宽松化的回归。

  在讨论货币政策调整取向的过程中,多数研究型学者认为,稳定乃至偏紧的货币政策可以促进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有利于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发生。

  出于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角度,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认为,在未来若干年内,整个宏观经济政策的取向,都应该是紧货币、宽财政,因为目前我国社会整体货币存量水平并不紧张,而是处于较高水平。李稻葵指出,去年我国货币存量占GDP比重为180%,同时期日本货币存量占GDP比重为60%,欧元区为70%,美国为50%,我国是世界上货币存量占GDP比重最高的国家。高涨的货币存量对整个经济而言,始终存在着潜在的风险。所以,李稻葵认为货币政策从紧应当是未来若干年的基本政策取向。

  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也认同李稻葵的观点。贾康指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宏观经济政策的表述相对清晰。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后危机时代,在上一次经济工作会议之后,货币政策已经明确要回归稳健。2012年的货币政策可能较上一年略有调整,但这种调整必须结合国际经济形势来具体判断。如果外部世界发生更不利的情况,货币政策不排除适度宽松的可能,但如果外部经济环境好于预期,则没有必要进一步加大宽松力度。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范建平对货币供给的态度相对温和,但他也特别强调要注意超发货币带来的人民币贬值风险。范建平指出,2012年国内货币政策的灵活性非常重要,因为我国正面临国际资本流向的新问题。他特别强调,要使得货币政策起到良好的调控效果,汇率制度至关重要。由于外贸出现负增长的迹象,所以有效汇率不应当继续大幅上升,但同时人民币也不能出现大幅度贬值的情况。

  与学者的认识不同,以券商高管为代表的市场人士普遍认为,货币政策回归常态化甚至适度宽松,更利于我国经济迅速恢复活力,进而防范经济下行的风险。

  中金公司董事总经理王庆认为,从市场来讲,货币政策的制定主要要看利率水平的高低,现在来看,要看地方与市场的实际利率水平,财政要看财政赤字的状况。如果从利率水平来看,2012年市场将有望见到真正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相对2011年宽松的政策财政,这种真正稳健的货币政策实际上是对去年超紧缩政策的修正和回归,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获得资金的能力将得到增强,进而使他们有能力对经济进行相应地刺激。

  民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滕泰认为,从宏观上来看,无论是从短期还是从中长期来看,中国经济增长的运行趋势是向下的,当前要重点防范的风险是向下而不是向上的风险。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