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强调,要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必须坚持“双核共兴、三产联动、圈层融合”的全域成都发展思路。如何坚持“双核共兴、三产联动、圈层融合”,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来自各级各部门的与会代表对此进行了热议。
关键词:头雁高飞
要优化核心区域,推动第一圈层“头雁高飞”。“头雁高飞”,“高”要高在发展水平上,就是要推动产业结构向“高端化”升级,推动城市形态向“高层次”转型。头雁飞行的高度,影响着整个雁群的飞行高度;第一圈层的发展水平,也影响着市域经济的整体水平。
武侯区: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
“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提出,要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必须坚持‘双核共兴、三产联动、圈层融合’的全域成都发展思路,而武侯区作为圈层‘头 雁’,在‘产业倍增’和‘立城优城’战略上认清了自身的发展方位。”市委委员、武侯区委书记刘守成表示,武侯区和全市一样,近几年不论是经济发展还是社会 建设都取得了整体进步。但是,作为中心城区的一圈层,离“头雁高飞”还有一定差距。刘守成坦言,尽管武侯区的经济总量比较高,但和发达地区相比差距仍然很 大,此外发展速度也明显低于二、三圈层。对于面临的问题,他表示,产业结构还需进一步优化和调整,一些落后的产业需要被现代产业替代。
对于“产业倍增”战略,刘守成表示,武侯区将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用好有限资源;继续深化产业布局规划,抓好市级功能区和区级功能区建设,推动区内产业提档升级;继续狠抓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充分发挥中心城区作用。
锦江区:大力发展高端服务业
在实施“三圈一体”战略中,市委委员、锦江区委书记周思源认为,各个圈层应该形成错位发展、特色发展的战略。“中心城区应该大力发展现代服务 业,尤其是高端服务业,通过高端服务业的发展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在他看来,作为“领头雁”的中心城区,就应该在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在高端产业发展方面, 尤其是现代服务业方面,发挥好带头作用。
此外,周思源认为,在经济发展中还应着重加强对外开放,招商引资。据悉,目前,已有95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锦江区,这也使得锦江区的影响力 得到大幅度提升。“对于锦江区来说,资源的相对有限,极大制约了全区经济的发展,因此,对外开放合作对促进锦江区各方面的发展,特别是对经济的发展有着至 关重要的地位,这也是我们多年实践所形成的经验,更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必然方向。”周思源表示,下一步锦江区还要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提升对外开放的水平。
高新区:代表成都连接全球市场
“虽然身处内陆,但我们找到了自己产业发展的规律。我们将坚持产业规划发展不动摇,在IT产业,包括集成电路、光电显示、终端制造、软件和服务 外包、通讯等等领域,继续保持目前的强劲发展势头,代表成都连接全球市场,参与国际化的分工,把成都的经济、成都的产业带进国际经济大的循环中去,使成都 成为国际化的成都、现代化的成都、高端产业的成都。”对于未来的发展,成都高新区发展策划局局长汤继强信心满满。
据悉,今年高新区的GDP会超过700亿,超过成都总体GDP的10%,并且每年保持25%-30%的增长速度,为什么会取得这样的成绩?汤继 强坦言,主要是在产业路径的选择上契合了成都、契合了高新区的发展特点。“已有了很好的基础,今天是在已经有的基础上跳起来摸高、跳起来发展,我相信会是 加速发展、跨越发展的态势。”汤继强表示,他们将继续保持发展的强劲势头,把已经引进的重大项目建成投产,已投产的扩大产能,实现预期目标,使对外开放和 招商引资的成果,更多、更快、更好地服务于成都的经济发展。
关键词:中雁竞飞
要打造主体区域,推动第二圈层“中雁竞飞”。“中雁竞飞”,“竞”要竞在发展贡献上,要与第一圈层竞高度,与第三圈层竞速度,努力提高对市域经 济的贡献率。“中雁”的飞行态势,会刺激“头雁”飞得更高,会带动“尾雁”飞得更快,影响着整个雁群的飞行形态;第二圈层的发展态势,也影响着整个市域经 济的发展态势。
温江:成为重要的现代产业基地
“温江区属于‘中雁’,‘中雁’应该奋力‘竞飞’,在‘竞飞’中发展得更好、更快,是温江的一个重要目标。” 围绕市委全会提出的新的经济发展思路,在竞相发展的环境中,温江如何实现领先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市委委员、温江区委书记田蓉表示,要把产业的 现代化、规模化作为温江发展的战略方向,围绕层次、规模和质量,做大做强温江产业,使温江成为成都发展中重要的现代产业基地,为全市的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田蓉还透露,温江正在研究居民收入的倍增计划,通过推动就业、创业多条路并举,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就业质量,促进全民创业,使老百姓都能享受到发展成果。同时,温江还启动了全民健康计划、全区优质教育计划等,通过政府提供的优质服务,让群众生活得更富庶、更幸福。
新都:“十二五”末建成现代工业新城
“我们争取在‘中雁竞飞’格局中领先发展,争做‘中雁竞飞’的主力军。”市委委员、新都区委书记杨羽表示,新都将围绕“产业强区”坚持高位求 进,对接天府新区产业发展,依托五大功能区,优化调整产业结构,构建城乡一体化、全面现代化、充分国际化的产业体系,构建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主体区的产业 支撑。
要强化发展现代制造业。新都工业区要争创国家级开发区,成为长江上游先进制造业基地的主平台。新都着眼于高端商用车研发制造、能源装备研发制 造、整机装备研发制造等核心项目的引进和突破,力争在“十二五”末全面建成主导产业聚集、产业配套完善,具备总部、商贸、金融、通信等综合服务功能的现代 工业新城。
要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服务业倍增,形成两个千亿功能区。加快北部商城现代商贸功能区、新都物流中心、全球家居 CBD等项目的建设:北部商城现代商贸功能区要建设高端展贸性市场示范区、知识商贸经济实践区、商会总部经济集聚区、产城一体优质生态区;新都物流中心将 立足公路物流港开展电子商务,完善商业配送、展示交易、仓储服务、货运集散为一体的物流产业链;“198”生态及现代服务业综合功能区将围绕“音乐与文 化”和“熊猫与生态”主题,加快特色项目引进和实施;全球家居CBD将加快建成国内规模最大、辐射力最强的家居集散平台、采购平台和商务平台。
双流:5年形成“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
成都今年在经济发展上可谓交出了一份非常漂亮的成绩单,这表明成都已经迎来了加速发展的爆发点,尤其是天府新区起步区建设即将全面铺开,更是让 双流进入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期。市委委员、双流县委书记高志坚表示,作为天府新区规划建设的起步区和天府新区加快发展的核心区,双流将主动抢抓这一千载 难逢的重大发展机遇,努力把天府新区双流区域打造成为高端产业引领区、新型城市先导区、扩大开放试验区、城乡统筹示范区。
“天府新区建设,产业支撑是关键。” 高志坚说,今年年底前,双流将有600—700亿元的项目开工,到明年6月前,还有1100亿元项目开工。随着一批新能源、电子信息产业、物联网、航空物 流项目的开花结果,双流已经在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重大产业化项目、城市化用地项目方面储备了近2000亿元的投资项目。未来5年,天府新区双流区域将培育 形成新能源装备制造、新兴电子信息、航空枢纽服务及制造维修“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实现5000亿的产业规模,为天府新区总体规划里未来两个万亿产业基 地打下基础。
青白江:打造四大新兴产业基地
青白江区长潘祖龙认为,二圈层在整个成都发展的态势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随着主城区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工业化基地开始重点布局在二圈 层,这给二圈层带来了生机和活力。”据介绍,青白江将以西部铁路物流中心建设为抓手,着重发展生产性现代服务业。在“十二五”期间要重点打造千亿工业园 区,形成新材料、新能源装备制造、新型住宅研发生产、商用车制造四大新兴产业基地。
将来成都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将达到货物吞吐量每年250万标箱,而成都国际集装箱物流园区建成后,将承担成都范围内70%的铁路出口货物的通关通检。“我们的目标是,未来5年内要建成贯通南北、连接东西、通江达海的铁路物流枢纽。”
为了改变青白江老工业区的形象,潘祖龙表示在发展现代工业的过程中,也将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要加快产业结构技术改造、产业升级;提高准入门 槛,从增量上减少对环境的冲击;加快龙泉山脉生态植被恢复、水土流失治理工作,构建成都北部生态屏障;着重水污染管理,保护地下水,加强土壤和污水排放整 治。
关键词:尾雁快飞
要做强腹地区域,推动第三圈层“尾雁快飞”。“尾雁快飞”,“快”要快在发展速度上。只有争取速度优势,第三圈层才能逐渐弥补发展差距。尾雁的飞行速度,影响着整个雁群的飞行速度;第三圈层的发展步伐,也影响着成都市域经济新一轮跨越的发展步伐。
崇州:将打造成西部轻工名城
为了实现“尾雁快飞”,崇州市提出了总体发展思路:一城一都一高地。即通过3到5年努力,把崇州打造成为西部的轻工名城,田园宜居之都,山地旅游高地。
“西部轻工名城主要指的是产业发展,其中又以消费类电子产品为主。”市委委员、崇州市委书记范毅介绍,崇州正在大力发展消费类电子产品,而世界500强企业的入驻,使以消费类电子为主导的产业格局初步形成。“今年共引进23个消费类电子企业,总投资37亿元。”
旅游产业也是崇州将大力发展的重点产业。“崇州旅游资源丰富,1090平方公里的面积山区占了40%,‘山地旅游高地’的定位比较准确。现在我们已经初步形成了以街子古镇为龙头的旅游产业大格局。”
对于打造现代都市农业,范毅说,今后的目标是要把崇州建设成为现代有机农业强市。通过与省内大专院校、研究院建立校市、院市合作,使研究成果就地转化;重点进行品牌打造,打造知名的农产品品牌。
彭州:已规划四个产业功能区
“在全市范围内比较,彭州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中等偏后的位置,是一只名副其实的‘尾雁’。但是未来彭州的发展态势很好。”市委委员、 彭州市委书记韩轶介绍,目前彭州规划了四个产业功能区,贯穿一二三次产业,包括塑胶产业功能区,家纺服装产业功能区、现代农业和农物流产业功能区、龙门山 旅游功能区。将依托家纺服装产业功能区的建设,竞逐由国家纺织工业联合总会颁发的“中国家纺名城”;现代农业和农物流产业功能区将着力点从传统农业的种植 和养殖转变为以养殖基地为基础,发展有机农业,而农产品的销售市场将瞄准全球,“现在彭州市已经引进了南京雨润集团,并投资40亿快速推进功能区的建 设。”四个功能区的打造将促进产业的集约、集聚发展,同时拉长整个产业链。
受交通条件的制约,各圈层在发展中存在很大差异。在今后的发展中,彭州将继续细化道路结构。目前,通往彭州的骨干道路有北新干道、成德快速路、 成彭高速、彭郫路,明后年成灌快铁成彭支线、成绵复线、第二绕城高速将先后建成通车,这样一来彭州市对外联系的通道将得到极大地拓宽。
邛崃:突出打造三个主业
“面对成都下一步的经济发展,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提出了‘圈层融合’的理论,而‘头雁高飞、中雁竞飞、尾雁快飞’这一形象而生动的描述让我们的 理解更加透彻。”邛崃市委副书记、市长刘兴军认为,圈层融合就是要构建一二三圈层和泛成都经济圈紧密衔接、相互融合、互利多赢的“新型区域发展格局”。
“工业上的‘尾雁’——邛崃已经起飞,现在要面对的是快飞赶跑的问题,我们要尽量向‘头雁’靠近。”刘兴军说,结合“雁群”理论和“雁群”发展 的思路,处于三圈层的邛崃提出了“工业富市、文化强市、生态宜市、和谐稳市”的发展理念,只有争取速度优势,第三圈层才能逐渐弥补发展差距。“邛崃将大力 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联动,以工业为主导,拉动城镇化进程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步伐。”据了解,邛崃确定了“一区一主业”的发展方 向,并突出打造生物制药、食品饮料、日用化工三个主业,使工业集约化水平越来越高、集群规模越来越大,促进城乡经济相融,从而推动“工业富市、文化强市、 生态宜市、和谐稳市”目标得到实现。“希望通过我们的不断努力,让邛崃这只‘尾雁’突飞猛进,加快融入到雁群中,最终向‘头雁’看齐。”
关键词:生态本底
要打牢生态本底,坚持用抓基础设施的办法抓生态建设,保护和利用好“山、田、河、湖、林”的自然本底,推进生态植被恢复和城区增绿工程,让市民 享有更干净的水、土壤和空气。要坚决维护“绿线”规划的权威,抓紧推动“198”区域保护进入城市立法程序,让这条中心城区的“翡翠项链”能够世代传承。
未来50年环保总体规划正在酝酿
“天府新区是成都面临的重大发展机遇,需要更好更优的环境加以支撑。” 市委委员、市环保局局长王文斌认为,加快发展和环境保护不是相互矛盾、而是相互促进的,因此,需要从更广的范围来考虑天府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以科学的方 法,让天府新区的天更蓝、水更清。“尤其是在制定环境保护的规划上,一定要具有很强的前瞻性。”据王文斌透露,目前,我市正在酝酿一个立足于成都未来50 年发展的环境保护总体规划,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理念就是“反规划”,即根据环境的实际状况“倒排”规划。例如,用环境容量指导城市建设,以气象条件引导城市 交通。“我们还准备联手成都经济区的其他7个城市,制定环境保护的整体规划。”
就保护环境的主要着力点而言,王文斌说主要从水环境、空气质量、土壤安全、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入手。在水环境方面,要加快建设污水管网,增加污水 处理率,加大中小河道的治理力度,保持良好的水生态环境。空气质量方面,除了进一步加大对扬尘工地和机动车尾气污染的整治外,还应从产业结构、气象条件、 生活方式等方面进行研究,让市民呼吸上清新的空气。在土壤安全方面,要加大对基本农田的保护,让人们吃上安全放心的食品。
关键词:天府新区
天府新区建设,是成都落实省委、省政府兴川大计的一号工程,也是成都“立”好新兴城市极核的龙头项目。要举全市之力抓好这项开启新城、泽被后世 的重要工作,精心完善分区规划和专项规划,抓紧推进起步区建设,高起点布局产业体系,努力建设先进制造业为主、高端服务业聚集的国际化新城区,努力建设具 有高端化城市业态、田园化城市生态、特色化城市文态、现代化城市形态的世界之城、大美之城、宜人之城,让外资、外企、外来人口到西部首选天府新区。
将在控规中突出“产业成都”
“天府新区是我们目前要着力建设好的一座新城。”市规划局局长张樵认为,新城发展战略旨在努力改变成都现有的单中心、圈层式结构,疏解中心城区 功能、人口。无论“立城”还是“优城”,都将形成反嗤力,将中心过于拥挤、过于集中的元素疏解出去。这不是简单地搬迁,通过这种疏解,升级、换代、发展、 提升,形成更大、更强的产业发展,这样,通过功能置换,也能带动老城区的升级换代,也大大减轻中心城区的压力,改善中心城区的环境。
“规划中考虑的重点,第一是突出产业,如何让产业更加突出、让产业门类分类更加清晰、让产业资源更加有保障?我们将在控制性规划中突出‘产业成 都’,让一半以上资源用于发展产业。第二是优化生态。我们正在按照总体规划,规划具体的生态系统,其中一个重要内容是新增一批大型水面。”张樵透露,根据 初步规划,将新增近10平方公里的水面,并优先启动生态系统建设。第三是深化基础设施。新区将打破现在中心城区的格局,努力避免交通拥堵等各种“城市 病”,实现快速的点到点和区域内的绿色新型交通体系,最远的“点”之间也必须在半小时内实现快速连接;具体的“点”内,规划为新型的绿色交通,每个片内不 再是以小汽车的交通为主,而是公交、慢行交通、绿道为主。第四是研究风格,希望把天府新区建成有文态、有风格的新区。“我们将对现有区域内的自然、历史、 人文资源进行摸底和保护,不再大开大挖,尽最大努力保持原有的自然地形和生态环境,确保原生态的独特性。同时,我们正在研究,形成主色调的规划布局,让新 区内的色彩既多样丰富,同时又协调统一。”此外,将坚持区域内组团式布局、田园式原则,从宏观尺度到微观尺度,让新区建设有自己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