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化进程急需“顶层设计”
时间:2011-12-20 09:09:54
2012社会蓝皮书《2012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日前正式发布。蓝皮书指出,2011年中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将首次超过50%,近三成农业户籍人口已居住在城镇。这种变化不是一个简单的城镇人口百分比的变化,它意味着人们的生产方式、职业结构、消费行为、生活方式、价值观念都将发生极其深刻的变化。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把中国的城市化与美国的信息革命,看作是21世纪初叶影响世界的两件大事。诚哉斯言,中国波澜壮阔的城市化进程,不仅雕刻着中国,更加雕刻着这个世界的面貌。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城市化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保守估计,3亿多农村人口迁移到城市,城镇化率从1980年的19.4%增加到2011年的超过50%。进入21世纪,中国的城市化率更以每年0.9%的速度迅疾前进。放眼世界范围内,这样恢宏且飞速,甚至不无实验色彩的城市化进程,呈现“独特的罕见性”。
2011年,在中国城市化的进程中,无疑是具有历史分水岭意义的年份。中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首次超过50%,正如蓝皮书所说,绝非简单的一个百分比的变化,而是意味着一个国家的面貌的质的重构。中国城市化的气味正变得愈发浓重,城市而不是乡村,将塑造和主宰更多中国人的生活。
中国需要敞开紧锁的心扉,热烈拥抱城市化。这是中国正在同时进行的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历史性召唤,也是当下的经济模式从依赖外需走向提振内需的现实要求。未来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澎湃动力,正在于浩浩荡荡的城市化浪潮,以及城市化了的中国人所释放出来的汹涌的需求。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经济体,具有如此硕大无朋的市场容量,倘若善加利用,它将支撑起中国经济又一个30年的辉煌成长。
然而,中国城市化的进程,亦远非田园牧歌式的单纯充满着鲜花与甜蜜的美妙之路。坦率地说,2011年中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首次超过50%,尽管的确是一个标志性事件,但恐怕更多具有某种象征意义。
众所周知,由于长久以来实行的城乡二元分立的政策,中国的城市化之路其实是在荆棘中潜行,各地“试探性破冰”的户籍壁垒,终究还是把数亿人阻挡在城市的门槛之外。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城市化率是46.59%,而城镇户籍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只有约33%。这意味着有13.6%,即1.28亿生活在城镇里的人没有城镇户口及享有城镇居民待遇。这种状况,再鲜明不过地揭示了中国城市化的底色,即“浅城市化”或曰“半城市化”。
尽管有3亿农村人口迁移到了城市,但事实上,城市似乎并没有做好准备接纳这些蔚为庞大的人口。他们在劳动报酬、住房、养老、就业、子女教育、社会保障等诸多方面,都处于某种令人不忍的“边缘状态”。他们表面上是“城里人”,但他们的身份依然是农民。城市所提供的各种公共产品,他们未必都能充分欣享,终于造成了中国城市化中的痛楚:身份的撕扯与分裂。
这也正是中国城市化面对的最大挑战:如何实现城镇户籍人口与非城镇户籍人口的权利均等化,实现公共服务的雨露均沾。
更值得一提的是,迄今为止,这场世界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城市化,始终处于任其自发自为的发展状态。严重缺乏“顶层设计”,是中国城市化的基本特征之一,也在现实中招致了诸多的困顿和麻烦。这种状况,几乎是难以想象的。由于缺乏对于城市化的一揽子规划,中国城市化过程中的粗粝与轻率之风,时常出没于城市建设之中。
必将有更多的农村人口涌进城市,那么土地到底该怎么科学调配,城市空间到底该如何分布与构建,人口平权运动到底该怎么推进,政府在此间到底该扮演何种角色……凡此种种问题的答案,将决定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