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新生代农民工以更温暖的呵护
时间:2011-12-12 08:51:01
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李星文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新生代农民工总数达8487万人,成为外出农民工的主体和产业工人的重要力量。12月8日,全国妇联宣传部和中国家庭文化研究会在京发布新生代进城务工者生存状态调查结果,对他们的就业和生活状况、城市社会适应度和婚恋生活做了全方位追踪。
调查显示,新生代农民工进城务工的原因,排在前三位的是求发展、多挣钱、学技术。而职业发展规划中,首选的是创业,有57%的被调查者希望定居城市,而只有4.1%的被调查者计划“回乡当新农民”。新生代农民工举家进城已显趋势,近六成子女随父母在城市生活。
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愿望如此强烈,城市也的确给他们提供了打工和创业的机会。然而,他们中的大多数人的生存状态离自己的期望值还很远,有许多主客观困难制约着他们的上升空间。城市里本就人员密集,能人众多,农民工受制于自身的知识结构、信息渠道和人脉资源,再加上户口不在城市而带来的种种牵绊,只有极少数人创业成功,拥有了自己的企业,不但解决了自家的财务问题,而且成为旗下一批人的主心骨。大多数农民工仍然在各种企事业单位中打工,靠薪水养家糊口。同样是受制于硬件和软件方面的不足,他们所能挣到的薪水有限,被调查者的平均月收入仅为2147元,其理想月收入也不过3827元。经济上的拮据使农民工留居城市相当不易,无根流浪者的阴影难以挥去。
除了经济状况不佳,农民工在城里还遇到了一些无形的“玻璃墙”的阻隔。城里人对乡下人的歧视弥漫在城市的空气里,那些脱口而出的不敬之词、居高临下的犀利眼神、不经意间的一丝嘲笑,都可能刺痛农民工们的心。对于已婚的农民工来说,子女教育问题噬咬着他们的神经。进公立学校有种种门槛,进私立学校往往又贵得惊人,打工子弟学校可以接纳他们的孩子,却经常处在经济状况不佳或者资质证照不全的窘境中。他们往往要花很大的力气,拿出家庭中绝大多数的收入,才能勉强解决孩子的上学问题。对于未婚的农民工来说,婚恋问题像一座大山挡在眼前。一个小伙子既已坚定了进城的信念,便不大可能与仍在家乡的姑娘们结缘,只能在身边寻找合适的对象。然而,收入低就会在婚恋交往中没底气,工作时间长又导致缺少社交机会,还有的人个性羞涩、不善言辞,在城里找到意中人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农民工进城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洪流。今后相当长的日子里,中国都会处在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新生代农民工正凭着自己的青春、热血和一技之长在城里奋力打拼,梦想着有朝一日成为城市的主人翁。虽然基于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产品的有限性,现有的户籍藩篱和福利差别还不可能在一夜之间消除,但城市的管理者的确应该为新生代农民工创造更多的便利条件,让他们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尽量少受阵痛。比如说:物价飞涨之下,可以考虑提高一线农民工的工资水平和城市最低工资标准;着眼于机会均等,在农民工寻求创业的过程中予以程序简化和税收优惠;多建学校,吸纳农民工子女就近入学;设立婚介机构,专为农民工男女青年牵线搭桥。等等。
总之,既然新生代农民工已是新市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劳动者,城市也该拿出更加开放的胸怀,加快消除城乡壁垒,让新生代农民工自由而体面地生活在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