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9月20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山东蓝黄战略重配要素再蓄发展大势   ——“蓝黄”战略撬动山东区域经济大变局
时间:2011-11-08 16:44:44  来源:新华网 
      实施“蓝黄”两大战略,等于重新组合、调度、配置了两大经济区域内外各种发展要素,对外吸引要素流动形成洼地效益;对内错位互补、优势互促呈现要素叠加效应,从而带动区域合作、产业转移、结构调整日趋活跃,区域经济活力四射,“山东板块”竞争力不断增强。

  突出比较优势

  强化“重点”带动

 “制定区域发展规划,第一出发点是促进重点地区发展。”“蓝黄”两大战略规划编制组负责人、国家发改委地区司司长范恒山说,重点地区包括两类:一是发展基础条件比较好的地区,目的是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二是发展潜力较大地区,目的是推动其加速成为新增长点。

  这与山东半岛地区、黄三角地区的基础条件、发展要求完全吻合。截至山东半岛上升为国家战略前的2009年底,该地区海洋生产总值居全国第二,形成了以海洋渔业、海洋生物医药为主的较为完备的海洋产业体系,并在海洋科研实力、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海陆基础设施、海洋管理水平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此时,借助国家战略进一步推动地区加快发展的内在需要和冲动极为强烈。黄三角地区土地后备资源得天独厚,792万亩未利用地具有发展高效生态经济的独特优势。在国家战略层面配置该地区未利用地资源,将加快吸引跨区域要素集聚,持续激发该地区的发展活力与潜力,加速培育成为沿海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

  实施“蓝黄”两大战略的实践证明,两大经济区的重点带动效应非常明显。初步统计,青岛市上半年境外投资项目数百个,全部为高端高质高效大项目;日照市今年已开工建设大项目114个,完成投资243亿元,为历年之最;东营市在黄河入海口建起20万亩现代渔业、20万亩生态畜牧业为主阵地的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尤其令人欣慰的是,在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等比较优势吸引下,日韩、欧美等国家的汽车零部件、电子信息、食品加工、建筑材料等产业高端环节开始加快向“蓝黄”两区转移,这一现象在青岛、烟台、潍坊等“两区”核心区域最为普遍。据粗略统计,仅日资企业上半年就向青岛转移项目27个、烟台近20个、潍坊15个。

  事实上,国家战略本身即具有强大号召力,实施国家战略规划一般都会随之配套出台系列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的优惠举措,此类发展要素可集结、调动更多的项目、资金、人才等资源,带来更多发展机会。从省委、省政府日前对“两区”建设的督导检查情况看,“两大战略”规划实施以来,交通和水利设施、产业园区、大项目投资、未利用地开发、集约用海、环境治理与保护等方面,皆呈现又好又快发展态势。

  改革试点探路

  谋求要素协调

  陆海统筹科学发展海洋经济和高效生态经济模式,无先例可循,需要通过大胆改革、先试先行,走出一条适合发展需要的新路。

  在高效生态经济建设方面,我省将792万亩未利用地开发作为重要突破口,分农业用地和建设用地两大类进行高效集约开发。在农业用地开发上,实施集中连片开发,推进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专业化管理,力图探索一条与未利用地开发相适应的黄三角高效生态农业生产新模式;在建设用地开发上,实施园区化、集聚化开发,提高投资强度和产出效益。同时,创造性地设立建设用地“备用区”和“飞地经济示范区”,科学高效开发利用每一寸未利用地,推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调查显示,劳动力、生产资料、空间、技术、政策等要素,在海陆之间都存在着制度性分割。以海洋污染治理为例,就有环保局不下海,海洋局不上陆的说法。海洋经济发展改革试点着力陆海统筹,将海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临海产业布局与海岸线保护开发、海洋资源综合利用和生态保护有海洋特色的政策体制与法规体系建设等统筹考虑,重点探索能够使各类要素在陆海之间建立关联,统筹发展的新机制,为全国海洋经济发展探索科学发展之路。

  从两大经济区的试点和探索情况看,抓住黄三角未利用地开发这一“主要矛盾”,可有效吸引东部沿海与国内发达地区的资金、人才、技术、信息向黄三角集聚,加快解决黄三角地区基础设施滞后、产业层次偏低等自身制约问题,也能为省内外其它地区提供新机遇和空间。而坚持创新驱动、开放带动、海陆联动推进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在更大范围内重新调动、组合、配置要素资源,发展的支撑和动力变多,建设发展的步伐加快。数据显示,上半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主阵地6市2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增长28%,增幅较去年提高3个百分点;进出口总额增长25.4%,占全省总量的76.3%。

  凸显“转调”目标

  加速结构优化

  区域经济发展与转方式、调结构相辅相成,以区域为平台,可以更有效地推动转方式、调结构;以“转调”为动力,可以进一步加深区域一体化发展。“蓝黄”两大经济区建设,给山东转方式、调结构搭建了最佳平台。

  青岛市突出海洋科技、基础性研究等优势,着力打造“蓝色硅谷”,加速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高性能科学计算与系统仿真平台、国家深海基地等15个海洋科技领域国家级创新平台建设,带动蓝色经济区海洋科技发展和海洋科技产业转化。烟台市围绕调整优化渔业结构,在12处苗种繁育基地推行健康育苗制度,建设全国最大健康海水苗种供应基地。上半年,仅海参出苗量就达400万斤,同比增加20%;名贵海水鱼出苗量同比增加10%。威海市以建设国家海产品质量检测检验中心、南海海洋经济新区和荣成好运角旅游度假区等重大事项为抓手,加快加工贸易、城市环境、新兴产业转型升级。潍坊市全力打造电子信息、新能源等八大千亿级产业链,带动大企业、大项目纷纷落户,高新技术融入其中……

  目前,以高端高质高效为目标,以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方向,以发展海洋优势产业集群为重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强化园区、基地和企业的载体作用,吸引烟台·莱阳丁字湾滨海省级旅游度假区开发项目、日照·新加坡国际海洋城项目等近百个超大项目加速集聚,带动传统产业和城市发展加速转型升级。以发展循环经济,推进清洁生产,突破制约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技术为切入点,东营、滨州等黄三角核心地区致力于培育油盐化工循环经济示范园区、优质粮棉区、生态渔业区、生态畜牧区、绿色果蔬区,构筑现代生态产业体系,建设全国重要的高效生态农业基地和循环经济示范基地,推动两大经济区率先转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轨道。

  事实上,“蓝黄”两区进入国家区域发展大战略,既是沿海地区的发展机遇,也是“山东板块”整体的发展机遇。在两大经济区建设中,根据产业发展阶段不同、产业结构差异等情况,我省还以海洋产业链、高效生态产业链为纽带,以产业配套协作、产业链延伸、产业转移为重点,专门打造了28个海洋产业区联动发展平台,将发展平台延伸到整个“山东板块”。

  毫无疑问,“蓝黄”两大发展战略,在一个新高度上,为山东区域经济的现实发展提供了平台;同时,又在一个新的目标上,为山东更加长远的发展,蓄积了后劲,夯实了基础。(李 梦)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