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9月20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一个“青椒”眼里的高校贫富
时间:2011-11-04 10:46:24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李磊 
 中青报记者在全国多所大学采访发现,高校教授的生存状态正展现多元图景:富教授财源广进,除基本工资外,还有课题提成、社会兼职等等,每年收入达数百万元者大有人在;而穷教授除了学校发的工资,其他收入微乎其微,要承担养家、买房的巨大生活压力。

  一个做了博士后、留在南京大学工作的年轻人,一年所有收入只有5万元。我跟一个在合肥某大专院校教书的朋友说起此事,他很不相信,因为他们的收入,远远高于此。据我了解,南京很多重点高校的青年教师(网称“青椒”),普遍拿着可怜的工资。去年,笔者曾经就读的高校,有老师跳楼自杀,虽然自杀原因众说纷纭,但著名高校博士毕业,教书多年的他,当时住在极为寒酸的教工宿舍。

  尽管如此,想进入高校体制的年轻人却越来越多,每年积压着大把找不到工作的博士,即使一个待遇很低的辅导员岗位,也都有上百人竞争。于是,“愿赌服输”成为了那些在基础学科勤奋耕耘的青年教师们的默默选择。并且,除了那些想在教学和学术领域有所作为的教师外,大部分教师只是把自己从事的工作,当成一份养家糊口的职业。

  当然,不是所有老师都辛苦,都清贫。一些教授,凭借着自己的行政权力,四处拉课题,分包给底下的博士、硕士去做,然后在他们的科研成果、学术论文上署名。甚至有些教授,一年能发五十几篇“学术论文”——这往往是一些教师一辈子所有文章的总和!在一切“向钱看”的政策指引下,项目经费可以折算成绩点。比如,南京某高校,按照不同论文等级,折算教师发表的论文分数,一篇学术论文,根据等级,3到10分不等。而每一万元课题经费,就能折算成1分。那些动辄有几百万项目的教授,仅仅课题这一项,就有几百分。于是,就看到这样的马太效应:那些“学霸”们,不管是在行政上还是在学术上,都牢牢掌控着一切权力,动辄几千分的绩点,而那些奋战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在“重项目,重科研,轻教学”的评奖机制面前,只有寥寥几十分的绩点。

  不少“名师”们,只出现在院系网站上,那里常有他们的各种报道,可学生们不认识他们,因为他们几乎不给本科生上课。甚至连自己带的研究生,都不怎么熟悉。一位博导请门下几十位博士生、硕士生吃饭,席间,一个博士谈了一些自己的观点,博导很是赞赏:“你讲的不错啊,硕士毕业后继续读我博士嘛!”那位学生很窘地说:“老师,我就是您的在读博士生!”

  新闻中报道:“南京大学校长陈骏表示,要在今年消灭大学教师课时费低于30元的现象,进一步提高教师待遇。” 熟悉南京教育市场行情的人都知道,一个高校老师只要口才过得去,随便到一个教辅机构谈谈价,课时费很容易达到80元以上。于是,很多青年教师,出于生计不得不拼命在外兼职代课,无法安下心来教学搞学术。

  而即使安下心来做学术,把心思扑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在行政权力通吃之下,也很可能成为牺牲品。我读硕士时候的导师,在学校里是公认的名师,学术成果累累,曾经登上 “2010哲学专业最受欢迎十大教授榜(211院校类)”。然而,在刚刚过去的院系调整过程中,却再也没有资格带自己精研已久的“政治学”学科点硕士。

  博士开学典礼上,系主任曾经说过,既然选择了基础学科,就不要急于想着怎样就业,如何发财。但是,当以“学术为业”的教师们,在为基本的生计发愁,并且悬殊的收入分配,很多时候是被垄断的行政权力与扭曲的学术权力所左右的时候,他们心中,真的是连一张平静的讲桌也放不下了。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