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朱涛:建筑设计也有中国模式 城市化推动公民社会进程
时间:2011-10-14 14:19:54  来源:搜狐 

        这是一个清晰的年代,尖利的现实足以激活每个人的痛感;这是一个暧昧的年代,理不清过往,辨不明未来。搜狐读书 文化2011年问道学界专家、文化名人,以期通过他们解密中国社会文化,让芸芸众生看个清楚,来个痛快。
  朱涛,香港大学建筑系助理教授,公众领域十分活跃的建筑评论者。撰写了大量建筑评论文章,深入洞察了当下的建筑问题,《大跃进中的人民大会堂》《西九龙》等文章具有重要的专业价值,体现出高度的人文关怀。  

       问题:社会现实和文化观念是如何影响建筑设计的?建筑意义上的空间变化又是如何作用于社会文化的?

  朱涛:上世纪80年代建筑界争论的议题就是我们走民族形式还是现代主义,这是非常激烈的争论。到底是毫无保留拥抱现代建筑,还是探索有中国民族特色的表达?很遗憾的说这些讨论没有接上,没有接上五四的路,动乱带来记忆巨大的断裂,我觉得辛亥革命一百年反思,我个人认为,一个最大的问题你会发现,我们的记忆是一片一片的空白,要费很大的时间复原,把前辈延续过来,我们才能往前走。

  80年代在现代主义民族形式两套语言之间多少有张力,这是表达了现代化的远景,但是这种张力被迅速的肢解了。90年代初极度的商业化变成商业招牌,建筑师回归建筑本体,不追求建筑象征性。90年代末国际建筑师开始涌入中国,他们有的认为中国是令人难以置信的可以创新的白纸,有这么多机会可以做这种完全的狂野的设计,他们对中国的态度就是开放,随便可以做,这里成为冒险家的乐园,大家都涌入中国。
进入2000年,中国已经开始成为全球化,不光是重要的一员,而且是主要的弄潮儿之一了,中国的地位也在世界上面越来越高。所以中国模式就开始出现一个很热的一个词,大家讨论,什么叫中国模式。中国模式变成非常独特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美国有一个教授,在2008年1月7号写了一篇文章,他预计到2008是中国模式年,因为那年开奥运会,肯定会成功,因为中国政府的力量。他说生意人、媒体的大腕蜂拥到中国,还能有任何一个更好的地方做生意、修体育馆吗?……

  城市化是推动经济往前走的、主导的力量。那么它带来什么样的结果呢?我贡献一个思考,空间上的思考,我念一段阿伦特的一段话,她说生成力量的唯一不可缺少的物质因素是人们生活在一起,只有当人们紧密地生活在一起,行动潜力才会一直呈现,力量也才属于他们。所以城市这个基础,即城邦——它曾一直是所有西方政治组织的基本立场,的确是力量的最重要的物质前提。也就是说,中国在未来有更多农村人口转到城市,他们变得很紧密了,交流会越来越频繁,他们的思想会越来越多,他们的动员能力越强,所以我的结论就是,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越快,中国的公民社会化的进程也是不可能逆转的。

  2011理想国文化沙龙 朱涛讲座 《改革开放时代的中国建筑学:1978-2010》

  朱涛:我喜欢这个字,打开,我觉得比开放更好一些,因为它暗示了更多的是一个动词,而不是名词或者简单是一种政策。而且呢,它暗示的是一种过程,是一种连续的过程,然后暗示着大家在一起参与。

  正好我最近在跟国际上19个学者合写一本很疯狂的书,关于当代世界建筑。其实到现在为止,我们还没有一本书能全面的来考察世界范围内,从1960年晚期到今天的建筑发展和城市发展,所以20个学者,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来写这个书,非常全,中东、非洲、亚洲,亚洲要分南亚、东亚,我个人负责中国这个章节,我决定把1960年稍微往后推,从1978年开始,因为我觉得1960年末对中国来说,建筑文化来说,并不起到转折点的一个意义。所以我认为1978年,中国开始走向改革开放,更起到一个转折点的意义。所以我这个历史是1978年到2010年,就是到去年这样一段历史。

  三十几年的改革开放,如何影响中国建筑文化的演变?1980、90年代,和二十一世纪第一个10年,就三个十年,我把它按照通常的习惯分开。八十年代我称为改革初期,就是社会是改革的初期,文化上我称它新启蒙;九十年代,经济上高速发展,文化也开始产生分裂,有各种各样的层次和片断在涌现。到了二十一世纪,中国迅速走向国际化,而且中国从80年代开始,大家可能不太熟悉,一开始是摸着石头过河,现在叫中国模式,就是中国已经发展出了一个模式,让其他的人,羡慕、嫉妒,甚至觉得跟不上这个时代,这样有点反讽的意味,逐渐我们变化很急剧。二十一世纪第一个十年,我们用中国模式概括这个十年社会化问题,然后我会介绍引起的变化,我叫众相纷呈。

  80年代,我在重庆建筑工程学院读书的时候,我们办的刊物,《建卒》,为什么叫卒子,因为没有地位,没有奢望,但是他有什么精神呢?一步步往前拱,没办法后退,是当时的一个呼吁。66年到76年,1977年恢复高考第一批学生进来,1981年他们毕业,再加上这四年,差不多中国15年是没有建筑师培训出来的,没有职业建筑师,一整代的建筑师消失掉。到78年开始改革,有人意识到,建筑业不光是赔钱的产业,不光是政府修房子、修医院,是可以赚钱的,所以80年代实际就是中国使建筑业要成为国家的支柱产业之一,这一个决策把建筑工业推向一个蓬勃发展的一个过程。

  巨大的问题出来了,就是中国没有建筑师。新一轮改革开放要修新房子。文化上、艺术上等等技术含量不高的时候,还可以一夜之间能改善,85新潮美术,可以一口气把西方二十世纪所有流派模仿出来。建筑有根深蒂固的材料性、技术性和工艺标准,建筑恢复起来非常困难,所以在高考恢复以后,建筑教育恢复就变成特别重要的一员。从文化上,我们刚才提到,80年代文化热,大量西方的学说、思想引过来,有一个《走向未来》丛书,建筑业也有,把二十世纪初到二十世纪末全部翻译过来了,充满翻译的错误,误解,读者再接受这样的误解,就造成一种信息爆炸的晕眩。

  我们的国家在1910年到1930年初这一段时间叫五四新文化运动,认为是开启文化启蒙的一个伟大的项目,但是后来因为救亡,因为战争,因为政治动荡,中断,80年代某种意义把这个中断的项目重新开始,所以叫新启蒙,以前的问题我们现在重新开始谈。

  我先离开学院说到社会,影响老百姓对现代性想象的不是学院,不是建筑学术界,是一批很实在的东西,涉外宾馆。我看大家很年轻可能不知道这个词,涉外宾馆当时有一个外号叫第四世界。这个第四世界老百姓是进不去的,只有老外来旅游能进去,五星级饭店对我们老百姓来说是魔幻般的世界,每个人都希望有这样的生活方式,就是现代化了。

  广州的白天鹅宾馆1983年开业了,从建筑学术上、形式上虽然没什么地位,我认为有非常大的社会学意义,因为它是中国改革开放之后老百姓可以进去的第一个五星级宾馆大堂,这是非同小可的一件事,大家现在习惯了。

  与此同时,在北方,大家应该知道这个,长城饭店,是中国第一个安装全玻璃幕墙的房子,这是美国的商业事务所设计的。这是80年代初的时候,北京东郊,现在当然不一样了,现在是搞上去,当时是一片蛮荒之地。你可以想象,这样一个镜面玻璃幕墙完全虚幻掉了,远看在郊区里面这个东西消失、熔化在蓝天白云里面,这又是另外的震撼,成为海市蜃楼的图象,这对我们也是很新鲜的一种感受。

  当时建筑界争论的议题就是我们走民族形式还是现代主义,这是非常激烈的争论。到底是毫无保留拥抱现代建筑,还是探索有中国民族特色的表达?很遗憾的说这些讨论没有接上,没有接上五四的路,动乱带来记忆巨大的断裂,我觉得辛亥革命一百年反思,我个人认为,一个最大的问题你会发现,我们的记忆是一片一片的空白,要费很大的时间复原,把前辈延续过来,我们才能往前走。

  当时的文化讨论基本是从头开始,所以某种意义很肤浅,民族形式这个探讨,始终停留在一个很抽象的层次,就是中华民族,到底中华民族是汉族,北方的民族还是50几个民族,还是不同世纪演变、地域文化的演变的过程,没有人细分。现代主义同样,现代建筑在很多拥护现代建筑人的心目中,现代建筑等于自由、民主、开放,他们认为玻璃盒子就代表着一个透明的社会等等,反对这些人就是保守,他们忽略了这个形式美学和现代社会、现代性其实有巨大的距离,不是一对一的关系,现代建筑本身也有了一个多世纪,它跟不同的传统有丰富的资源。

  90年代之后,90年到92年,中国有非常彷徨的时候,有人建议要回到计划经济的时代,我认为苏联的解体给中国上了一课,邓小平开始南巡,意识到经济发展要前推动,要不中国有可能会重蹈苏联的覆辙。80年代有各方面的理想,这段用邓小平的话就是发展才是硬道理,先别争论,要开发,用老百姓的话就是一切向钱看。80年代有的口号叫文化热,90年代最时髦就是下海热,人人下海,这成了主要的时代精神。

  我刚才说80年代在现代主义民族形式两套语言之间多少有张力,这是表达了现代化的远景,但是这种张力被迅速的肢解了。第一个就是商业文化开始迅速的普及,北京传统城市风貌基本上被破坏的差不多了,有人赶紧发明一个口号叫夺回古都风貌。这里面其实有一个深刻的变化,就是形式再也没有意识形态的力度了,形式只不过是符号拼贴而已。这个房子可以是非常现代的,加个小亭子就有传统的点缀了,这是官员的心态。

  开发商也一样。90年代有一种叫欧陆风情,传统的太老土了,新兴的有钱的阶层,或者中产阶级需要不同的文化表现,搞欧陆风,加一点罗马柱,加一点西洋古典的线角。今天,你到任何售楼网站,人家会推销你各种各样的风格,法国的、种式的、罗马的,甚至包括现代的,各种各样的。这里面说明什么问题?风格现在是市场化中所有可以自由选择的一种而已,没有哪一种比另外一种更有现代性,哪一种更先进或者更开放,实际上是自由选择,像超市里的货架上的物品一样,这种80年代的风格张力已经没有了,被市场迅速肢解,这是第一个力量,市场力量。

  还有一个重大变化就是一批建筑师,大概在95年以后出来,独立的建筑师,他们成立独立的工作室,恢复了1940年以前建筑师开业的模式,实际上是个人,就是比较自由的一些文化性的创作,利用空子,慢慢开始市场化,越来越自由,成为独立的“诗人”。建筑追求也开始变化了,他们认为80年代任何一种语言都有极大的意识形态的象征性,他们认为是不应该的。90年代初这种极度的商业化变成商业招牌,他们回归建筑本体:我们不追求建筑象征性,我们只去思考建筑本身的形式构造,基本的元素是什么,归结来归结去可能就是几种元素。

  第三个力量,是90年代末国际建筑师开始涌入中国,80年代已经有,但是更多是随着国外的投资商做酒店、商场。90年代末,政府越来越有钱的时候,越来越多的公共项目、文化项目国外建筑师也开始进入。有人认为中国是令人难以置信的可以创新的白纸,国家有五千年文化历史的国家,绝对不是白纸,积淀了很多东西,但是有这么多机会可以做这种完全的狂野的设计,他们对中国的态度就是开放,随便可以做,大家成为冒险家的乐园,大家都涌入中国。这是九十年代末的变化。

  进入2000年,中国已经开始成为全球化,不光是重要的一员,而且是主要的弄潮儿之一了,中国的地位也在世界上面越来越高。所以中国模式就开始出现一个很热的一个词,大家讨论,什么叫中国模式。中国模式变成非常独特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美国有一个教授,在2008年1月7号写了一篇文章,他预计到2008是中国模式年,因为那年开奥运会,肯定会成功,因为中国政府的力量。他说生意人、媒体的大腕蜂拥到中国,还能有任何一个更好的地方做生意、修体育馆吗?……

  新中国建筑的三个阶段,改革初期、高速发展和今天这个中国模式。中国建筑师在80年代发展与对现代性不同的象征性的表达,在90年代出现建筑专业本体语言的觉醒,到2000年开始出现一些公民建筑意识的增强。

  我觉得这三十年的遗产都很可贵,但是远远不足以让我们面对中国的问题,中国的城市化的问题,我们在文化话语上老是沉浸在古典的天人合一,非历史性的幻想,我们面对就是黑压压的指标,就是人口、居住等等各种问题。

  今年应该是一个很重要的一年,不光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我们转了一圈再反思。另外我强调空间上的问题,从2010年,去年年底,国家统计中国城市化,就是农业人口和城市人口已经接近1:1,中国城市化的比例是49.86%,今年进入50%,甚至超过。我们不能再说中国是农业大国了,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是一半一半了。

  在下面十年,十几年,中国将开始人类前所未有的城市化过程,哥伦比亚大学的一个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他说在二十一世纪,全人类有两件大事,一个是如何把高科技运用到社会里面,第二件事就是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为什么呢?因为中国政府明确意识到,80年代是没有城市化概念,只有工业化,90年代只有开发,所以引起征地、拆迁这种社会矛盾。现在开始明确认识到,城市化是推动GDP、社会增长、经济转型、工业改造一个根本的力量。现在目标定的很雄心勃勃,……也很有挑战。但是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反应,建筑师觉得不愁没活了,几乎所有的职业人都会很振奋,因为拉动建材、开发、平面设计等等。但是我这里面想强调一个问题,空间的急剧变化给社会、政治带来什么的结果?我认为刚才说那个公民建筑打了个问号,是有人反对公民建筑这个词、公民社会这个词,说公民社会是西方给中国设下了陷阱,现代化、城市化都是西方的陷阱,但是我们没法停,因为城市化是推动经济往前走的、主导的力量。那么它带来什么样的结果呢?我贡献一个思考,空间上的思考,因为辛亥革命反省大家都集中在思想上,我贡献一个空间的思考,我念一段阿伦特的一段话,她说生成力量的唯一不可缺少的物质因素是人们生活在一起,只有当人们紧密地生活在一起,行动潜力才会一直呈现,力量也才属于他们。所以城市这个基础,即城邦——它曾一直是所有西方政治组织的基本立场,的确是力量的最重要的物质前提。也就是说,中国在未来有更多农村人口转到城市,他们变得很紧密了,交流会越来越频繁,他们的思想会越来越多,他们的动员能力越强,所以我的结论就是,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越快,中国的公民社会化的进程也是不可能逆转的。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