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书记表示,威海城中村建设坚持群众利益最大化原则
凤凰网城市:威海市计划在今年完成城中村的改造,应该说这是中国城市化进程当中一个不可回避的突出问题,比如说在拆迁的过程当中,会遇到很多难题,在这个方面威海有什么经验?
王书记:没有什么经验,我们最大的原则就是在城中村改造中坚持群众的利益最大化,不光是改善群众的居住条件,让城中村的农民,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更重要的是通过我们各项让利政策,让实惠落到农民的头上,使农民成为城中村改造的最大受益者。不但住上了和城市一样的房子,还通过城中村的改造有了财产性的收入。我们城中村绝大多数都实现了拆一平方米换两平方米的建筑面积。原来的一套平房可以换133平方米的楼房,小户型是两套,原来的价值只有这个6万到7万元,还没有产权,通过拆迁改造他们的房子有了产权变成了商品房,有的住一套再租一套或卖一套,按市场价值算就有了七十万、八十万元财产性的收入。城中村改造完成以后,群众财产性的收入增加了120多亿元,平均每个户是40万元以上。同时为平抑房价,也发挥了主要的作用。政府把土地的收益,全部返还给村一级,应该交的那些税费减免优惠全部返还给农民,有了财产性的收入,改善了城市的环境,提高了城市的功能。
第二条就是做过细的工作。广泛宣传拆迁的政策,宣传拆迁给群众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坚持阳光操作,凡是涉及城中村改造的大事、小事,都让人民群众说了算。包括户型的选择,户型的设计,住房分配方案的确定,回迁补偿政策,开发商的选择,全部公开民主,群众票选,充分尊重绝大多数群众的意愿,使这项工作得以顺利的开展。有一千多户的村一个月签订了合同,七天全部清除完。
第三条,我们就是坚持高保准规划和建设,我们“拆迁一个旧村、建设一个精品社区”,把每一个社区都建成绿色社区、平安社区、健康社区、文明社区、幸福社区。一是加快配套设施建设,新建改造市区道路50条、180公里,初步实现了建成区内主、次、支道路相互贯通;新铺设供热、燃气管线728公里,住宅集中供热率达到95.1%,管道燃气普及率达到99.8%;新增污水管线288公里,建成区内13条河道全部得到了整治,市区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5%。二是全面推行养老保险。通过与开发商的分成增加了村居集体的收入,给这77个村,5.9万名群众全部办理了养老保险。共投入了集体资金3.9亿元,有2.1万名群众开始领取养老金,平均每月领取690元,最高每月领取1258元,彻底解决了拆迁居民老有所养问题。另外我们通过门市房的出租增加集体收入累积是一百多个亿,这样有钱给群众办事,提高群众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第三个是通过拆迁改造强化了社区的管理和服务功能的提升。拆迁以后,村变成了居委会,每一个居委会实现党组织和社会管理组织的全覆盖,有楼长、片长和居委会主任,组织管理能力有很大的提高。我们要求在新建社区居民步行15分钟以内就能够就医,新建了卫生服务中心,卫生室是39个,建设社区服务中心70个,总投资2.8万元,平均每个社区的服务中心建筑面积是900多平方米,最大的超过了3000平方米,能够满足社区内的居民休息、娱乐、健康、再教育等各方面需求。四是加强了平安建设。改造后的小区,全部实行了封闭管理,新设警务室86个、新增摄像头9823个并全部与市区两级公安机关联网。市区建成区内警务室累计达到233个,摄像头达到21751个,各类巡逻队伍4339个,实现了人防、物防、技防全覆盖。五是优化、美化上档升级。新增了公共陆地面积430公顷,人均绿地达到了24.5平方米。六是加快了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积极稳妥的进行了股权的改革,完成了3个村居7326名居民的改制,居民变成了股东,发挥集体资产的优势,使农民有长远的收入。年底前我们可以完成17个村的村居的改制任务。
在完成城中村改造的同时,我们还把老旧小区的改造列入日程,从今年开始进行封闭式的改造,重点抓好外墙的保温,我市是国家建设部和财政部确立的节能环保城市。包括各类管网的配套、下地,小区公路的建设、道路的整修延伸等,我们争取用三年的时间,把市区内所有的老旧生活小区全部改造完成。使我们整个威海的老百姓都能够过上舒适的城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