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9月19日
星期四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晏扬:老百姓成“老不信”未尝不是好事
时间:2011-09-13 10:13:47  来源:信息时报  作者:晏扬 

    政府表态,不信;专家解释,不信;媒体报道,还是不信。人民日报日前发表长篇报道,认为目前社会公信力下降导致的信任危机,以政府、专家和媒体最为严重,这些曾经的“权威声音”如今让民众将信将疑,在一系列热点事件中,老百姓成了“老不信”。

    “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不信”,当今社会确实弥漫着普遍的不信任情绪,老百姓时常处于“老不信”状态。究其原因,人民日报采访的多名专家学者给出了非常全面和到位的解释,总而言之,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和恨,也没有无缘无故的不信任,“老不信”的根源在于一些政府部门、专家、媒体“做得不够好”,让人们没法相信、不得不怀疑,这方面的例子已经多得无须再举。

    实际上,除了政府部门、专家和媒体,当今中国恐怕很难找到哪个行业、职业、群体为全社会所充分信任,商家、医生、教师、公众人物、慈善组织、行业协会,无不处于信任危机的旋涡之中。

    信任危机的负面影响让人忧心忡忡:它会导致政令不通,政策的执行力大打折扣;它会抬高经济交往成本,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数千亿元;它会让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感,进而缺乏安全感、责任感、道德感,社会道德底线一步步失守。当社会到处弥漫着不信任情绪,无论是不信任他人还是不被他人信任,每个人都难以身处事外、独善其身,并都可能成为受害者。

    但是,换个角度看,老百姓成了“老不信”并非全是坏事,在某种意义上甚至不失为一件好事。在老百姓还是“老相信”的年代,政府部门说什么就是什么,不管是对是错、是真是假,老百姓从不怀疑也不敢怀疑。在那个年代,专家就是“真理”的化身、“权威”的代名词,教师就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医生就是“白衣天使”,印在报纸上的东西都是真的,慈善组织都是纯洁无瑕的……

    可是现在我们发现,政府部门也有犯错的时候、撒谎的时候;专家的脑袋有时候由屁股决定,他们会为了一点好处费将假玉衣鉴定成天价国宝;印在报纸上的有虚假报道,有的教师灵魂出轨,有的医生索要红包……于是我们猛然醒悟,以前的“老相信”原来是一种迷信、盲信、傻乎乎的相信、不明不白的相信,这种信任是多么滑稽可笑,建立在无知、盲目、欺骗、愚弄之上的所谓信任,我们宁可不要,坚决不要!

    在这个意义上,老百姓成了“老不信”,何尝不是体现了可贵的怀疑精神、求真精神,何尝不是一种现代公民意识的觉醒。而眼下的信任危机,正是打破迷信、盲信之后必然出现的结果——一个“旧世界”已经坍塌,一个“新世界”尚未建立,人们无所适从、忧心忡忡,这是前进道路上必须经历的“阵痛”,而我们忧虑的不是一个充满迷信、盲信的“旧世界”被打破,而是怎样去重建一个以真实、坦诚、公开、平等为基础的诚信“新世界”。

    在这方面,人们其实已经达成共识:需要以民主法治为准绳,以尊重民众知情权、表达权、监督权、参与权为核心,需要政府带头作出表率,需要每个人共同努力。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