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上海商家云集,营销手段推陈出新看点多多。全球连锁家居大卖场宜家,争取回头客就颇有一招。甭管你是谁,只要填张表格,即可成为宜家消费者俱乐部的注册“会员”,有了这身份,你在购物后可上宜家餐厅喝杯免费咖啡歇歇脚。
任何营销手段都有“两面性”,保不定会突然“奏”出点不太愉快的“小插曲”来。就说宜家,这两个来月,其卖场内以供“会员”们喝咖啡歇脚为主的宜家餐厅,在每周的周二和周四,总有一个中老年群体不约而至。他(她)们中的一多半已退休,以阿姨爷叔辈居多。
于是乎,宜家餐厅在上述特定时间段,成了阿姨爷叔们聊天交友的社交场。这些“特殊会员”闲来无事,占位时间长,一回两回可以,每周固定时间都如此,宜家不高兴了,也吃不消了,发了份欲“分流”阿姨爷叔们的“告顾客书”,用词却不够委婉,结果“分流”未成,反惹火了一部分阿姨爷叔。
如果不是把它作为一种营销策略“刻意炒作”,这件事,以及所带来的不便与不快,的确让宜家不爽,也令阿姨爷叔不开心。一方面,宜家终究是商家不是公园茶楼,另一方面,确有一部分退休的阿姨爷叔,缺乏合适的“宜家”作为聊天交友的去处。
若说如今上海所有社区都已建有老年活动室尚缺底气,但所有居委会的确都建有老年活动室,都装有空调,可自带茶水消遣白相。因此,难免有人会说,阿姨爷叔们占商家的餐厅“闲白相”,实在叫做“不识相”。
可这些阿姨爷叔并不欢喜那些社区活动中心,有人认为那里太吵闹,有人则觉得那里只有唱歌、跳舞、打麻将之类的活动,“局限性”太大,人气不足,空间也小。据早报评论员日常观察,在居委会活动室消遣白相的大多是高龄老年人,很少有腿脚尚灵便的阿姨爷叔辈。再则,如今的阿姨爷叔辈绝大多数有文化,“挤”在居委会活动室做麻友往往自认为没情调、缺品位。挺自然亦挺无奈,宜家餐厅这一并不适合阿姨爷叔们聊天交友的场所,正好成为他(她)们“矮中取长”的“宜家”。
然而,宜家毕竟是商家,宜家餐厅也不是纯正的社交场。阿姨爷叔们若要继续定期聚首宜家,而宜家若要避免矛盾激化而被舆论扣上歧视老年人的大帽子,则双方最好推举各自代表如朋友般坐下来商量,寻求一个两全其美的折中办法。
坊间传言,宜家也有怀疑:阿姨爷叔们之所以定期聚首宜家,背后有个通过收费专为中老年相亲的“社交组织”在刻意安排——刻意就刻意在选择宜家作为约会场地,组织方可省却一笔“场地租赁费”;此外,该“社交组织”还涉嫌盗用市人大代表柏万青合法注册的“中老年阳光单身沙龙”从事相亲活动。如果情况真是这样,那么,本市工商、民政机构,就该站出来调查与监管。因为前者涉及维护企业正常经营秩序,后者涉及对社团组织的依法管理。
就事论事之后,早报评论员尤要强调:宜家被一部分阿姨爷叔们选作“宜家”,可不是一则好玩加有趣的社会花絮。它的背后是上海作为中国老龄化城市面对“银色浪潮”冲击所生发的最新尴尬,若政府再不把老龄化问题作为上海的“头等大事”之一来真抓实抓,日后由这类看似“好玩加有趣”的事儿带来的尴尬肯定会越来越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