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能迅速发展,这些小城市的淘金梦难免昙花一现,就像某些小城注定要消失。但我们仍要关注这些小城市的“微创业”,他们在“造城”的中国城市化的进程中寻找缝隙。他们是城市化的孵化者或被孵化者,也许,未来的许多伟大就来自于现在的这些
脆弱的商机
除了北上广,中国有至少120个城市人口超百万,数据告诉我们,二三线城市的消费者购买力丝毫不输,于是,商业地产轮番上阵让城市旧貌换新颜,星巴克、GUCCI、ZARA、宏基纷纷涌进二三线城市设店设厂,紧随其后的是大批个人创业者,当然,也有限购令。
当彷徨在大城市的年轻人互相鼓励和撺掇着离开大城市时,“逃离北上广”成为一种流行,人们相信,在生活成本低,竞争压力小的三四线小城市更能找到归属感,更让人兴奋的是,正在经历城市化进程的中国小城市,也许潜藏着比大城市更可观的投资机会。但就像看似洒脱的“逃离北上广”背后充满了沉重和苦涩一样,“去小城市淘金”同样充斥着无奈和陷阱,至于机会,更不是看准方向就唾手可得。
抓住消费的机会没错,但还是把目标放在大都市吧,因为大城市会变得更大。
去小城市创业也没错,但别选错了地点,因为有些小城镇注定会衰落。
未来二十年,中国会迎来最大规模的人口迁移,造城运动会继续,但别搞错了城镇化的流动路径。
城市化的三个阶段
这是城市的未来,人口向大城市带聚拢,大城市会变得更大,孤立独处的小城市将衰落死去。
2008年7月,霍华德·舒尔茨不得不作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关掉美国本土600家无法盈亏平衡的星巴克门店。让他好过一点的是来自中国的财报,因为在中国大陆区超过10%的增长,星巴克连锁咖啡公司董事会希望能将26年前在美国市场的成功复制过来——2015年前开足1500家店,向潮水一样,从上海北京这样的大都市蔓延下去,二线、三线,甚至四线城市。
不光霍华德,精明的企业家都看到了这样的事实:中国正在重演城市化进程中最精彩的一部分——巨型城市带的形成。“十二五”期间,中国城镇化水平要从47.5%提高到51.5%,这是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里目标。而在《中国城市发展报告》里,我们能看到更为清楚,未来二三十年,2亿至3亿人在迁移,从农田走进城镇,从城市涌向更大的城市,一座一座城像牵牛花一样绽放,高铁和高速公路用藤蔓串联起它们,牵引成巨型城市带,小城市消费力蓬勃发展。但面对这块刚刚开启的市场,很多小城市创业者却无功而返。
去小城市寻找机会前,先来了解城镇化的趋势吧。
未来我国主要城市圈
● 沈阳城市圈:重工业城市最集中,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的最关键区域
● 哈尔滨城市圈:以石油工业、煤炭工业、机械工业为主导的城市圈
● 郑州城市圈:历史文化名城最集中的城市圈,但收入水平在中部偏低
● 济南城市圈:以国有大型企业经济为主,收入水平在沿海地区偏低
● 徐州城市圈:以重工业为主
● 福州城市圈:中国侨汇收益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城市圈,毗邻台湾,现阶段以轻工业和服务业为主导
● 武汉城市圈:中部崛起的最关键区域
● 长沙城市圈:中部地区居民收入水平最高的城市圈
● 南宁城市圈:中国与东南亚各国商贸最密切的城市圈
● 重庆城市圈:西部地区最发达的城市圈,重庆城市圈具有极强的旅游竞争力,为西部经济发展的龙头
● 西安城市圈:具有较强的文化竞争力
● 乌鲁木齐城市圈:又称为北疆城市圈
1978到2008这三十年,我国城镇化率由17.9%提高到45.7%,大大快于改革开放前的速度,也快于同期世界城镇化水平,我国与世界的差距也由1978年的20.5个百分点,缩小到4.3个百分点。在这期间,城市数量大幅增加,面积不断扩大,各种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并初步形成若干规模较大,联系较紧密、功能互补性较强的城市群。
有些城市注定会死去
小城市更讲究关系和潜规则,那是一个拳头和利益的世界。只有在适应环境的前提下,才能去改造环境;只有在政府看不到的领域,才能找到机会。
中国城镇化的发展方针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成形了,内容是“限制发展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小城市,积极发展小城镇。”事与愿违,被鼓励的小城镇建设整体滞后,除了长三角、珠三角在加工贸易型经济带动下,以产业聚集为特点发展起了一批工业型中小城镇外,大部分地区的小城镇都发展迟缓,在中西部农业占主导的地区,小城镇的状况尤其凋蔽。
大城市会更大
人口总是会向资源、机会聚集的地区流动,在国家人口计生委的动态监测中,劳动年龄人口中,1980年以后出生的新生代流动人口占42.8%,多数希望落户大城市。而一些并不能吸引足够人口的城市注定会像康巴什一样死寂——在这座内蒙耗资50多亿元打造、面积达32平方公里的豪华新城里,基础设施一应俱全,办公楼、行政中心、政府建筑、博物馆、电影院和运动场,由于没有人口入住,这里被叫做“鬼城”。大连万达[简介 最新动态]董事长王健林直言,目前全国有上百个城市提出要建国际大都市,很多城市提出要建设中国的“中心城市”,但事实上,中国根本容纳不了那么多的中心城市和国际城[最新消息 价格 户型 点评]市。“与农村相比,城市最大的好处是能够提供各种便利”,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傅蔚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从经济学家的角度,北京人口密度是每平方公里1500到1600人,上海也是每平方公里不到2000人,其实这两大城市可以像东京一样容纳将近5000人/平方公里。如果土地利用率更高,京津唐、长三角、珠三角这三个区域可以聚集中国50%以上的人口,大城市的集聚效应可以让人们在城市享受到更多便利,但是住在中小城市就很难了,一个二三十万人口的城市没办法修地铁,也没法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甚至,很多中小城镇的卫生远不如大城市,原因依然在于大城市有集中的垃圾、卫生处理中心,但小城镇人口太少,没有办法形成这种规模效应。
小城市的陷阱
著名经济学家魏杰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提议的城镇化是,限制发展大城市,同时发展小城镇。但事实上,随着人口的聚集,特大城市、大城市的进一步聚拢,注定了有些小城镇就是要消亡的。” 在这样的小城镇买房、创业或许都不是好的未来的规划。
尽管波士顿咨询公司有充分的论据指出,到2020年,中国的中产阶级及富裕消费者数量,将增加三倍左右,从1.5亿增长到4亿以上,其中三分之二居住在小城市。但小城镇消费能力的宏观数据并不能说明全部问题。在西河古镇租下一间500平米商铺加盟美特斯邦威的孙某发现,这个在二三线倍受欢迎的品牌并不吃香,并非当地人不喜欢这个牌子,而是大家喜爱去芜湖市里买——那边选择更多,也有折扣,并且只有半小时的车程,半年之后,孙黯然关闭了店铺。
从2008年开始,花了大量时间在二三线城市调查的《创业家》杂志社社长牛文文甚至认为,二线城市的创业土壤已经凋败。他表示,资源都被抽水机抽到中心城市来,抽到大公司来,抽到国际化市场上来。稍稍有利的事情都是政府和国企在做,当地人在当地很难获得资源,已经形成规模优势的国企、大公司的根已经扎得很深。
而在本刊的采访中,投资较高的小城市创业者无不提到政府关系,甚至在T市经营拼车公司的企业主将生意建立在“运作领导”的基础上。从创业成本上分析,一线城市贵在生活成本和人力成本,二线城市贵在政府成本。租金成本是另一个门槛,牛文文也提到,不少地方政府最喜欢做的游戏是划一个高新园[最新消息 价格 户型 点评]区,然后招商[简介 最新动态]引资,把企业弄进来,卖土地,把地价炒高。
小城市还有机会吗?有。
在小城市做服务大城市的生意
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为首的三大密集型城市群在朝着连绵型大都市区的方向发展时,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核心,未来人口流动的方向仍是这些中心城市,但核心区和辐射区域的分工也会出现分化,传统制造业和服务业会迁出核心城区。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坐在小城市,享受低租金、便宜的人工,将目标锁定大城市。
消费类机会,得找到靠谱的小城市
在这种结构转型中,小城镇居民消费更多的指向生活用品消费和大众消费。二三线城市那些吃饱了肚子的人,需要提高生活品质,需要更好的服务,那些收入在3000-6000元阶段的人,消费需求会激发出来,这里就有无限商机,比如很多个性化的医疗服务、文化消费、培训服务。在靠谱的小城市找一些文化、娱乐和生活用品消费的创业机会的确会是不错的选择,相比大城市,小城市市场的整合程度较低,对新进者不乏吸引力。
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市场与产业研究室主任史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认为:“这些小城市是不是具有投资价值,不是取决于它简单的一些表面现象,它一定有一些硬指标:第一是人口的流动性;第二,它是否在历史上就是一个物资的集散地,成熟的物流网;第三,现有的收入水平如何,可支配的收入有多少;第四个就是当地的自然环境,基础设施的情况。投资的拉动和小城市的吸引力并不是完全对称的。”
这四个足够靠谱的条件对大多数小城市来说相对苛刻:一定的人口密集度和流动性,发达的物流,较高的收入水平,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相对公平活跃的市场经济环境。
十年后,小城市会有自己的性格
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历程从工业革命开始,大约经历了一个世纪,一些著名小城市的发展更是历尽沧桑。虽然中国的城市化速度已经算是奇迹,但一些学者认为,中国小城市真正的投资机会也许应该是10年之后。那时的工业化已经摆脱了全民奔命的初级阶段,人们有更多闲适的时间和足够的金钱,可以自如的选择不同的生活方式和各种特色鲜明的小城市,到那时,也许就会出现像巴塞罗那、戛纳、威尼斯这样的魅力小城,各种投资机会也会频繁显现。当然,目前最重要的是敏锐的眼光和清晰的辨别能力,机会有限,但足以为未来打好基础。
史炜
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市场与产业研究室主任
史炜点评小城市:
是否值得投资与城市吸引力往往不相称
这些小城市是不是具有投资价值,不是取决于它简单的一些表面现象,而是人口的流动性;是否有成熟的物流网;人口收入水平以及自然环境,是投资之前需要考虑的。
河北保定
河北的保定是一个传统的国有企业密集的地方,计划经济体制根深蒂固,投资环境非常差,虽然保定地理位置在北京和河北之间,是北京往东南走的一个门户,京沪铁路必走的地方,但实际上谁也不会在那里停留,所以没什么地理优势。
云南丽江
丽江是一个非常有特色的旅游城市,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的人都会被这个小镇所吸引,那里每年都会有大量的短期流动人口,消费力旺盛,但作为一个投资者,你却很难选择那里,丽江最有利用价值的只有他的旅游资源,但关于这方面的投资显然已经严重饱和,想现在去那里开饭店、咖啡馆或是旅馆,恐怕赚钱的机会极其渺茫。
内蒙鄂尔多斯
像鄂尔多斯,那里的人个个都是亿万富翁,因为那里的煤矿资源人均收入很高,但这些亿万富翁并没有在当地投资,而是到北京和其他城市买房、买工业、买土地,鄂尔多斯反而变成了一座空城,尽管现在鄂尔多斯也是高楼林立,建的很漂亮,但他们挣得钱不会在当地消费,所以去那做小生意并不明智。你到那挖矿没有那个权力,养牛,牧场都被有钱有权的大集团圈走了。
身在江阴 嘴在上海
文/本刊记者 王婷婷
90年代,人往浦东跑,叫做下海,二十一世纪,创业者从上海溢出,找的是小城市的蓝海。
20世纪90年代,上海开发浦东新区,正赶上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调整,全球的制造业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发展新型的企业主要是以人力资本和信息技术为主,也需要大量的人才。全国各地的人都投奔向浦东各谋其事,那时候去大城市打工创业有一个流行词叫“下海”,在这些人群中,还有贫困城市的副市长辞职,拿上自己的简历来上海打拼,到大城市工作成为小地方人最向往的事情。
他们赶上的也是中国城镇化的成果——北上广深一线城市的先行崛起,带动周围城市经济大发展,形成了京津唐、长三角洲、珠三角洲城市密集区域。其中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目前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总量规模最大的经济圈。
如果把江、浙、沪的 15 个城市纳入一个城市群,目前整个长三角的国内生产总值已经占全 国的21%左右。
上海要确立国际经济中心的地位,离不开江、浙等省的支持。上海这个中心城市,虽然被大城市病困扰,但从多年来的大趋势来看,离开这里的有10个人,还会涌入进来50个人。新的中产阶级替代普通上海居民,同时进行的是上海产业机构的更替,服务产业替代以前的制造产业。
大都市圈里,产业变了天
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发展经验表明,大城市最基本的功能是聚散:对所辐射区域内的社会经济发展能量与要素进行聚集与扩散,并通过中心城市的社会经济活动产生外部经济效应和集聚经济效应。
这话虽然有点难懂,但看看上海和周边城市的产业就知道了。
以前很多的支柱产业,如棉纺产业等都分布到上海周围江苏浙江等地。在20世纪90年代,制造业都选择去上海聚集,比如宝钢、汽车行业、石油化工等。而现在,城中传统制造产业逐渐扩散到江、浙一带,商业服务业汇集上海。看看现在高科技台商纷纷向昆山、苏州、无锡等地集聚,形成完整的 IT 制造业群落。
上海的优势产业会集中于现代服务业:金融、贸易、物流、信息、航运、教育、会展。从城市发展的轨迹,上海已经不仅仅是一座城市,它还将为周边企业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的全方位服务。
现在,城市交通四通八达,在上海的总公司与设在江阴、常熟地区的旗下工厂,便捷的交通让总部与工厂之间的距离不再是问题。
圈子里的小城市怎么变大
大城市的形成是由城市的大开发形成,比如上海、南京。还有一种城市是供应型城市,苏州、无锡、常州、南通、宁波等地,生产型企业会成百上千的集中到二三线城市区域形成企业集群。
在二三线城市以制造业为主的城市,人口在200万左右比较适合,按照这个标准,还有很多城市有待扩大规模。比如南通、绍兴发展的速度都很快,加速发展到杭州湾经济区。江阴、昆山、吴东、溧阳等中小型城市都是要扩大城市的规模,就会出现很多商机。三线城市离城市最优规模还是有一段距离发展,现在我国的城市建设将达到城市高速发展的第一个拐点时期。
苏、锡、常地区建制镇的建成区面积平均已达到1.53平方千米,但平均每镇常住人口只有6384人,人口密度4169每平方千米——还不到国家标准的一半。城市规模理论认为,100万左右人口规模的小城市集聚效益最高,20-25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才能发挥好的规模效益和较低成本开发,但是以企业集群占主导的城镇发展模式,由于在某一特定的行业甚至是优势产品方面集聚了优势的人力资本、技术、信息和设备,所以城镇有效集聚规模可大大下降,企业集聚效率大大提高。
专门生产袜子的浙江大唐镇,全镇只有2万多人口,而外来打工者就有3万多,因为有了产业集群,所以有很强的集聚性规模。
我国的小城镇建设,不可能要求每个城镇都成为20万人口的城市,只能走产业集聚化得道路,通过企业之间高度的专业化分工与合作,使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人口集聚成本大大下降。浪莎袜业就是从大唐镇走向全国。
二三线城市的产业集群特色一旦形成,会吸引人流量来扩大市场规模带来商机,制造业外联性强的产业集群机会更多些。零部件生产的本地化与技术引进和销售在全球并存,这时就要求周围环境必须与国际接轨,要按照国际化的标准设计宾馆、饭店等设施,为国内外客商在此工作生活方便。浙江歙州有个领带城,生产的领带占到全球领带份额的70%。领带一系列的原材料工厂都会在附近集中。这个地方就形成生产基地,很快就会有国内外客商来这里采购带来巨大商机,迫使其办事规则和服务设施与国际接轨,向城市化规模设施发展。
(本文由南京大学魏守华教授、复旦大学于海教授观点整理而成,本刊记者王婷婷采访记录)
原题:占商机先占地 未来我国主要城市圈将如何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