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9月18日
星期三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弃陋习 留根脉 实现人和文明一起上楼
时间:2011-08-31 09:35:30  来源:燕赵都市报  作者:杨佳薇 李春炜 

核心提示

  8月29日,东王村,一边是已经盖起的崭新的楼群,一边是正在拆迁改造中的村落,老房子已经人去楼空,新房子尚未入住,新与旧的更替、拆与建的变迁在这个城中村里集中“上演”。

  这是个特写,也是个缩影,随着城中村改造的进行,如今这个城市中到处都是改造的痕迹,我们似乎也已经看到了城中村渐行渐远的步伐。由土变靓,由旧变新,城市化的步伐让我们更多地看到一个城市向现代化的迈进。然而,城中村毕竟是曾经存在过的真实形态,当它即将谢幕,当70多个城中村的居民即将集体告别过去,固有的不舍和旧有的习惯,依然清晰可见,对于正在消失的城中村,更多的老村民都怀有一种复杂的情绪。

  有专家指出,过去固有的习惯,难免让城中村居民有失落感,与城市完全融合,也需要一个调适的过程,而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除了硬件的升级,还需要方方面面完整的规划,推动城中村与城市的完全融合,而城中村融于城市,最终将拉高城市的位置。

  走访

  一幢幢崭新整齐的住宅楼,一个个人性化的活动室,宽阔的柏油马路,穿行其间,绿色和谐的生态带分散路边,坐落着充满现代气息的雕塑群……这是曾经“脏、乱、差”的城中村改造后最容易看到的场景,入住了集卫生、物管、警卫等为一体的现代化小区,开始享受现代城市文明的成果。当城中村村民“变身”市民时,可以说给中心城市汇入了一股不可小视的力量。然而,是否随着居住环境的改善,生活质量的进一步提升,新市民一定能融入发展的城市生活?连日来,在省会的各个城中村改造小区走访时,不难发现,在这悄无声息发生的巨变里,新市民除了惊叹欢喜,也有失落和茫然……

城市高楼里的“恋旧症”

  老人们的后现代生活

  8月29日,金谈固家园,现代化的楼房已经让人看不出曾经城中村的痕迹,正在乘凉的马俊昌大爷在树下感受着自己现代化的新家,“以前不敢想,没想到老了真成了市民,这里的环境确实整洁多了。”马俊昌大爷是2009年搬入金谈固的,两三年的时间,渐渐已经习惯了更为干净、整洁的现代化市民生活,惟一不习惯的是住在楼里的生活。

  “生活倒还算习惯,就是上下楼的时候不大方便,岁数大了实在是有些困难。”马俊昌回忆着,原来住在村子里的时候,手一推门就进房院,一掀门帘就进屋,原来他家有一个大院子,邻居经常互相串门,现在都给“圈”起来了。虽然还是原来的邻居,现在串门却少了,家家的地板拖得干干净净,串门的前脚踏过去,主人后边用墩布拖,那多不自在。原来每家都有个院子,可以随便放东西,现在有点东西也没处搁。“从200多平方米的大院子搬进楼房,就像进了鸟笼子。”

  和马俊昌大爷一样,住在金谈固家园4栋,今年82岁的田秀红奶奶也觉得住进了高楼对于邻里的沟通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以前住平房,进出很方便,要去谁家串串门,遛着弯就去了。那时候茶余饭后大家也会凑一起乘乘凉,唠唠家常。”田奶奶告诉记者,现在大家基本上都是关上门,各过各的。因为自己年纪大,腿脚也不太灵活了,这边多层住宅不带电梯,上下楼特别麻烦,也不怎么串门了。“现在也没有约定什么时间大家一起聊聊天,基本上就是能碰着就一起坐会儿。”田奶奶显得有些惆怅。“从小平房住进高楼了,起初必然会有很多的不适应,可是我们还是要慢慢去适应这个环境。”

  在现代化的金谈固小区内,老人们对现代生活的“不适应症”随处可见,记者看到,小区里大部分住宅楼都安装了单元防盗门,但有一大半的单元防盗门下都垫了一块砖,用以支撑门不被关上,小区里的居民们表示,这样一来进进出出就方便多了,层层防护的感觉反而不好。

  赵卜口村李女士也告诉记者,现在虽然住上了楼房,生活条件好了,但仍很怀念以前的日子。“以前我们家的院子可大了,活动起来也很方便。”李女士说,现在她住在高楼里,上下楼要坐电梯,屋里感觉更是不透风。“以前串个门,1分钟就能到邻居家,现在上楼下楼,10分钟也到不了邻居家。”她说,以前,邻居之间在自家窗口吆喝一声,对方就能听见了。现在就不大一样了,一回家就关上门。人们也会到楼下散步,碰到街坊邻里,但是比以前少了。

  小区里绿地一片“田园风光”

  在金谈固家园里,除了漂亮的大门,整齐的楼房,整个小区还有一种“田园风光”:许多楼下的绿地成了菜园,种上西红柿、茄子、辣椒、葱、瓜等。“现在菜市场的菜又贵,而且还吃起来还不放心,总担心会有什么添加剂,还是自己种的菜、种的粮食才吃着放心啊!”82岁的田秀红奶奶说,她在农村的时候养过猪,自己种菜、种地,相比于小区里没用的花花草草,她觉得还不如种种菜。

  在小区内转了一圈,记者看到,很多小区域被居民用来种植蔬菜,一米见方的树坑里被种上了葱,花坛的一角被种上了小白菜和芫荽,花坛的边上也被拓展开来,用木板固定一块区域,放上土以种植各种蔬菜。在4栋和5栋之间靠西边的墙边,还有一个较大的菜园子,这个菜园子宽约一米多,长约二十米左右,园子里种着空心菜、小白菜、油麦等蔬菜,墙上爬满了丝瓜藤,在5栋西边还搭起了一个丝瓜架,架子的一头搭在了小区围墙上,另一头则跨过近3米的小区内道路,被固定在了居民楼的墙上。

  “2005年由于旁边的高楼施工,建筑垃圾都堆积到这个地方,一些居民也把自己的生活垃圾丢到此处,慢慢地便形成了一个垃圾堆,对小区居民的生活环境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土生土长的谈固村村民集阿姨说,这栋楼的居民为了院子的清洁卫生自发清理了垃圾,由于担心还会形成垃圾堆,便索性开了一块菜园子。“这片菜园子没有说是谁家的,就是谁有空就浇浇水,谁家要摘就随便摘。自己种的菜干净卫生,而且这样看着心里也高兴。原来每天浇地种菜的,现在让我们不种了,还真不习惯。”

  生活在楼上,心留在了楼下

  “从原来的院子搬到楼里住,可以说有利有弊。”集阿姨说,现在的小区明显比以前的城中村干净,生活垃圾都装入袋子,放入楼下垃圾箱,小区里花花草草很好看,生活的环境不一样了,冬天也不用自家生炉子了,现在集中供暖,可是,也有一种失落感,和原来的生活太不一样了,所以,我们也会尽量在现在的小区里保留原来的一些习惯。

  集阿姨所说的老习惯之一就是生火做饭,在小区内一角,一间不大的棚子特别引人注目,“这里是我们自己搭建的,人们没事的时候来这做个饭,还可以一起吃吃西瓜,聊聊天。”这时,旁边一位居民也正在劈柴生炉子烧水,而且旁边还支起了一个锅。“这是他们旧家具劈成的柴火,没事生个炉子烧壶水,拿铁锅做顿饭,省钱也方便。”集阿姨说。

  虽然是城中村,一直与城市有着各种各样的交集,可是,一旦完全摆脱村民的帽子,过上市民的生活,不适应的感觉仍然非常强烈。在省会多个城中村小区走访时,记者都发现,很多城中村村民都把原来的生活习惯带进了小区,劈柴生炉子烧水做饭、拉绳子晾被子、开辟了菜园子等等习惯随处可见。

  同样从城中村搬迁入住现代化小区的陈先生就感慨地表示,村民变市民,好处多多,可是,旧根难舍,有时也会怀念过去。“而且很多旧习俗都难以维持,村里红白事的习惯也得改变,以前办喜事都是直接在村里,竖起彩虹门,搭起帆布篷,摆开八仙桌,支起大铁锅,人来人往,宰鸡杀鸭,婚礼时,宾朋满座,音乐高奏,鞭炮齐鸣,“现在在小区里这样,就会引起附近一些居民的不满,可是如果都去大饭店里举行,委托专门的婚庆礼仪公司操办,我们也会不适应。”

  ●喜忧录

  城中村居民的“闲”时代

  “不想做饭了,就下饭店,小区周围菜市场、超市都有,生活很方便,现在的物质生活和以前相比强多了。”方北村的刘大妈说,城中村改造回迁后,她家分了三套房子,目前另外两套向外出租,收入比起以前多了好几倍。

  不过,刘大妈希望精神生活能够更丰富一些。“不用种地,也不用出去上班,每天的确很闲。”刘大妈说,她不爱好跳舞唱歌,以前为了生计而每天忙碌,基本也没有什么娱乐,现在“闲”下来了,反而不知道该干些什么。“现在最大的娱乐活动就是和几个伙伴一起打打麻将。”刘大妈说,打牌的时候,大伙在一起还能聊聊天,但仍然觉得缺少点什么。她告诉记者,现在最希望的就是儿子能快点要个孩子。“孩子出生了,我就又能忙起来了。”刘大妈笑着说。“拆迁改造,我们分了总共300平方米的房子,一个月租金能有1200多元。还得了将近40万元的补偿款,确实不缺钱了。”一位城中村村民张大妈告诉记者,她儿子以前还在市里打打工,现在已经辞了工作,赋闲在家。“我也催着他去找工作,但他总觉得没必要。”张大妈有些担忧地说,虽然现在有一笔补偿款,还有房子可以出租,但未来的日子还很长,儿子的“闲”让她忧心忡忡。

  张大妈告诉记者,今年在儿子的要求下,家里还买了一辆小轿车。“我们都不会开车,孩子就是看别人都有车了,也想买一辆。”张大妈说,在城中村改造之前,村里500多户人家原来只有少数人有车,而且以面包车为主,自从拆迁补助款发放后,购车的明显多了,“现在小区里有将近一半的人家都买了车。”张大妈说,其实很多村民还不会开车就买了车。

  在城中村改造中,一些村民领到几十万元甚至更多的拆迁补助款,这些钱虽然帮助部分人迈上创业路,但也有很多人却因此变得挥金如土。

  据一位社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以前,曾经有人为找到一份工作,积极参加社区举办的免费技能培训,但自从领了拆迁补助款就不来了,社区工作人员几次动员他来培训都无济于事。“现在,有的人辞了打扫卫生的工作,有的不再去帮人抄电表了,很多人都闲着,有的还买辆车,有时开着去打打麻将,有时出去旅游。”

  聚焦

为远去的城中村留“根”

  “怀特华堂聚瑞的确实比槐底村更好听,但是,我总觉得老东西完全被更替了。”在槐底村采访时,常有老人这样感慨,其实,这不是个例,在城中村改造的过程中,除了旧有生活习惯的急速改变,让村民们有了一些失落感,“根”的丢失,更让一些老村民们心存遗憾,“以前村里都有祠堂,改造后都没有了,村里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老树、牌坊,在改造提升过程中又会怎样呢?”面对一片又一片的工地,老村民们更是心存焦虑。

  有专家指出,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应该注意把一些有价值的村史、村迹保留下来,比如建设村史档案馆、保留古建筑等等,通过这些可供纪念的历史文脉,增强村民的归属感。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由于是老村落,几乎所有的城中村中都有“根”可寻,而如今,已经有不少城中村都在留“根”,或许,这些做法,会让融入城市的城中村村民减少焦虑感,让他们走入城市的步伐更坚定些。

  东岗头村古槐变身古槐公园

  在东岗怡园小区内,高出地面被重点“保护”起来的古槐树,与周边新建的高楼相映衬,让这个已然完全都市化的新村显出了与众不同的历史沉淀。

  小区内,不少老人正坐在楼边的绿地上晒太阳,说起改造后的东岗头,一位老人说,最有价值的古槐留了下来,这让许多东岗头村人都觉得村根留了下来,“东岗头村的这棵大槐树是许多东岗头村人的记忆中不能抹去的一部分,可以说,已经成为这个村的一种重要标志物。”

  “小时候每天放学都要从大槐树底下通过,是听着大槐树的故事长大的,那时候觉得大槐树很神秘。”另一位老人表示着赞同,他回忆说,原来的古槐躯干参天,树叶婆娑,就连左邻右舍都能荫凉满院。现在他每天下楼遛弯,都会到这棵老槐树这看一看。这位老人说,当看到老槐树又长出了新芽,他的心里特别高兴。“这是我们最能怀旧的地方。”老人感慨地说,看着老槐树,回忆过去的生活,就会更加珍惜现有的美好生活了。

  ●留根

  “东岗头的几代人都是在古槐树下长大的,对古槐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古槐是东岗头村的标志。”据东岗头村社区居委会的相关负责人介绍,在东岗头城中村改造过程中,他们特意把大槐树保留了下来,并将古槐重点围绕起来。

  小区内除了见证东岗头的古槐树外,在这个社区的文化广场上,还有雕刻着东岗头村几百年传承下来的各种民俗的大石柱和记载着600年村史的大石书。“这些石柱、石书就是俺村凝固的历史、永远的记忆。”村里的王大爷告诉记者,东岗头村已经整体回迁,东岗头村变成了东岗头社区,而这个文化广场让他有了回忆过去的地方。

  建村志、写族谱城中村都在留“根”

  8月24日,在东岗头村村志办的办公室,王成岐和段瑞祥两位老人正在为写东岗头村的村史收集资料。

  “我之前在东兴实业公司的办公室工作,自从东兴报创刊,便开始断断续续写关于村里方方面面的事。”王大爷说,2002年的时候,旧村开始改造,感觉城市发展的步伐在加快,城中村可能就快要消失了,当时他就想着自己要写的东西,为以后写村史提供一些资料。“去年6月份,村志办成立,主要工作包括续家谱、记录村里的民风民俗和村庄来源以及各发展时期重要事件等方面。”王大爷说。

  他告诉记者,经过半年的收集整理,写族谱的工作已进入收尾阶段。他们所编写的族谱是东岗头村的族谱约有5000人。“刚开始接手这样的工作时,我们都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完成。”王大爷说,那时候感觉工程太浩大了,因为族谱中除了一个个的人名外,还将各朝各代的精英尽量一一挖掘列举出来。“半年的时间,族谱工作能够接近尾声,主要是大伙的帮助。”他说,村里人对编写族谱都十分有热情,所以开展工作十分迅速。

  目前,他们正在在收集资料,编写村史。而为了编写村史,他们还专程去山西左权县北街村前去访问学习。“最初,手头上没有任何的资料,主要是靠和村里的老人聊天一起回忆,去档案室一点点查资料去获得信息,而要完成的是一部少说也要30万字的村志。”为了如实记录历史,不歪曲,不篡改,要做的努力可想而知。

  “记录村史的功用主要有三个:一是教化,用前人好的习惯,忠厚、和善的品质来教育现代人;二是存史,即存留住东岗头村的历史,让老一辈铭记历史,后来人不忘故根;三是自正,即告诫现代人要修身正己,同时也警醒以后的领导者能像前人一样做出好的政绩。”对于村史的作用,王大爷概括说,就是要留存历史、教化世人、以古鉴今。

  ●沉淀

  位于怀特集团有限公司工会居委会的4楼,未来将是槐底综合展厅,目前,展厅里只是放置了部分展牌。“这个综合展厅将对槐底村的历史、现在和未来都进行充分的展示,我们想要对外提供一个展示的窗口,让槐底的人民能够回顾历史,能够不忘记其中艰苦奋斗的过程,也让更多的人去了解槐底,了解它的发展历程。”该展厅相关工作人员说。

  据了解,目前,省会不少城中村都在编写村史、建展馆“给力”新居民寻根需求。大马村博物馆、槐底村史馆、东岗头村史文化广场等一大批展示村发展进程的纪念性展馆正在成为回迁居民们了解村庄发展历史的一种新寄托,也成为展现城中村历史文化底蕴的新形式。

  深入

  老村民融入城市需逐步调适

  “我现在还能记得体育大街原来的样子,一片荒野,再往南是村里的一个农场,再往南是一条乡间小路。”槐底人孔雪靖记得非常清楚,那条泥泞不堪的田间小路她异常熟悉,因为那条路是通往她姥姥家的,她和妈妈经常在这条路间穿梭……“这种记忆很难消失,所以城中村人融入城市,也需要时间的调适。”

  需要调适的不仅仅是曾经旧有的习惯,也不仅仅是如今不同以往的生活,一位原来家住槐安路边的槐底村人说,在槐底村第一次发展的时候,他有了自己的商业门脸,2007年的时候,他家的租金收入就有十几万元,“这里地段好,商业门脸特别好出租,我家的收入还不算多的,有的人家年租金能达到二十多万元。”

  随着大面积城中村改造的进行,原来似乎已经固定的租金收入,门脸房的拆迁没有了,而且,大批量的拆迁户在短时期内,自己都还要租房子住。自从位于东王村的房子被拆后,张先生一家人便租住在尚东绿洲两室两厅的单元房里。“我们现在也从出租人变成租房人了。”张先生说,现在就盼望着回迁房赶快盖起来,“在体育大街以东、塔北路以南、南茵河以西的位置,两年以后,将成为集商业、办公、住宅、市政公园为一体的地标性商圈。到那时,我们也将搬进这里的新居。”

  有专家指出,改造后的城中村从基础建设、环境、医疗等方面有了全面提升,日常生活已融进了这座城市。但城村完全融合,还需要调适,需要有关单位加强宣传引导,比如可以通过组织一些有意义的公益活动让村民参与其中,丰富他们的生活。在改造过程中,还要注重提高村集体的经济能力,通过拆迁改造创造出更多第三产业,为成为市民的城中村居民提供可靠的就业岗位保障。同时,在整个城中村改造过程中,政府应该对村民进行适当的技能培训,达到村民从“输血”到“自我造血”转变的目的。

  观点

  城中村改造不只是建楼房

  出镜人物

  河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邢天河

  河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邢天河认为,不是拆除了城中村,建起了新楼,就实现了城市的现代化。一座现代化的城市除了有大楼之外,还应该有树、有河、有文化、有高素质的市民、有开阔的胸怀。

  城市化是村民文化的改变和提升

  “以往的城中村‘脏、乱、差’现象比较普遍,破旧不堪的情形与繁华的都市格格不入。城中村改造的目标就是要使基础设施得到改善,努力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建设文明、卫生的绿色社区。”邢天河说,以往城中村由于在规划建设上没有纳入市政统一轨道,在管理上缺乏规章制度可循,长期按照村镇建设的规范实施,很少顾及城市的整体功能和区域优势,造成城中村成为城市文明的“塌陷带”,严重影响了城市的整体建设和城市的品位。城中村的改造让数万户村民快速向城市融合,而文化融合又是城村融合的重点。“不是拆除了城中村,建起了新楼,就实现了城市的现代化。”邢天河认为,一座现代化的城市除了有大楼之外,还应该有树、有河、有文化、有高素质的市民、有开阔的胸怀。所以,后城中村时代将迎来一座城市建设中一个新的、根本的命题——— 如何宜居。这是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一个城中村的改造,大概只需要3年、5年时间。可是,由村民向市民转换,虽然一夜之间就可实现,但是其文化层次、生活方式的改变与提升,可能需要很长的时间。”他说,居民的生活方式和思维习惯、思想观念是一个渐变的过程,而某些“乍富”的人因此连工作也不干了的现象,更说明了如何尽快帮助和提高富裕起来的农民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和消费观迫在眉睫。

  实现人和新观念一起上楼

  “有钱有车有豪宅,并不等于你就是个现代文明人。”邢天河认为,如何帮助村民尽快适应城市化生活,尽快建立城市化的人际关系,如何逐步引导村民摒弃小农经济意识及小富即安、乍富即狂等落后观念,需要政府及社会组织的努力,也是每一个正在告别贫困走向小康的中国人要认真完成的必修课。

  他建议,政府还需要把原村民、新社区的规范化教育与管理,提上日程。政府应该加大人力物力的投入,应该在小区建设能供居民活动的区域,让居民通过社区组织开展活动,才能建立起城市化的人际关系。同时,政府有必要设置专门的岗位,配备专业人员,将观念转变的引导、社会活动的组织,纳入到政府职能中。“最终,实现人和观念一起上楼。”“此外,要让居住在城市中的人真正享受到便利、高品质的城市生活,还必须重视城中村改造后的市政配套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等配套设施的建设。”同时,邢天河认为,城中村改造后,原来住1万人的地方,改造后可能住3万人,容积率成倍增加,土地开发强度将非常高,这就给周边地区带来更多影响,比如交通承载力、公共配套等有可能因为高开发强度而跟不上。

  对此,他建议,一定的容积率是要与市政配套容量成比例的,不能是改造后建筑物的容积率很高,而市政配套却跟不上。所以,下一步政府还应该加大对城中村改造的市政配套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投入。(本报记者杨佳薇 李春炜 实习生 张明昊 王雪莉/文)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