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大的农村地区不应该成为被食品安全监管部门遗忘的角落。政府公共服务如何在城乡实现公平,这是一个必须正视的课题。
近日,记者在山东潍坊随机找了一家农村小卖部,发现这里是假劣食品专营店:“德芙”巧克力和“喜之郎”果冻仅售1元,“臭干子”牌辣条,已发霉变质。批发商坦言:“进什么货要看小卖部开在哪里,城里有城里的货,农村有农村的货”。工商表示,农村食品安全管不过来。(新华网2011年8月19日)
其实这种现象似乎一直存在,尤其是那些经济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几乎成了不法奸商们倾销伪劣“问题”食品的唯一选择,毕竟在消费者维权意识日益高涨的今天,在城市或者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农村再销售明显的“问题”食品,不仅会受到消费者的投诉直至抛弃,甚至随时会受到工商卫生等职能部门的查处,得不偿失,除非将“问题”食品做得更巧妙、更隐蔽。但广大的农村就不同了,不仅幅员辽阔,店铺分散,而且整体上农村消费者相对更加贫困,在对食品的选择上似乎更注重于价格水平,加之辨别真假伪劣的能力相对薄弱,如果没有政府职能部门的有效监管,无疑给不法奸商提供了一个倾销“问题食品”的广阔市场。
显而易见目前相当多的农村正在成为政府职能监管遗忘的角落,正如记者调查时当地工商部门所得到的信息,针对一些农村地区“问题食品”泛滥,记者向当地工商、质检等监管部门反映时,其答复大都是有“苦衷”:由于人手不足,检测费用高、耗时长,基层监管部门无鉴定资质等问题突出,农村食品安全“管不过来”。一句“管不过来”,竟然就可以放任奸商肆意无忌、不择手段的制造各种有毒有害伪劣食品来毒害广大的农村消费者,尤其是毒害那些正在生长期的农村孩子们,试问作为当地政府职能主管部门,那些关于“人手不足、检测手段、资质”等借口能掩盖自身的失职吗?毕竟绝大多数销往农村的“问题食品”只需要肉眼就可以很容易的辨别出来,比如通过包装、外观、色相、味道等一系列的目视,绝大多数问题是可以被发现的,至于所谓人手不够,这就很难说了,或许这就要看职能部门的管理人员勤快不勤快、敬业不敬业了,而很多时候我们对职能部门印象更多的是人浮于事、吃喝玩乐,只要没人举报就天下太平,以至于即使在城市里,也经常只是在出现问题被后相关部门才被煞有介事的介入调查和处理。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怀疑,当地工商部门到底是所谓的“管不过来”、还是根本就没有尽心尽力的管呢?
事实上记者正是由于群众举报才来调查,如果群众可以依赖政府的监管,又何必劳记者大驾呢?据记者报道称,对于监管缺位,莱芜、临沂等地一些群众表示不满。“假劣食品被农村孩子当成零食,长期食用,简直就是 毒药 ,严重危害孩子健康。”,农村群众作为消费者,尽管在消费意识上、在维权意识上基于经济相对落后消费水平低下而存在追求便宜忽视质量的自身问题,但显然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信息传递的普遍,也越来越开始对出现在自己身边这些无处不在的“问题食品”可能给农民健康尤其是孩子们的健康带来的巨大危害忧心忡忡,基于这种意识,当然会对政府监管的不力造成农村食品监管盲区而感到不满。
那么当地的工商等职能部门真的就可以用“管不过来”而推卸自身的监管责任吗?显然这有点不作为的意味,其实作为监管部门更重要的是如何采取措施解决问题,至少遏制这种“问题食品”在农村漫延泛滥的势头。比如记者追踪报道的“问题食品”来源,不仅在当地城区存在规模经营的问题食品批发集散地,而且发现了诸多堂而皇之存在的所谓地下“问题食品”生产厂。记者来到潍坊市潍州路600号副食品批发市场。大清早,这里已是车水马龙,三轮车、大货车正装卸饮料和食品,一派繁忙景象,批发商对记者公然声称“问题食品”是专门供应农村市场的。难道当地工商部门真的连批发市场这样的问题食品源头都“管不过来”吗?而且我们看到,根据几位批发商提供的信息,记者很容易的追踪来到潍坊、莱芜等地制作假劣食品的“地下加工厂”,并目睹了那些生产伪劣有毒食品的触目惊心的全过程,一些饼干、辣条、薯片散放在有杂物的桌子上,室内苍蝇飞来飞去,卫生条件恶劣。记者在一家加工作坊的角落中,发现一个塑料桶,闻上去有刺鼻气味。经询问后得知,这竟是农药“甲胺磷”。加工人员说:“甲胺磷能提升食品的口感,吸引顾客购买,只要控制好用量食用后就不会出问题。”,有黑心老板大言不惭的对记者声称“产品质量绝对过硬,肯定吃不死人”。天呵,吃不死人都成了农村的食品标准,岂不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