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以来,随着科学发展观的确立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大历史任务的提出,在“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指引下,支持农村教育发展成为现阶段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政策指向,也成为城市支持农村的重要内容与使命。
实施支持农村教育发展的政策
一系列支持农村教育发展的政策正在大力实施中。从总体上看,我国支持农村教育发展主要体现在三大方面:财力支持、人力支持和技术支持。财力支持的主要政策包括:加大对农村地区尤其是贫困农村地区转移支付的力度,保障农村义务教育的免费实施;对农村地区中小学办学条件的改善给予财力支持;对农村职业中学学生普遍实施学费补助和对普通高中家庭困难学生实行补助;拨付专项资金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拨付专项资金,实施“国培计划”,重点支持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等等。就人力支持而言,主要政策为:建立城乡教师双向交流机制,鼓励城市教师尤其是优秀教师定期到农村中小学任教;鼓励大学毕业生以志愿者的方式到农村任教;重新试点免费师范生教育政策来为农村培养新型合格师资。技术支持的主要政策是支持农村中小学配备信息技术教育设施和努力推进农村教育的信息化。此外,国家还通过启动种种专项工程支持农村教育发展,如实施“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东部地区学校对口支援西部贫困地区学校工程”、“大中城市学校对口支援本地贫困地区学校工程”、“中西部地区农村特岗教师行动计划”等等。
农村教育的发展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新的重视与加强,支持农村教育发展的政策实施已产生积极成效。农村九年制免费义务教育在全面推进,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的新农民培训和服务于城镇化发展的转移劳动力培训在大规模展开,农村“三教统筹”和农科教结合被赋予新的内涵,有着新的发展,农村学习型社区也在积极探索与建构。概言之,新世纪支持性政策的实施正在有力地作用于农村教育,促进着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支持农村教育发展已成为新世纪我国教育发展的一道亮丽风景,对于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均具有积极的价值与重要意义。
在充分肯定农村教育发展政策的积极作用与成效时,也应该看到其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与障碍,突出表现是政策实施的不平衡。一是支持性政策实施的地区差异。尽管对支持农村教育发展已达成普遍共识,但在政策实施的过程中,还较严重地存在着省际之间和省内不同地区间的差异。例如,义务教育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和预算内公用经费以及农村教师工资收入的地区差异明显。二是支持性政策实施的类别差异。例如,对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支持力度普遍大于对农村其他类别教育发展(包括学前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的支持力度。三是专项支持性政策实施的不平衡与持续性问题。如城乡对口支援政策的实施,城市优质教育资源流向农村的实际状况不尽相同,政策实施效果也有堪称优良与不尽如人意之分。“中西部地区农村特岗教师行动计划”的持续实施遇到制度性瓶颈。
“反哺”与补偿才能真正促进教育公平
如何更好地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这是未来五至十年中国教育发展需要继续攻克的难题。对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有着新的政策宣示和要求,突出体现在将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现阶段促进教育公平的关键是促进城乡教育的公平发展,重心是继续支持农村教育的新发展。鉴于此,《规划纲要》凸显支持农村教育发展的政策精神与举措。全面落实《规划纲要》已成为当前教育系统的紧迫任务,正是从贯彻落实《规划纲要》的紧迫性出发,支持农村教育的新发展需要有更切实、更有效的政策行动。
为了更好地支持农村教育的发展,还需要从思想层面上继续深化对为何要支持农村教育发展及如何支持农村教育发展的认识。首先,支持农村教育发展是现阶段乃至未来一段较长时期内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强化的历史使命。缩小城乡教育发展差距,促进教育公平,不能不加大对农村教育发展的支持。这种支持,乃是基于对过去数十年间农村优秀教育资源相对匮缺的“反哺”与补偿。唯有这种“反哺”与补偿,才能真正促进教育公平,进而促进社会公平。其次,支持农村教育发展需要确立系统的支持观和农村教育发展观。所谓系统的支持观,是指支持农村教育是国家战略,是各级政府的责任,为此需要有一种系统整合的支持思路与观念。这种支持,既需要来自城市,也需要来自农村;既需要来自政府,也需要来自社会。尤其需要强调的是,支持农村教育发展决非仅仅让城市教育带动农村教育发展,或通过“捆绑式”或“兼并式”的方式实现农村教育的发展。就某种意义而言,支持农村教育发展,更需要将重心放在支持农村教育自主的、有特色的发展方面,从而有效地促进农村人力资源的全面开发和农村人口素质的全面提高。所谓系统的农村教育发展观,是指今日的农村教育寓农村学前、义务、高中阶段教育和职业、成人教育于一体。支持农村教育发展即支持农村各级各类教育的统筹和协调发展。归根结底,是支持农村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和学习型社会的形成。再次,支持农村教育发展,需要建立一种促进农村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这需要在设立各种各样的实验项目和专项工程的同时,认真思考如何以更好的制度设计,保障对农村教育发展的支持能够旷日持久、扎扎实实地向前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