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9月19日
星期四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政府信息公布要跑赢47号假文件
时间:2011-08-16 09:34:53  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沈彬 

    47号文件是假的!

    前天,央视还在报道国税总局调整年终奖征税规则,避免“多劳少得”。昨天,国家税务总局就在官网紧急辟谣:有人盗用国税总局名义,对外发布了《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修订个人所得税若干问题的规定的公告》(2011年47号)。此前,这则假文件已“疯跑”了至少两天。(相关报道详见本报今日A2、A3版)

    事实上,在《个人所得税法》修订之后,国税总局于7月29日公布了《关于贯彻执行修改后的个人所得税法有关问题的公告》(2011年第46号)。46号文件是“真李逵”,47号文件是“假李鬼”。假文件标明的公布日期是7月31日,但国税总局网站上并没有这个文件,不过“47号公告全文”,却能在一些法律网站上找到。

    在记者的查证中,最先报道这份“47号文件”的很可能是广东某媒体,13日其发表题为《年终奖个税计税方式将修改避免多发1元多缴2万》的文章称:国家税务总局日前制定并发布的《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修订征收个人所得税若干问题的规定的公告》(2011年第47号)中提供了两种年终奖所得的计税方法。之后,包括央视、新华社在内的众多媒体,都在不同程度上转发了这篇报道。

    细究之,“47号假公告”是篡改了国税总局1994年89号文件。真实的89号文件被移花接木,加入两段对各种名目奖金、年终奖征税的内容,成为“47号假公告”。且篡改的内容行文尚属专业,掺在真文件中,足以鱼目混珠。

    这是一起近年来罕见的新闻乌龙。目前尚不清楚谁炮制了47号假文件,伪造政府文件者必须被追究法律责任。但还有谁该对这起乌龙事件负责呢?

    首先自然是媒体把关不严,有人会问:何以记者会相信未出现在政府网站上的假文件?这自然与记者识别、考证能力欠缺有关。然而要杜绝此类问题发生,也得谈谈政府信息发布迟滞的老问题。本来网络技术的运用,大大提高了信息传播效率,大大降低了公民获取信息成本,但一些政府部门却吝于及时、充分公布信息。

    以最高法的《关于审理政府信息公开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为例,这个司法解释是去年12月13日通过的,公告上的公布日期是今年7月29日,但8月13日才在《人民法院报》上全文公布,15日该内容才登上最高法的官网,而该司法解释已于13日正式施行。吊诡的是,这个司法解释是关于“政府信息公开”的。

    政府文件“公告公布”与“实际公布”间存在时间差,让公众知情权“贬值”。如果说最高法能在施行当日公布,不算“迟到”的话,更有甚者,一些地方性法规当月1日就已正式施行,但人大网站上还未公布该法规,大家只能从新闻报道只言片语中,对新法规“盲人摸象”。

    当“让政府信息飞一会儿”成为常态,在此背景下,那些没有出现在政府网站上的文件,自然会成为考验记者耐性的诱饵。大道消息畅通,小道消息才没市场,这个教训是媒体、政府都该记取的。

    就事论事,国家税务总局网站的信息更新,还是很及时的,文件中的“公布日期”基本就是上网日期,做到了“零时差”。虽然信息公布“零时差”,但辟谣却未能“零时差”。8月13日(上周六),47号假文件的报道见诸媒体,但国税总局辟谣却在8月15日(周一),谣言至少飞了48个小时,正由于辟谣不及时,包括央视、新华社在内的媒体,才会转载乌龙新闻。

    对控制谣言,国税总局本可有所作为。就在乌龙新闻见报当天——8月13日,早报记者联系国家税务总局以求证“47号公告”,但却无人接听电话。

    适逢周末,相关人员需要休息当然是客观因素,但谣言传播时间过久造成的负面影响也不可不察。上半年中国财政收入增速不仅跑赢了CPI,还跑赢了工资增速,甚至跑赢了GDP,是GDP增速近三倍。纳税人支付了这么多税款,有没有权利要求国税部门更快反应,让政府的辟谣追上谣言呢?

    就在国税总局辟谣当天,《人民日报》刊文探讨了网络时代政府回应舆情的法则——“回应法则第一要快,第二还是要快”。公众期待政府对舆情的回应能跑赢谣言。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