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城市压力增加
时间:2011-08-08 15:50:49
吉林省长春市则将创建“健康城市”作为治疗“大城市病”的一种选择,力争到2012年,使市民健康素质、环境健康水准、社会健康评价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而江苏省江阴市、河南省平顶山市等一些地方政府则把“幸福指数”纳入到了对当地官员的政绩考核中。
杭州市自2008年5月推出城市免费公共自行车后,许多公共自行车的“寿命”大大缩短。但有专家认为,把公共自行车骑坏了,从某个角度讲是好事,自行车的负荷越重,说明开车的人越少。浙江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冯钢指出,自行车成为“免费午餐”,是治疗城市病的一项有益探索。
在中国东部,近年来还出现了一些人把户口从城市反迁回农村的“逆城市化”现象。专家分析,“逆城市化”有助于解决城市空间压力等“大城市病”。
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关于“十二五”的规划建议提出,城市规划和建设要注重以人为本、节地节能、生态环保、安全实用、突出特色,强化规划约束力,加强城市公用设施建设。
中国社会科学院《2010年城市蓝皮书》预测,大约在“十二五”中期,中国城镇人口与乡村人口将首次持平。对传统农业大国而言,这是极其深刻的变革。从这个意义说,有了和谐城市,有了宜居城市,才有国民幸福。
而中国建筑科学院原院长王有为则建议,各地在构建“绿色城市”中要走本土化之路,根据当地气候、环境、资源、经济和文化等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利用当地资源建设“绿色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