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水平”不能简单等同“城镇化率”
7月25日,记者采访了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蒋永穆。蒋永穆就 “两化”互动背景下解读了 “城镇化”,他认为,根据城镇化发展规律,城镇化进程分为三阶段,目前我们基本处于城镇化中期阶段。而从世界经验来看,这正是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要突出工业化的带动地位,因此我们提出了“核心在工业化,依托在城镇化,关键在互动”,就是要明确以工业化为核心,并强调“业”的成长要有“城”的依托,因此要“互动”。
在这当中需要打破一个误区:不要简单地认为城镇化率就代表城镇化发展水平。同样,工业化率高并不代表工业化水平高。举例来说,资金密集型产业多的地区就没有劳动密集型产业多的地区工业化率高,但却可能工业化程度更高。在城市发展进程中,一二三产的结构是按照“倒金字塔”向“正金字塔”变化的过程,城市越发达,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就越高。因此,当服务业比重较大、三产协调发展时,也就是城市进入“两化”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时期。
“产城一体”要因地制宜
蒋永穆说,过去有了工业,城镇被动地自然形成。现在讲“两化”互动,强调了主动谋划的重要性。
理解“产城一体”,把握产与城之间的距离远近,跟当地主导产业有关。射洪沱牌镇产业园区和城镇完全实现一体化,青白江生态立区实现 “产城一体”,乐山旅游产业也可以实现“产城一体”。但类似冶金建材、纺织化工等产业,就需要做好城市功能分区,有距离地实现“产城一体”。
从“消费拉动”角度思考城镇化
用一组简单的词语来描绘“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就是工业化是供给,城镇化是消费。
在保障“供给”的同时,不能忽视消费拉动。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很多二级城市居民都会到区域中心城市购物消费,这就说明这些“城”中的消费动力不足。
扩大消费需求和城镇化进程密不可分,城镇化对拉动消费将起到很大作用。在推进城镇化的背后,不仅隐藏着巨大的内需扩容空间,也是城乡二元化体制的一个分拆与重塑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