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4日
星期日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提高城市抗灾能力 东南亚国家重视灾害预防
时间:2011-07-14 09:36:17 
    大家可以看到东边是印度洋的次大陆,之后大陆受到挤压,它向四川盆地进行挤压,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反向的挤压系统。同时一般来说这是地壳运动的趋势,我想大家也知道在它的中部造成了地壳的断裂,之后我会介绍一下,为什么说断层会造成断裂呢?我想大家也可以看到这个地区的地形图,红色的是高震区或者是震中。同时在来自于东南和西北两边进行相对的挤压。所以说你可以大概的看到震中是在地下200公里左右,它主要使得断层向东部延展。

     同时还有第三个断层是西北部,当然它没有断裂,同时现在有一些担忧,有时地震学家会说它会不会产生平行的断层。从这张图我们可以看到中间是最主要的断层,旁边是第二层、第三层,也就是说它都会带来地理很大的压力。四川的地震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很少能看到大陆内或者内大陆有大型断层的运动而造成的地震。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这张图片,这是一个团队在四川地震研究所照的照片,他们这个团队花了三个星期研究地理上的断层,在断层当中平均有200公里经常有三到五米的断层。同时这个断层向西的方向转移了大概几米的范围。也就是说地震地表会向上升起左右摇动,它是美国最有名的一个对于地理研究最有经验的专家,他说地震就是先把山拔起来推到一边去,简单来说就是这样的运动。当然这种反向的运动你可以看到这张图当中,这是北川附近,显示的断层其中有一部分就是我们所说的条状的断层,他们水平的来进行移动。

也就是说在地震当中有非常复杂的地壳运动的情况,比如说有一部分的断层。不同的断层还有不同的运动方向,所以可以看到这个图是很特别的,从这个当中可以看到其中在公路旁边照的照片,同时他有一个地表的上升,在上面的这些家庭你可以看到被完全的摧毁了,它的屋子在断层上面那一部分被摧毁了。

下面我想介绍三方面的经验:

第一,地震是无法预期的,主要是两方面的原因。在南部有一个断层,而且这个断层向东部转移,大概每年有十毫米的移动。也就是说每年有十毫米断层在大陆当中移动,所以在这个断层当中有更多的压力。根据历史上大地震的研究大概是每两百年由于这种移动会带来大的地震,对于地理学家来说,它们会在地壳上造成九十公里的空缺。也就是说,它在断层当中积聚了大量的能量,中国有很多专业学家一直在关注这个断层。

第二,断层是从东南向西北移动的,也就是说它形成了断层当中的V形断层。咸水河它的速度是五倍,所以可以看到它的有两个断层,他们受到地壳的强烈运动。在这两个移动断层当中它们承受了更多的压力,大家可能会想是不是指断层聚积了能量呢?但是他们发现汶川的地震震级是8.0级,在低纬度每一万年发生一次。也就是说你很难事先进行预测,他们在这方面研究过20年,他们最近也出版了文章就是在GSA,他说没有任何的一点迹象能够表明会出现这样一个大的地震。在低纬度的断层发生的地震主要是由大陆的地壳活跃性所造成的,所以我们会带来第二个经验或者是教训。

换句话说,地震根据现在的技术是不能够预测出来的,可能就像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一样,前面的发言人也介绍过了,就和唐山一样没有在地震前一天出现非常强烈的预测或者是前兆等等。同时,一种非常比较可信的地震方式可能是你可以根据之前的前兆或者是信号来看,现在对于预测的科学来说实际上它是我们在中国一直努力做的。同时我们正在掌握地震的信号,比如说一些前兆、先兆等等。我觉得会出现两个先兆可以预测,比如说在汶川之后我们根据媒体的报道,当然就是发生地震之后你可以回顾,你想一下历史首先在汶川地震之前一个小时,当时卫星测到了在汶川上空颗粒物的下降,这主要可能是有大量能量的积聚使颗粒物减少,当然也有人这是地震的前兆,当然我们不能说地震的发生以及空气当中颗粒物的衡量有必然的联系。

在地震之前他们报道过有一些非常奇怪的现象,比如说像地震前几天四川有一些村民会说,有一些青蛙、蟾蜍在路上爬,有上千只。人们可能会说这是什么动物搬家或者是其他的方式,但是因为春天的时候蟾蜍经常从山里面搬到水塘里面等等,所以说可能对于村民来讲,他们觉得这是不是地震的前兆或者是地震的信号,就是说蟾蜍搬家。但是对于研究人员来说,他竟然说从地理上来说你不能把地震和动物的搬家必然的联系在一起。

第三,重建必须要建立在最新的风险评估基础之上,比如说现在我们花了很大立起来看原来一些地图,以及重新测定这些地图。根据现在我们对于四川地理的了解来进行测定,所以现在这个方面已经下了很大的力气在做。同时现在我们已经提出了一个初步的地区地壳的活动图,将来还会有更多的信息补充进去。

我觉得我们必须要考虑到一点,就是它破坏的程度。当然不仅是说来自于地壳本身的运动,还有包括建筑。我在四川地震之后在四川呆了几周,我当时看到了整个地表上的建筑有很大的破坏。同时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你可以看到北川的图片,我想很多人都已经看到了,它从很多渠道看到,你可以看到地壳的运动确实使北川的建筑遭到了破坏。但是它这种地表的变化也带来了很大的变化,比如说像地表的山的泥石流等等,所以你可以看到由于山的变化,由于地表的变化也对于北川造成了巨大的破坏。所以不仅仅是说一个地震,不仅仅是根据地壳的振动,而是要考虑到地表自然的景观等等。会不会有很多毁林破坏,会不会有很多生态系统的破坏,这些在将来重建的时候都要考虑进去。

四川政府将在三年之内做这方面的工作,刚才前面的发言人也介绍过四川在这方面的速度也很快,希望人们能够从暂时应急的住宅棚里面搬到正式的房子里面。但是我觉得中国的媒体有很多这方面的讨论,有哪些区域现在不安全,中国政府决定把北川进行异地重建,我们必须要记住一点地震在地区当中的程度是非常罕见的,可能是几千年之内四川地区不会再发生地震。也就是说对于人们进行异地重建,到其他的一些地区,你选择的异地地下还可能有活动的断层等等,将来根据四川发生的地震你预测周围有潜在发生的地震区域,同时把地震当中所受灾的高纬度的地区转向成为低纬度的地区。

[主持人]:谢谢!《科学》杂志实际上对于地球有很好的观测,但是现在还没有正式说青蛙可以预测或者蟾蜍可以预测地震,但是我希望将来你们有更多的研究。下面我们请毛其智教授他介绍汶川大地震从中学到的东西。

李开发转国际城市抗灾减灾及灾后重建论坛实录:(二)

[毛其智]: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大家早上好!

对于大部分的中国人来说,我希望我可以用中文来介绍,而不是用英文来介绍。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汶川大地震我们从中学习到什么》,我来自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在这短短的十五分钟内我希望有三点和大家讨论:

第一,简单的回顾一下这次地震。

第二,我们现在有的一些经验和对策。

第三,关于灾后重建,我们现在在思考着什么。

首先,大家来看看这次的汶川地震,刚才的发言都多多少少的涉及到了汶川的地震。但是他们都是从国外的专家角度来讨论的,这是我们中国政府和科学家对我们类似汶川地震的一些认识。地震发生在5月12号下午14点28分,它的涉及范围很广。所以我们说虽然它发生在四川省这震中,但是我们说汶川地震它涉及了许多省份。这是小小的动画可以反应出来在地震开始的时候强烈的地震波是怎么样传播开来的,汶川地震是一次我们叫做低速率、长周期、高强度的地震,特点是能量积累慢、复发周期长、影响范围大、破坏强度高、次生灾害严重是一种值得重视和深入研究的新的地震类型。

这是另外一个来演示地震发生的情况,它的机理表明南段叫做逆冲,破裂面是从汶川面开始以每秒钟3.1公里的平均速度向北偏东方向传播,破裂过程总共持续120秒,能量主要在前80秒释放,震源深度14公里,有多种对地震的预测。开始中国预测是7.8级,后来西方预报7.9,后来最后确定8.0。我们从直升飞机看到的映秀离震中最近的地方路、河、山毁坏的情况,这也是非常著名的汶川从直升机上拍到的情况,堰塞湖堵塞了大概800米的宽度,巨大的堰塞体使得北川的县城面临空前的危险,但是这些都已经过去了。

这是汶川县县城灾后规划图,清华大学已经在这里工作了两个月。表面来看这还是比较完好的,因为这个地区认真的进行了防震的设施组织和安排,所有的建筑都是按抗震标准设计的。但是由于这次空前的大地震建筑结构遭到了空前的毁坏,所幸的是在县城基本没有人伤亡,这是我们取得抗震救灾的成果。

震后出现最大的问题是余震,这也是到目前为止已经出现了17000多次余震,而且还会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最大的余震强度达到6.4级,上面这个图展示余震的频度,而且余震的范围比地震的断裂带还略长一些。所以说汶川大地震是我国经历一次强度很大的地震,到昨天为止已经造成了69000多人遇难,但是总体来讲人员伤亡惨重、房屋大面积倒塌、次生灾害多发,所有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遭到了严重的影响。地震之后展现在世界面前的是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紧急的救治,从解救被困人员、加强震情检测做好对外的宣传报道得到了世界的公人。同时目前正在抓紧救治伤兵员、安排灾后群众生活、全面加强卫生防疫、做好灾后重建的各项前期工作。但是这次范围如此之大,这是温家宝总理在察看影响范围图,范围之大、灾害之重是空前的。

所以从5月23号起国家就成立了灾后重建规划领导小组,5月28号规划组在北京开会讨论了国家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规划的工作方案,会议要求在三个月内完成灾后恢复重建的总体方案,方案分为前三年、后五年两部分。前三年主要是重新建设物质环境的建设,这样的话它叫做做好三个评估,做好总体规划和九个专项规划,以及八个政策研究。

前两天国务院又召开了新的一次指挥部会议,研究了真正的受损和恢复重建的范围,这样的话把汶川等十个县真正确定为极重灾区大约有364万人,其余41个县被列为重灾区,一般的灾区达186个县市区,会议确定只有极重灾区和重灾区这两部分才作为灾后重建国家规划的范围。在这个里面人口分布的情况在这张图上都表达出来,整个十个重灾区区县大概有364万人,而与此同时科学研究工作在加速,在6月19号中国地震局灾害防御司和规划司共同修订了中国地震洞参数区划图,这个就是修订过的区域的地震,在这个里面新的地震分类把传统的地震烈度分类四五六七八做了新的更详细的区别,特别是在七级烈度和八级烈度的时候做了两个等级。

在这张图里面我们可以看到像北川、汶川、冒险等等八度弱一点,最深的红颜色基本上是在甘肃北部地区,而青川、理县更广阔的成都平原这个区域都是七度若或者是六度的范围里面,这个就是我们现在重建规划的最基本的依据,就是这张图。

看看我们的经验和对策,中国的一个传统是人定胜天,但是面对重大自然灾害尊重自然是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我们世界上每天在发生很多的地震,规模很大。这是美国地震合作研究所实时在预测世界各地的地震情况,而关于地震的预测虽然科学上已经有了一定的进展,但是以旧金山地震为例,它从1906年7.8级到1989年6.9级中间停滞了一段时间,目前看来在今后的20年左右很有可能还会发生6.7级以上的地震,这个就是目前我们地震科学对于远期和中期的地震发生有相当好的预测能力。但是对于近期特别是临震的预测能力目前还非常有限,地震造成的人们的生命财产损失直接来源于建筑,这张图片是阪神大地震之后建筑破损率与建筑年代直接相关的关系。我们可以看到主要的破损都是早期建筑的房子,这个经验我们这次也充分的表现出来了。中国在1970年年代、80年代、90年代和2000年之后分别制定了不同的建筑抗震的建筑标准,这次看来如果采用我们最新制定的建筑抗震标准的话这个房屋基本上都可以抵御现有的地震灾害。

第三个经验来自中国,这是唐山地震,唐山地震前、唐山地震后和地震之后的重建开始,两个月之后的地震棚。我们可以看到人民群众古土难离,他们只要有一线希望不愿意重新选择其他的地方。而事实上对于中国这样人口密集的土地资源非常紧缺的区域,我们也不可能很容易的为这么多地震灾害的群众重新找到一些新的安置的区域,而最大的可能性还是就地安置。但是要认真的、科学的、合理的来安排他们的未来,从规划的角度应该充分认识到地震活动在一些区域里面还是剧烈的进行着,而地震科学已经将中国地震灾害的危险性区划已经清楚的表现在我们的地图上,这里面的红颜色和浅红颜色表现着特重度灾变区和重度灾变区的区域,包括我们所在的北京市在内,我们在今后几十年内都很有可能遭受到重大地震灾害的侵袭,在这些地方的建设我们要特别的小心。同时,我们已有对灾害预防的经验表明,如果从人员的死亡角度来说地震灾害是最严重的。但是中国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国家,如果从各项气候灾害和其他灾难结合起来气候灾害更大一些。所以我们要从两个方面共同考虑中国的减灾立法的体系,在方方面面做好防震减灾和抵抗自然灾害的工作,仅仅以这一次我们汶川地震来说,我们首先应该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的要求,做好以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防震减灾工作,在各个区域里面该设防的设防,该规划的规划,该保护的保护。最近中央政府要求重新修订防震减灾法,我已经收到了最新的文本,整个法律增加了一倍。从四十几条差不多增加到九十几条,从六章增加到十章,主要增加的部分是防震减灾规划工作以及相应的防震的工作,可见规划工作之重要。

另外,我们从去年开始也实施了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目前所有地震洞风值加速度地震基本烈度为六度以上的地区,都要编制城市抗震减灾规划,我们有三句话作为最基本的标准,当遭受波余地震影响时城市工作正常,城市的生命线系统和重要设施基本正常,一般建设工程可能发生破坏但基本上不影响城市整体功能,重要工矿企业能很快的生产。当遭受地震影响使城市功能基本不瘫痪要害系统和重要系统不遭受严重普通,无重大人员伤亡不发生严重的次生灾害。或者更简单的来说对建筑来说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这样的话就是我们现在的抗震防灾的规划建设标准。同时这个标准和这个要求也列入了从去年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目前我们的抗震防灾规划主要按照城市规模重要性和城市的要求分为甲乙丙三种编制模式,一般来说位于地震烈度7度及以上大城市都要编制甲类模式的抗震防灾规划。中等城市和位于地震烈度六度地区的不应低于乙类模式,其他的按照丙类模式编制,对于北京来说特别开始规划北京的一些城市应急避难所,各种设施逐步在避难所里面安置,这个例子是位于北京旧城的背面元大都遗址公园已经建成的避难所,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看看。目前的问题是我们已有建成避难所的数量和规模还远远不够北京市已经有了1800万人口大城市的需求。

最后是几个灾后重建的建议:

建议一:灾后重建工作要严格遵守国家的规范和标准,我们已经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科学界、工程界多年的工作,我们有了各种的法规和规范,从城市到乡村。但是中国目前的情况还是法制不健全,有法不依、违法不究的情况促使了更大的灾害造成。

建议二:灾后重建规划工作要循序渐进的进行,一步一步不能够打乱正常的恢复重建的秩序,包括提出震区的地址灾害潜在危险性现场勘察,这个将在今后国家地震局大规模调研上完成,灾后重建临时安置规划,这个规划已经基本完成。但是在实施过程中还要不断的调整,其中目前对于异地安置模式,投亲靠友的模式研究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建议三:大量的建筑物设施在地震中损害以后是可以修复的,这些修复工作要及时跟上。

建议四:在灾害原地原址重建,各国有许多的经验,今天我们也听到了很多。

建议五:灾区的区域发展和城镇体系布局。

建议六:有可能考虑到在新一轮城乡规划之后若干灾后新城建设的设想,但是这个应该放到一个中长期的位置。

最后,目前国家正在多方面的综合改革和新农村建设,这些工作应该同步和灾后重建规划一起进行,生产自救重建家园,面对当前重重困难将救灾改为扶助在全国人民大力支持下提倡用大量的捐款善款重建恢复重建的工作岗位,鼓励灾民快速就业是当前的急需。将抗震救灾不仅仅作为一个经济和物质环境的建设,而作为一项综合的社会工程。它恢复的不仅仅是家园,而且是社区。实事求是的评估灾区的环境容量和综承载能力,需要更多的科学研究和国家支持。总之汶川大地震是人类历史上一次重大灾难,应全面深入总结各方面的经验教训,并欢迎国际上各种类型的技术合作,我们要把这次灾难也作为我们中国人民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宝贵的财富,用我们全国人民的力量尽快的恢复重建,建设我们更美好的家园。

谢谢各位!

[主持人]:非常感谢你的信息量非常大的发言!能不能给我们看一张片给我们展示你们所做的努力以及一些新标准,这些标准会得到改进。你的观点认为明天和后天的灾后情况觉得怎么样呢?

[毛其智]:余震的频率已经降低很多了,所以安全问题是可以保证的,所以大家不用跑开,继续坐着考察就可以了。

[主持人]:下面发言的是阙维民教授,他是北京大学世界遗产研究中心的。

李开发转国际城市抗灾减灾及灾后重建论坛实录:(二)

[阙维民]:非常高兴今天上午有机会跟大家交流都江堰市灾后重建规划的一些设想,首先我表示悼念也表示敬意。我今天要讲的是三个方面:

第一,都江堰市城市发展的基础。

第二,都江堰市城市演变的背景。

第三,都江堰市重建规划的遗产观念。

我们知道大家在做事之前一定要做文献追随,尽管任务非常重,但是我们还要做文献。首先从历史的典籍开始做起,我们可以找到历史的文献,都江堰的三个邦制,我们还可以找到一些著作,这些著作对我们的重建是非常有用的。我们对在前一些论文的调查,我们找到从1979年到2008年一共查到890篇以都江堰市为专题的文献,其中对重建规划有用的是79篇,生态17篇、产业产品11篇、文化10篇。所以灾前对都江堰市的研究是以旅游、生态、文化为核心专题的。

我们再看看历史的背景,这是一幅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全国图,都江堰市在成都盆地的西北。别小看这一点地方,它对中国的文明是非常关键的一点,我们可以看到城市的发展有两条线,一条黄线是高山与盆地的交界,这条绿线是岷江,这是原来秦始皇在统一中国前在这里建立它的基地,然后我们知道有三星堆遗志,成都市有金沙遗志,这样的古国文明都是由都江堰市所形成的成都平原,它作为经济基础。秦始皇在公元前333年统一了它之后才有它的经济实力,才派李斌坐都江堰,有了这样的基础才能形成我们中国大国的统一,所以这个地点是非常重要的。

早期的历史在秦国之前它有很多的先王,这些先王一代一代传下来。我们知道都江堰是李斌造的,但是这个观点是错的,在李斌建之后它就有一个叫做开明,他已经做了,这说明在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前李斌造都江堰之前已经有了早先的历史。建置延革唐五代宋元明我们都可以有一个建制的表明,这说明在都江堰市的范围内有五个,这说明历史上有它形成的根基,这是不矛盾的地方。我们知道都江堰市在历史上非常重要,我们看到这是城隍庙,每一个县城里面都有,这个建筑非常漂亮,我们还可以看到大门,这是人民医院,这个医院在地震中被震垮了,所以在城隍庙这里可以看到。

我们可以看到都江堰市投资发展,再过来是1981年到1990年,在2000年已经发展的很不错了。所以都江堰市它的城市发展有两个特征,所以我从这边进行规划,同时我们也发现在都江堰有一些古代的历史。这个是民国时期的一个图,这个地图大家可以看到这是它的古城墙,这边是当时的水路,所以大家可以看到这是城墙,它也是其中的一部分,这是我前两周拍的图片,这个是传统的建筑,这个是在地震之后的建筑。

现在我们仍然可以发现,它看起来比较像传统的建筑风格,这个是五十年代的时候拍的图片。这个是由当时英国的传教士在1899年拍过最早的图片,现在这里已经受到了破坏。当然不是在地震当中受到破坏的,大概在四十年以前这块就被破坏掉了。这个是最为重要的,在山边四川盆地旁边,这个是非常重要的桥叫做双锁桥,但是我们可以看到现在仍然有廊道桥,就是在都江堰灌溉的系统当中旁边。

刚才我介绍的这些就是都江堰市一个重建的计划,这个城市本身怎么样呢?这个城市其实有很多名字,我们可以看到这里列出来有很多都江堰的俗称。但是我们说它首先是一个世界文化遗产,我们知道都江堰是一个世界文化遗产。它有一个生态,它也是旅游胜地,再一个也是人居,这四种类型我也列出来,它们是在世界遗产当中,也列为最适宜旅游城市。

之后我们可以把它进行不同的分类,首先第一个它是世界遗产的旅游区。第二个它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城区,有一个古城区。还有像酒店、旅游、购物区、政府办公、居民居住区,还有一个是新建的区域。同时现在我们还留出一部分空间进行现有工业的发展,都江堰市仍然会有一些工业。但是这些工业有些是不利于世界遗产保护的,所以我们在规划的时候要减少都江堰市工业的功能。它的建筑我们可以看到其中有一些城墙应该进行重建,同时还有一些古的建筑也是需要建立起来的。因为我列的这些都是中文,这是都江堰的旧址。所以对于我们的规划来说,我们认为有些人应该搬出都江堰古城区,这样才能减少古城区人口的密度,同时把它的转向这边,刚开始是他的一个县城所处的位置。所以这个位置它可能在建筑的时候就会有一些基础。

另外一点是城市的发展支持的企业或者是工业,比如说它可以支持当地的生态,世界的遗产,同时我们要根据世界遗产保护的规则来做。同时我们也会发现在有一些城市当中现在就像一个扇形,它的交通线都是集中于一点的,所以对于交通来说它有时候非常挤,所以我们希望把周围的区域也能够开发利用。

因为这对于将来的建筑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我们事先很早来进行命名,所以我们必须要进行预先的规划。同时还要在灾难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历史上这个城市它会遭遇像洪水跟地震是一样的。比如说从1937年到1986年在过去的五十年当中,洪水大概有26次,也就是说每两年要发生一次洪水。所以我们负责关注于地震,同时还包括像洪水,这个是我非常简单的介绍,谢谢!

[主持人]:非常感谢!刚才设备出了点问题,谢谢你刚才的介绍。政府应该投入很多的钱,然后走开,当然我不知道银行是不是也是这样的。下面我们的发言人是来自于银行的Ede  Jorge  Ijjasz  Vasquez,他介绍一下灾难的恢复。

李开发转国际城市抗灾减灾及灾后重建论坛实录:(二)

[Ede  Jorge  Ijjasz  Vasquez]:我当然同意了,希望让政府出钱,然后让当地的社区来做这样的工作。首先我要表达我沉痛的悼念,对在这次地震当中的受害者。我是在地震之后去成都的,同时我也看到了中国政府现在做了很多对于抗震救灾的工作。同时我也看到过有各种类型的灾难,比如说在灾后的重建,建立临时的住宅棚等等。还有包括恢复它的教育体系,包括像复学等等。所以这些都是一些通用的救灾方法,我们作为世行来说,我们和中国财政部一个月之前组织了研讨会引入一些国际的经验。根据不同的灾难我们世行会提供支持,同时在这方面我也总结了经验和教训。特别是城镇的规划和住宅方面的经验都是非常有用的,特别是对于我们这次的研讨会来讲会非常有帮助。

现在我主要介绍一下东亚地区自然灾害,以及一些总体的经验可持续的修复以及重建的框架,以及一些需求等等。这个图表是从世界银行研究中得到的,东亚地区是非常容易受到自然灾害撞击的地区,有红水和热带风暴,中国的GDP增长都受到更多种自然灾害的区域,自然灾害的管理不仅对于经济发展的有重要性,对于人们的生活发展也有重要性。世界银行在灾难运营方面有很多年的历史,我们知道有一个重建与发展世界银行,所以重建是我们中间的名字,我们在六百多个金融过程中都有所参与,而且参与的数额也是很大的。我们在发言里会介绍很多经验,但是有些经验是我们需要记住和避免的。比如说阿尔吉利亚1954年的地震,它的建筑是非常不稳固的。同样1970年在孟加拉国遭受了飓风,它是在人口聚集地偏远的地方,但是那时候人们的居住都需要重建。

我们是建更牢固的房屋,还是关注于大家的生活方式以及经济的发展,我们整个愿景是在重建中哪些部分是比较重要的。我们在论坛中谈到这可能是要花十年时间重建的过程,它有一个非常丰富的文化要进行抗灾。而且是多中心点的城市发展,这样一个路径。关于修复有一些指导性的原则,大家要知道每一个灾难都有它独特的地方。所以我们要及时的进行信息的分享,比如说土耳其或者是其他各大州城市的灾难经验都值得大家分享和互相了解。

下面我们谈一下重建过程中的一些因素,就是一些毁坏和需求的评估。我们交付的是,我们看有多少公路、医院、学校被摧毁了。除此以外我们还要做一些分析,分析具体的灾难程度和具体的需求。同时要确定在政策方面要进行什么样的改变,而且要采取什么样的减灾措施。大家对此感兴趣我们有一个手册是联合国发展署所做的手册,还有在和政府谈话中我们注意到基础设施的建设是至关重要的。我们需要考虑社会的各个方面,还有经济的方面以及损害的整体影响,不同的灾难有不同的组成和灾难影响。我们在下面的图表中可以看到,地震它的影响方面一方面是基础设施,同时也对于生产损失造成极大的影响,这是从巴基斯坦地震所做的经济评估,我想给大家指出让大家感到吃惊的地方。

首先是这种评估要对于在城乡地区的整合不同影响有什么区别,以及哪些行业要参与重建,哪些行业受到了地震的影响。同时也有9%的农业产品受到了影响,在汶川地震中出现的情况是,可能有些地方在国家层面上影响不大,但是在省的影响层面上是比较大的。我们看对于四川省的经济影响是很大的,对于国家来说是可以承受的。修复过程要有一个战略的城市规划计划,在联合国整体的安排中应该说充分考虑环境对大家的影响,有些是多重的灾难。我们要多方面对于计划和规划以及实施要有多方面的参与,要开展上百个会议来讨论最后确认下来计划。

我们的合作伙伴认为也是能够获取灾后重建的成功需要多方的参与,我们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规划的部分,要很好的管理相关的资源。在我们讨论中会看到应该有机会来重新看一下战略规划这个议题,我们看到左边有一个情况,有交通堵塞、市场分散,没有比较宽广的街道,在建设过程当中这个地区利用这个机会有更好的市场街道的规划,我们进行了绿地的规划。同时也要看道路网络的建设,我们看这张图表在地震之前没有很好的道路网络建设,没有一个级别的设置。从右边重建的规划中我们看它的规划就合理多了,很有系统性,这要做很多工作,开很多会议来谈论新的社区应该是什么样子。关于房屋重建工作应该以房主的利益出发,而且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要按照不同的单元来安排,要有非政府组织的参加。

还有一个经验就是他提供了两到三个分期付款的时间来进行资助的支付,同时成立一个材料库进行材料的分配,在整个建设过程中从材料库里面合理安排材料的使用。能力建设也是震后重建关键的一步,在培训中我们可以看到有木工的培训、土木工程师的培训,有关于建筑工技能并且让自主房屋拥有者,让他们泥瓦工和土木工程师监督他们的工作,否则二三期的财务资助就不会到位。农村的房屋也是重建的一个重要部分,在巴基斯坦地震重建中,我们看到这些家庭让他们要加强房屋能力的建设、家庭的建设,要尽可能在原来的地址上进行重建。让地震的受害者尽可能的减少他们其他地方的迁移,由政府出面进行大规模的重建,有时候这种形式是不受欢迎的,要有房主的积极参与。同时要把住房和基础设施的重建密切的关联起来要衡量一下建筑设施,看劳工的工作进展程度要很早的参与工作,这样家庭可以就他的经济进程进行很好的追踪。我们看到有50%的房屋都重建了,100%的家庭也修复了,这是在巴基斯坦地震两年以后的状况。

我想谈一下跨境交叉的议题,包括金钱、资源的提供,我们应该让社区积极的参与这是非常关键的。因为这也能够带来很多社会的关注,在有些情况下社区参与了就减少了社会紧张的状况。房屋的建设有些是修复,有些是重建,同时要考虑性别,有的时候主要是丈夫管,有的时候主要是妻子管,要尽可能的恢复生产,要尽快建立一个现金库来帮助这些需要帮助的家庭,这是一些灾后重建成功项目的关键因素。

我想就我跟大家讨论的土耳其的变化来进行范例转化的机会,这是世界银行给土耳其的资助有一个很大的变化。在过去70%到80%是做基础设施的重建,只有8%放在基础设施以外的。我们给伊斯坦布尔100%用于重建,他们意识到在下面的20年里面还有地震发生,这就是伊斯坦布尔处在地理位置的特殊状况。所以土耳其的状况是新的战略方式让受灾的受害者有他们的参与,让他们积极的参与进去中间进行协调,采取一种期待和预防的方式,以一个更加全面的方式,我就介绍了一下世界银行对东亚地区灾难救助的计划,非常感谢大家!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