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治城市内涝需要“动”在灾害来临前
时间:2011-07-14 09:26:20
6月23日,北京出现了1998年以来同期最强降雨天气,降雨量最大的地区雨量达214.9毫米。
早在22日下午北京市气象台就向北京市政府、应急办、防汛办、交管局等部门做了重要天气决策服务,24日一早,各大网站都刊登了“北京今天傍晚或将迎来今年最大降雨”的信息。 尽管如此,大雨仍然浇透北京。3条轨道交通线路受到影响,大批下班回家的人们被困在路上。网友戏称,“每一个地铁站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积水潭”“每一所房子都是海景房”。
从积水程度不能看出,纵使及时响应气象部门的预警,靠调度抽水设备等一系列措施,也很难从根本上缓解顽疾的城市水患。
因此,我们更应该注重隐藏在“城上工程”下面的排涝防洪系统。城市排水管网的性能及特征对城市暴雨引发内涝的形成、发展及消亡起着决定作用。随着经济发展,城市化改变了原有城市地形、地貌,造成地表植被和坑塘湖泊减少,不透水地面增大。城市扩张使原有的农田变成市区,城外的行洪河道变成市内排水沟渠,水土流失加剧和局部水系紊乱,部份排水管网淤塞,导致城市泄洪能力急剧下降。
笔者认为,高楼拔地而起的同时,城市地下的排水系统也应该被大规模翻修,不能因深埋在地下不易看到而被忽略。
翻阅资料,1996年7月21日,北京暴雨导致机场高速公路交通中断,大量航班延误;2004年7月10日北京暴雨造成至少8处立交桥行车瘫痪达到5小时之多。警钟不断,城市防洪是百年大计。在城市规划中首先就应该考虑防洪工程的建设,要因地制宜的对区域排水管网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并随着城市人口和排水量的增加,改建排水系统。
原中央气象台台长李小泉还建议,不能因为城市开发的逐利心理而牺牲公园、绿地、水体这些公用设施,这是城市防汛的必需品。
放眼国外,近年来致力于大力兴建透水管道、渗水井,开发透水性能好的沥青混凝土路面材料,增加城市绿地和透水地面,这值得我们长期借鉴。
同时,中国气象局多次强调要进行灾害风险管理,《气候可行性论证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城乡规划、重点领域或者区域发展建设规划”、“重大基础设施、公共工程和大型工程建设项目”等与气候条件密切相关的规划和建设项目应当进行气候可行性论证,了解了可能存在的风险才能从源头杜绝灾害。
临阵的枪要“磨”,但充其量只会扬汤止沸,“动”在灾害来临前,防患于未然才能釜底抽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