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北京一市民自费实验垃圾分类处理
时间:2011-07-13 21:15:56  来源:新华网  作者:赖臻 

  新华网北京7月13日电 小房子酝酿大“革命”?——北京一市民自费实验垃圾分类处理

  本月底,一个名叫“绿房子”的垃圾分类处理项目,将在北京小汤山地区的300幢别墅、600个回迁户和一个中型农贸市场内进行试点。据悉,这是一位名叫黄小山的市民自费十多万元建成的。

  普通市民缘何有此大手笔?这个项目又是怎么运转的?能否达到垃圾分类处理的初衷?居民们会不会由此养成良好的习惯?新华社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14万元建垃圾分类“绿房子”

  从北京城区向北驱车近50公里,在一个名为纳帕溪谷别墅区的后门外,一座20平方米的草绿色房子跃入眼帘。

  一扇对开的门,两面推拉的窗,看似平常的彩钢房,内部却是另一番景象:一处屋角摆放的一张老板台大小的操作平面上,分布着7个直径在30厘米左右的洞口,所有垃圾桶对应洞口的同时,也被固定在一个移动的滑板上,可以随时完成转移、运送。脱水机、粉碎机等处理设备在另一侧整齐摆放,排气扇、污水排放管等辅助设施也一应俱全。据悉,“绿房子”从筹建到完工历时8个月,最后的调试将于近日完成。

  黄小山告诉新华社记者,“绿房子”完全由他一手设计。按照设想,该项目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居民们把生活垃圾集中到这里,织物、塑料等固体的、可回收的垃圾直接进行分类,汤汤水水的垃圾则先甩干再打碎,继而根据回收价值分拣,剩余的垃圾最后与焚烧厂、填埋场实现对接。

  据介绍,志愿者将对所有收集上来的垃圾进行解剖,每包垃圾总重量有多少、装的东西各是什么、分别有多重、有哪些具有价值的物质等,“就是想准确衡量一下,每包垃圾可以创造多少资源和财富。”黄小山说,将对相关数据进行登记和分析,最终结果将呈交给北京市市政市容委。

  黄小山表示,目前已有6个环保组织答应帮他运作“绿房子”,如果算上存放废品仓库的租金、志愿者的吃喝拉撒睡费用,全部投入约为14万元。这部分钱大部分是自己的,也有朋友的赞助。

 
    从反对建焚烧厂到致力于推广垃圾分类

  黄小山的做法并非心血来潮,两年前,他不惜以激烈的方式反对政府建设垃圾焚烧厂。然而,他在之后专注垃圾处理的过程中发现,焚烧所带来的环境污染程度,取决于垃圾中的水分含量,但合理分类这项必须得做的工作,却在源头省略了。

  他在调查中发现,政府也有意推广垃圾分类。“不仅是我所在的别墅区,北京太多的高中低档居民小区,都是象征性地摆几个标注着餐厨、可回收和其他字样的垃圾桶,很多居民看都不看,各类垃圾装在一个塑料袋里,一股脑儿地丢进去。”黄小山说,北京多个垃圾转运站配备的都是德国政府捐赠、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生活垃圾前处理系统,但是一包包粘在一起的垃圾进入后,设备竟然难以识别无法处理。

  黄小山说,居民生活中不经意间制造的垃圾臭水,开始阶段还是水,发酵变质便成了渗沥液,随着径流或降雨渗入地下,可使地面土壤缺氧、地下水丧失价值,进入食物链将威胁人类健康。此外,高水分的垃圾达不到入炉的要求,着火较困难、焚烧不完全,更容易产生有害气体。

  “一车垃圾中大约有30%的水分,垃圾车拉着这些有毒物质四处转运,既增加了二次污染的可能和工作量,还得为渗沥液处理支付额外费用,如果环境被污染了,后期投入将会更加巨大。”黄小山认为,必须要有一个体系,让大家先形成思想意识,再养成良好习惯。

  为了让周边居民给予配合,黄小山除了打算发放千余份宣传册、向每个家庭派送垃圾桶和垃圾袋外,对于居民的奖励也将摒弃以往一个易拉罐换一角钱的等价交换处理方式,采取垃圾收益所得和把环保组织的基金、捐款一起投入奖池的玩法。

  按照黄小山的想法,凡是满足分类包装和定点定时投放的家庭,“绿房子”会根据垃圾袋上的门牌号进行登记,每月末、每季度末、每年末都会举行规模不等的抽奖。“或许你的垃圾只卖掉了几元钱,却抱回一个平板电视。”黄小山说,在这种刺激下,对垃圾分类,势必会有很多人从被动转向主动。

    寻求垃圾解决之道人人有责

  很多人都不理解,住高档别墅、开百万豪车的黄小山,为什么要折腾一个出钱出力又不讨好的事儿。对此,黄小山表示:“如果‘绿房子’项目成功,可以证明一点,普通公民能做好的事情,政府更应该有能力做好,万一失败权当一次尝试吧,作为市民为城市付出一些,既是责任也是使命。”

  今年春节期间,黄小山曾就“绿房子”的设想递交了一份计划书,有关政府部门的回应是,欢迎市民就垃圾回收问题进行试点。而北京市市政市容委相关负责人也对新华社记者表示,已经对“绿房子”项目的进展有所了解,但是否具有可行性,接下来给予何种形式的支持,会在持续关注后再做决定。

  “‘绿房子’从根本上来讲是一个垃圾减量化设备,通过分类处理实现垃圾减量,符合国家的要求和指导精神。”垃圾处理专家王维平对黄小山的行动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表示,“绿房子”的建成,标志着普通市民动起来了,“他不是一味地站在那里指责别人,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垃圾制造者,都有责任来寻求解决之道”。

  王维平介绍,目前在我国处理垃圾的政府资源中,95%是用于末端的处理,比如焚烧厂和填埋场的建设,但是前端的废弃、分类、回收、储运、管理、再利用工作投入很少,这部分工作远远没有到位。

  黄小山表示,如果最后证明“绿房子”可以盈利,希望能得到政府支持,由政府来牵头推广,也可以由政府给予“绿房子”一定补贴,以实现这个项目的良好运作。同时,他不反对国外的一些投资者通过“绿房子”建立一种新的商业模式。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