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内涝源于填湖造地
时间:2011-07-13 11:43:03
武汉,中国华中地区最大都市及中心城市。
长江及其最长支流汉江横贯市区,将武汉一分为三,形成武昌、汉口、汉阳三镇隔江鼎立的格局。因此,武汉多的是水,素有“百湖之城”之称。
如今,“百湖”已成往事。
6月18日,一场“13年来最强降雨”突袭武汉。一天内降水量达193毫米,武汉中心城区88处路段出现渍水,多数地方水深在40厘米以上,交通瘫痪。六天后,另一场降雨再次造成部分城区积水。
官方对于城市内涝的解释与往年相仿,包括降雨太强、排水能力跟不上、工地施工破坏管网等。这些因素固然重要,但一位细心的武汉市民却在汉网论坛贴上不同时期的市区地图,指出淹水处大多地势低洼——那些地方原本都是湖。
这些地图呈现的是一座现代都市的高速发展史,同时也是一部填湖造城史。其中既有“大跃进”时期填湖造田、围湖养鱼的历史创痛,亦有改革开放以来填湖造城的发展之殇,甚至包含当下房地产开发的现实冲动。
财新《新世纪》从武汉市水务局了解到,上世纪50年代,武汉市湖泊面积达1581平方公里,到上世纪80年代已经缩减为874平方公里。近30年来,又减少了228.9平方公里,相当于3万多个标准足球场。与之相对应的是,近30年来,武汉市城市建成区总面积从220平方公里增加到475平方公里,扩大了一倍有余。
“没有一个湖泊是因为自然因素消失的。”武汉市水务局一位人士称,上世纪50年代初,武汉市七个主要城区共有大小湖泊127个,目前仅存38个,其中真正专用于调蓄雨水的湖塘只有5处。
疯狂的填湖造地和无序的城市开发,近乎毁灭了这座“百湖之城”天然的湖泊调蓄优势。这一切,也在相当大程度上酿成了水淹全城的恶果。
一条大道波浪宽
在武汉三镇的版图上,全长10.3公里的雄楚大道非常显眼。这条建成于1996年的主干道是武汉第一长街,多处路段系填南湖而建,自建成之日起就成为武汉三大渍水区域之一。
6月24日,梅雨季的最后一场暴雨再袭武汉,尽管水务部门早已严阵以待,降雨量也远小于6月18日,雄楚大道依旧陷入一片汪洋。
当日下午4时,雄楚大道与静安路交界处竖起“前方渍水,车辆绕行”的蓝色警示牌,掉头不及的车辆在此陷入拥堵。前方百米处,紧邻雄楚大道的晒湖涵洞再度淹水,最深处近两米。一辆白色的巨型搅拌机陷落在水里,积水漫到后视镜的位置,所幸司机及时逃离。
晒湖涵洞是通往南湖花园城的入口之一,该社区居民接近十万。居民郭先生告诉财新《新世纪》记者,该路段逢大雨必积水,来往居民只能弃车徒步前行。此时桥洞下人行道的积水已有齐腰深,一些居民扶着墙蹚水进出,也有一些年轻人趁列车飞驰而过的间隙,翻跃铁路桥回家。
从晒湖涵洞沿雄楚大道往东,沿途多处路段渍水,尤以湖北省公安厅所在路段最为严重。当日下午5时,这段双向六车道的马路和人行道均被黄褐色的积水淹没,每逢车辆经过,竟会掀起一阵阵波涛,两旁行人犹如在江边行走。
自降雨伊始,水务人员就打开了公安厅对面的迪雅花园小区门口的窨井盖泄洪排水,还临时找来一辆自行车架在排水口处,以防行人掉落。小区两旁有30多家临街铺面,商铺老板伙计们也严阵以待。一位小卖部的店主说,6月18日那天,店内积水没过膝盖,她仅来得及把香烟挪到柜台上,可乐、雪碧都在水里泡着。
6月18日大雨过后,武汉市有关部门为88个渍水点列了一份表格,在每个渍水点后简要注明渍水原因。或因排水设施能力不足,或因管网老旧,或因工地施工破坏管网,或以上原因皆有,但雄楚大道四个渍水点后却未注明任何原因。
“那几条理由已经不能再作为雄楚大道渍水的借口了。”6月24日,在迪雅花园门口,一位退休的老先生告诉财新《新世纪》记者,因为从2004年开始,武汉市投入近亿元实施雄楚大道排水管网改造工程。到2006年,有关部门通过媒体宣布,“已消灭最后一处渍水点,雄楚大道将彻底告别渍水”。
但是,这位老先生发现,工程完工后,渍水虽有好转,并未根除。在他看来,当年填南湖而建的雄楚大道地势低洼是渍水难治的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