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9月20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20万公顷保障房用地大考
时间:2011-07-07 11:44:02  来源:《证券市场周刊》  作者: 王金 
    “不是我们不支持保障房,是政府不让。”重庆一大型民营开发商对记者说,本来去年要参与公租房建设,后来在拿地中败下阵来。重庆市长黄奇帆的意思是,保障房姓公不姓私。反倒是在北京可以轻松地拿到保障房地块。

  2011年计划投资1.4万亿元,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1000万套。这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下称“住建部”)2011年的规划。这一规划和2010年的580万套相比,增长72.4%;对2010年预计970万套的商品住宅市场而言,将形成平分秋色的格局。

  近日,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在全国国土资源工作会议上指出:2010年全国保障性住房用地增加336%。按照住建部规划,1000万套保障房,假设每套60平方米,则需建筑面积6亿平方米,按容积率3.0计算,至少需土地20多万公顷。

  如果要实现1000万套的计划,则需至少比2010年再增长10万公顷。在18亿亩耕地红线的限制下,天量土地从何而来?特别是寸土寸金的一线城市,如何“保障”保障房的土地供应呢?

  重庆保障房的地票游戏

  “城市住房供给体系的合理结构,应该30%是政府提供的保障房,70%是市场主导的商品房。”黄奇帆的保障房计划已经将产权进行了定性,重庆的保障房只能姓公。

  据了解,重庆保障房建设主要在市政府以及下属地产集团的公有体制内运作。2003年以后,重庆市成立了正厅级的事业单位重庆市地产集团,作为政府唯一的专业储备土地机构,为政府储备土地。

  经过七年的发展,重庆市地产集团控制的土地储备已达20多万亩,成为重庆市土地供应的主渠道。其储备土地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传统的旧城拆迁,一种是以地票交易方式实现的农村土地流转。

  地票是成渝土地改革的新产物,它是一种用地指标,原理是:把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复垦为耕地后,在农村土地交易所进行地票交易,可以和城镇建设用地置换。这样一来,可以把闲置的农村建设用地盘活,一方面能保证耕地总量不变,一方面又能给农民提供补偿。在重庆模式中,最终竞得土地的开发商可以用地票抵扣部分出让金。

  市政府对地票交易总量实行宏观调控,最基本的措施是,根据每一年度的用地计划、周转指标规模和经营性用地需求等情况,合理确定一个年度的交易指标总量。

  目前,拟通过地票供应的建设用地量大约只占重庆年计划建设用地量的10%。这不同于成都的地票制度,所有土地交易都需要地票,且不抵扣出让金,而每年地票总量有限,客观上炒高了成都地价。

  就这样,重庆市政府拥有了国内最大的土地储备量。按重庆计划三年内建成3000万平方米的公租房,需要3万多亩土地,由政府储备的地中切割出来。

  2010年重庆市首批开建的三个公租房项目之一“华岩组团公共租赁住房”项目,建成后能够为中低收入家庭提供1.8万套住房,可供4.5万人居住。该项目由重庆地产集团提供土地,市政府拨款20亿元,再向工商银行(601398,股吧)借贷期限为十年的15亿元贷款,以每年租金偿还利息。由于租金必定不足以偿还本息,还需由政府落实后续补贴,自始至终在政府主导的国有体制内完成。

  上述重庆那家大型民营开发商向记者说,本来也有好几家民营开发商想参与保障房项目,不过市政府还是把它严格限制在公有的体制内,不鼓励民营资本的进入。估计一方面是为了最大限度地维护保障房的公益性,一方面也是为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土地供应紧张考验广州保障房姓氏

  广州的模式也和重庆异曲同工。

  2009年末制定了《保障性住房土地储备办法》,在国内首创了保障性住房用地单独储备制度,该办法明确将市住房保障办作为广州保障性住房的土地储备主体,并负责储备纯粹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地块,将经营性土地和保障性土地分开储备。

  据了解,纯粹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地块,由市保障办负责储备;经营性住房建设的地块,则依然由市土地开发中心负责储备;既有保障性又有经营性用途的地块,由市土地开发中心负责储备。并优先安排保障性住房建设用地,以划拨方式供应保障性住房土地。

  目前,广州有五种土地可以纳入保障房用地储备:依法收回的国有土地和闲置土地;收购的土地;行使优先购买权取得的土地;已办理农用地转用、土地征收审批手续的土地;其他依法取得的土地。

  2010年11月,广州市住房保障办主任李俊夫表示,市住房保障办承担了全市1/3以上住宅供应的建设量。2010年广州市的住房用地供应中,保障型住房规划建筑面积则占整体供应的31.47%~39.8%。

  据了解,广州市鼓励企业以划拨或者协议出让的方式,将空闲或者处于低效利用的工矿、仓储、住宅等用地参与政府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正在推进的“三旧”(旧城区、旧村庄、旧厂房)改造有望腾挪出大批中心城区的土地。

  为了缓解保障房土地供应紧张局面,广州市在政府主导建设保障房的基础上,鼓励国有企业利用自用土地建设保障房,将部分直管公房转作保障房,鼓励用地单位建设公租房,或在商品住宅小区中配建一定比例的保障房等。

  双轨制助推北京上海保障房建设

  不同于重庆广州,北京的保障房除政府自建之外,更多采用配建制,放手让民间资本参与。

  据北京市国土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北京市2010年完成供应保障性住房用地约1332万平方米,占已完成住宅用地供应量的52.7%,其中包括划拨和商品房配建两部分,商品房配建大概占到总量的40%。

  从2008年开始,北京市要求商品房项目中按一定比例配建保障性住房,在今年北京加大保障房建设规模的情况下,配建比例进一步提高。北京市国土局局长魏成林曾表示,今年的配建比例要从15%提高到30%,原则上所有商品房项目都应该配建。

  据了解,“配建”实际上是政府在一些好地块中搭配保障房,也通过招拍挂出让,相当于变相补贴一些出让金。开发商为了那些地块,也不在乎搭配保障房,只要总账能够算得过来。

  这种“招拍挂”出让方式是北京市率先探索的:对房价上涨较快的区域试点采用“限地价,竞租赁房面积、限价房面积”的方式。当竞买报价达到合理土地上限价格时,就不再接受更高报价,而转为在此价格基础上通过现场投报配建租赁房、限价房面积的方式确定竞得人。

  地产大佬任志强表示,在商品房和保障房用地捆绑出让的过程中,出让价格偏高的状况经常出现。甚至在不少地块的成交中,楼面地价高于政府对保障房的回购价。任志强认为,配建保障性住房是在推高商品房房价,并转嫁到购房者身上,相当于“所有的消费者和购买者要为政府承担社会保障责任”。

  至于保障房的选址,北京市国土局有关负责人介绍,2007年至2009年,北京市保障房用地约50%分布在轨道交通站点附近,较好地满足了入住居民出行便利的需求。2010年,保障性住房用地90%以上分布在城市功能拓展区、重点发展新城的交通便捷地区,通过预留一定比例的配套商业或产业用地,满足居民就业等更深层次的需求。

  北京市东城区政府一位保障房项目负责官员表示,在核心区域就不宜配建保障房,东城西城的保障房就很少。比如,北京市广渠路15号地配15000平方米的廉租房不大合适,因为住廉租房的人要住在CBD,必然负担不起高昂的生活成本。应该提高商业用地的收益,把这些钱拿来在新城或交通方便的地方建廉租房。

  记者采访了解到,北京市海淀区2011年将有150万平方米保障性住房开工建设,包括经济适用房、廉租房、限价房、公共租赁房、“三定三限”安置房以及定向安置房,计划竣工52.7万平方米交付使用。

  北京市昌平区今年将新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40万平方米、4842套,竣工交用保障房1930套、17.4万平方米。丰台区将筹集新建各类政策性住房约2.85万套。朝阳区计划竣工各类政策性住房7500套,主要分布在管庄、东坝地区,约占全市总量的十分之一。占地面积约60万平方米。

  专家认为,重庆由政府主导模式可以确保保障房的公益性质,但对金融支持以及专业开发经验要求较高,北京模式更多借助民间资本的力量,更加市场化,但开发商参与保障房不具有成本优势,之前便出现过经济适用房改成两限房以提高利润空间的情况。出于逐利的考虑,北京的保障房具有3%-5%的利润空间。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