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则关于双一流名校大学毕业生入职房产交易公司当中介的新闻引发了广大网友的热议。而入职当房产中介的这些大学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都表示,择业时固然有就业压力的因素,但更多的是个人职业兴趣和市场选择的结果。
眼下正是2020届大学应届毕业生的求职高峰期。由于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今年874万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更显严峻。为了尽快化解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各地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稳就业的政策措施。但是,在此过程中如果只有政府“一头热”,想要在短时期内取得效果显然是不现实的。大学生自身作为就业的主体,也须积极行动起来,主动迎接劳动力市场变化的挑战。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市场化程度的加深和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大学生的择业观正在发生积极的变化。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式的考公务员、进国企或者进有编制的事业单位是许多大学生求职的首选。虽然说这些“铁饭碗”或“准铁饭碗”的职业依然还有很强的吸引力,但也有越来越多的市场化就业受到大学生的青睐。特别是那些名校大学生,也纷纷在市场化就业当中一展身手。
从早年引起社会轰动的“北大毕业生卖猪肉”,到现在越来越多的名校毕业生把目光放在了自己更感兴趣的行业上,比如去当普通销售人员,到基层当中小学老师,甚至还有赶潮流当起“网红”的,而这种现象已经日渐平常,大可不必惊讶。事实上,如今选择市场化就业的大学毕业生已经占据了绝大多数,这不仅仅是因为传统的机关事业单位的编制由于机构改革而呈总体缩减态势,也与大学生的就业心态发生变化息息相关。
由名校大学生当房产中介给我们的启示还不止这些。事实上,在疫情冲击之下,我们创造就业的空间依然还很大,特别是高端的服务业上。即便是看似简单的房产中介,也正在走出过去的门槛低、素质差的职业形象,转而在实现更高品质生活的过程中对高素质人才产生了旺盛的需求。比如一些知名的房产中介公司已经对应聘人员的学历作出了本科及以上的要求,而更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又会对公司的声誉及业绩提升产生积极的影响。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职业本身并无贵贱。我们的社会应该越来越接受“职业平等”的观念。不是说大学生去当诸如房屋中介或者普通销售员就低人一等。古人云:“行行出状元”,无论何种职业,只要是合法的市场需求,能够实现个人的理想价值,就应该得到所有人的尊重。这不仅仅是“劳动光荣”的具体体现,也是劳动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要求。
(作者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