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4日
星期日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用心建设 服务民生
时间:2011-06-27 10:02:48  来源:重庆日报  
  民生,民与生。

  如果把近年来重庆城乡建设的发展喻为一本书,翻开这本记载城建历史的每一页,一个最令人感动的词汇应然而出:民生。

  无论是直辖以来重庆在“打基础、建平台”阶段实施的旧城改造和新区开发,还是近年来隆重推出的“五个重庆”建设和“民生十条”措施,改善民生都被市委、市政府放在最突出的位置加以推进。

  以人为本,心系群众。我市城乡建设系统全体人士用心建设,推动重庆城建工作步入了以民生为导向的塑造环境、提升形象新时期。

  民生城市,成为重庆建设领域最具时代特色的个性。

  以民生为导向

  破解城市建设难题

  “每3个月就要更换1次地图”,重庆被外国媒体誉为未来之城。

  2009年美国《外交政策》杂志认为,在国际化城市排行榜上,中国是世界上城市化最快的国家,而重庆则是全球发展最快的城市。

  重庆建设的发展速度到底有多快?按照国务院批复的《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2007-2020年)》,重庆将建设成为国家级特大城市。2020年,重庆的主城区建成区将扩大到1000多平方公里,同时容纳1000万人口。

  对任何城市来说,如此大规模的城区发展,都是难得一遇的历史机会。在如此快速的发展背景下,“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并存的重庆,城市建设无可避免地面临两大矛盾:一方面是直辖之初,重庆作为老工业基地,城市建设长期处于相对封闭的增长状态,城市化明显滞后于工业化;另一方面,市民改变家乡的渴望,特别是对森林、畅通、健康、平安和宜居重庆等要求,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在快速扩张的城市化进程中,如何兼顾“重庆速度”和“重庆品质”,成为重庆建设系统必须破解的一道难题。

  “城乡建设质量关系着民生改善质量。”市城乡建委主任程志毅认为,一个有责任感的城市,搞开发、抓改造的终极目标,就是让群众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对于重庆而言,城市建设只有与民生贴得越近、连得更紧,建设工作才能更好地体现自身价值,获得进一步发展的动力源泉。

  以民生为导向,成为重庆破解城市建设难题的关键。

  围绕“宜居”和“畅通”

  民生工程频频推出

  2008年7月,日新月异的重庆迎来了又一次加快发展的机会。

  市委三届三次全委会上,建设“五个重庆”被浓墨重彩地推出,成为重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决策。

  对于市城乡建委来说,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和重担。“宜居重庆”建设目标提出,2012年,重庆要建设成为西部最宜居的城市之一。2017年,重庆将建成全国最宜居的城市。也就是说,要在现有基础上,按照小康标准,力争在住房品质、房屋配套、公共空间和服务设施4个方面得到大幅提升。

  “畅通重庆”建设任务同样繁重。市城乡建委面临的压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建成大西南综合交通枢纽。到2012年实现高速公路市内4小时通达,周边省会城市8小时通达;2015年实现铁路周边省会城市4小时通达,长三角、珠三角、东南亚8小时通达;江北机场成为国际性空港。二是建成“半小时主城”。到2012年,主城核心区(内环高速以内)任意两点间的平均通行时间控制在半小时以内,主城拓展区(绕城高速与内环高速围合区域)任意一点到核心区的平均通行时间控制在半小时以内。

  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高质量地完成市委、市政府交办的任务?市城乡建委以党建为抓手,打造一支能征善战的建筑大军;同时以改善群众生活质量、工作条件为切入点,推动城市环境上档升级。

  在市城乡建委牵头,各相关部门有力配合下,围绕“宜居重庆”和“畅通重庆”两条主线,我市开展了公租房建设、危旧房改造、道路桥隧、轨道交通、主干道环境综合改造、城乡公共设施、城市广场和雕塑建设、旧小区改造、远郊区县社会事业项目建设等一系列服务民生的重大行动。

  变“安居”为“宜居”

  市民生活更加幸福

  经过精心建设,重庆市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的空间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居住更舒适、出行更便捷、环境更靓丽、空间更开敞、设施更完善、服务更优质”,成为重庆幸福生活的真实写照。

  短短3年间,主城区危旧房拆迁改造完成1218万平方米,购置安置房509.67万平方米,15万户、45万名群众告别了空间小、配套差、安全隐患突出的居住环境。大规模公租房建设在全国首开先河,截至目前,开工建设1900万平方米……

  随着主城城市道路快速建设,轨道交通规划建设成倍增长,桥梁建设多次刷新纪录,主城城市道路总里程突破3000公里,路网密度提高到6.4公里/平方公里,主城干道高峰小时车速高于其他直辖市……

  自2010年4月以来,主城区实施了79段、185.4公里主干道环境综合改造,完工41段、74.2公里,远郊区县实施了113段247公里主干道环境综合改造,完工41段82公里。长期存在的城市环境“脏、乱、差”现象得到明显改观……

  截至目前,主城建成城市广场44个、93.7万平方米,人均广场面积达0.21平方米,数量和面积较2008年均实现翻番。宽阔的广场和绿地,成为城市的“大客厅”、群众的“大舞台”……

  推进文化、娱乐、体育、医疗设施等重点工程建设,在主城区建成投用重庆大剧院、川剧院、图书馆、科技馆等一批重大社会事业公共项目;在远郊区县,一批公共基础设施得到完善,长期缺失的区县城功能日臻完备……

  围绕提高行业管理效能、方便群众和基层单位办事,市城乡建委先后在建设设计、验收环节进行“五段式”并联为特征的行政审批改革试点;开展“一讲二评三公示”、“三进三同”,拉近党员干部和群众关系;组建市工程建设招标投标交易中心,搭建起公开规范、高效便捷的集中交易平台……

  城乡统筹是重庆的发展特色和阶段诉求。以关注农民工、保障建筑业从业人员安全为抓手,我市建设系统实现了社会和谐、民生促进。2008年初,市委、市政府决定连续5年每年给予31个远郊区县城社会事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用于学校、医院、图书馆、影剧院、体育场馆、商业街等“几大件”建设。市级财政已落实远郊区县社会事业发展专项补助资金24.8亿元,完成投资93.8亿元,实施项目154个。以长寿体育中心、云阳龙脊岭生态文化长廊等为代表的112个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已建成投用,正在发挥良好的社会效应。

  “十二五”期间,市城乡建委将继续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推动市民生活从“安居”向“宜居”跨越。

  具体来说,我市将以绿色低碳建筑为抓手,全面提升建筑节能减排贡献率,力争全市新建城镇建筑竣工验收阶段建筑节能标准执行率达到99%以上,新建绿色建筑1000万平方米,建立低碳建筑评价体系,实现既有建筑节能改造350万平方米,可再生能源建筑规模化应用450万平方米。到“十二五”期末,累计形成年节能446万吨标煤,减排当量二氧化碳1016万吨的能力。

  当城市建设源源不断地为3200万市民的城市梦想与幸福生活提供保障时,重庆将成为国人眼中与上海、香港等国际大都市比肩的“中国最美城市”。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