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4日
星期日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三农”专家温铁军——传统农业模式也许能减轻农业污染
时间:2011-06-24 10:39:18  来源:中国改革论坛 

      躬耕书院开院仪式前,雨后天空出现了一道绚丽彩虹,引起人们驻足观望。著名“三农”问题专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温铁军这位严谨的学者,竟也有些触景生情:“这一道彩虹,搭起我们回归生态、回归自然的桥梁。”

    在探讨传统农耕方式话题前,他先给记者算了这么一笔账

      中国耕地资源仅占世界的7%,水资源占世界的6.4%,水土光热配比的耕地不足国土面积的10%,如果按人口与资源应基本平衡的道理看,中国人口的2/3原本就缺乏生存条件。在资源有限、总体自然条件并不适宜农业生产的情况下,中国竟滋养了世界约20%的庞大人口,若没有农民几千年的辛劳和来自实践的智慧,任凭谁舶来什么先进的理念与制度设计,恐怕都无济于事。

      在《四千年农夫》中,对温铁军触动很大的一句话是,“中国人利用1/6英亩的良田就足以维系一个人的生存,而我们的农民认为40英亩对一个家庭来说太小了。”他认为,当时中国依旧保持了传统农业生产模式的优越性集中生产过程中高效利用时间、空间和各种可增进土壤肥力的资源。“换句话说,东亚传统小农经济从来就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发展方式。”

      “正是短缺的自然资源和庞大的人口塑造了资源节约、循环利用、精耕细作的中国传统农业生产模式,以及中国农民极端节俭、克制欲望、任劳任怨的品性。”

      温铁军特别强调,中美两国农业生产模式存在巨大差异,不可能完全效法彼此。“但受新文化运动以来‘全盘西化’的激进思潮影响,中国农业应转向美国‘大规模+集约化’模式已成为主流观点。”温铁军说,“当下国内生态环境损失与食品安全失控,很大程度是由此带来的,实在令人扼腕叹息。”

      作为这段观点的佐证,去年2月公布的《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显示,农业已经超过工业和生活污染,成为两项主要水污染物的最大来源。“中国有7000年的蚕桑史和6400年的稻作农业史,传统小农家庭经营本来有利于生态环保,且具有食品安全、环境维护和社会稳定三大外部优势,相比之下,最近40年的化学农业、石油农业只是短暂一瞬。”

      温铁军再度提出他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提出的名言“三农问题解决之道,在三农之外”。

    “联合国调查报告显示,世界农业产品过剩了1/3,粮食浪费也是1/3。”温铁军说,“中国已进入战略转型期,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许多制造业企业倒闭,大批游资寻找出路。与其去炒股炒房,不如保护好山水资源,投入到生态农业以及由此带来的旅游业里面。城市里的人们,越来越渴望接触纯净的自然。”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