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旱情”愈演愈频 利率市场“冰火两重天”
“谁出钱”“借不到钱”成了近来银行间资金交易市场里最纠结的话题。伴随着“钱荒”,资金利率一涨再涨。直接反映银行之间互相拆借资金“贵”“贱”的银行间市场回购利率,无论期限长短,基本都创下了春节之后的新高。
另一个与实体经济关联更为紧密的市场中,票据直贴、转贴利率也同时上行。
“钱荒”源于银行体系,然而和民间利率相比,官方贷款利率依然“非常低”。
这一切正在发生,5%的隔夜拆借利率甚至高出了10年期国债的利率水平,而民间高利贷也已经成为“钱荒”之下无奈的选择。
在民营经济发达、中小企业集聚的浙江省,融资成本高企已经成为一些企业生存的拦路虎。一些企业已经在承受甚至高达60%年化利率的民间融资成本,而另一方面官方贷款利率并不高,使得企业遭遇“冰火两重天”,利率“双轨制”的现象也愈演愈烈。
中小企业遭遇“温水煮青蛙”之痛
在民营经济发达的温州,最近传出数起知名民营企业倒闭的消息,引来各方关注。长期在一线调研的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文告诉半月谈记者,总体来说目前并没有出现中小企业“倒闭潮”,但与2008年订单一夜间消失导致“猝死”相比,现在中小企业的订单倒有,但原材料、劳动力、汇率、资金等多座“大山”一起压来,利润低到一下子死不了,活着又看不到希望。
“这种‘温水煮青蛙’式的煎熬,让很多中小企业痛苦不堪。现在我们看到的是生存危机,如果这种情况得不到改观,下半年真有可能迎来一波倒闭潮。”周德文说。
针对中小企业面临的种种困境,经济学家辜胜阻将其总称为“三荒两高一低”:用工荒、钱荒、电荒、高成本、高税负加上低利润。
在上述困境中,企业感到最难突破的是哪一项呢?浙江慈溪一位中小企业主向记者表示:“招不到人、劳动力价格涨,可以用自动化设备替代。原材料价格涨,按照我们多年摸爬滚打的经验,可以在低点时多储备一些。当然,所有这一切的前提是资金,没有钱上述升级措施和风险防护都做不了。”
宏源证券的一份调研显示,由于信贷额度紧张,银行议价能力普遍较强,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利率最高可上浮30%。可即使是上浮30%,很多中小企业仍然贷不到款,只能转向民间市场。主营汽车安全用品的余姚市邦泰塑料制品厂负责人袁理锋告诉记者,邦泰主要依赖民间借贷,不用担保、抵押,月利率一般1%左右。在江浙一带,百万元以下的资金,通过这种方式筹集比较普遍。
周德文表示,1%的月利率还算公道,由于货币持续收紧,今年民间借贷市场利率比往年高出不少,3%的月利率比较常见,高的可以达到6%~8%,这意味着最高近100%的年化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