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解决内涝只是建设“海绵城市”的副产品
时间:2019-10-23 13:22:45  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作者:聂夫 
       “海绵城市”是近几年媒体谈论较多的城市话题,但回顾历史,这个概念从提出到试点实行,其实才短短6年。2013年底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在提升城市排水系统时要优先考虑把有限的雨水留下来,优先考虑更多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从此,“海绵城市”走入了人们的视野。

  据统计数据显示:“此后的2015—2016年,中央财政共计拿出400亿元,先后补贴两批试点‘海绵城市’。如今,首批试点顺利收官,16个城市全部合格,其中萍乡、南宁、池州、遂宁、白城、镇江6个城市评估优秀。”它们的试点成果和先进经验最近登上了人民网,而报道的标题同样引人思考:“中国为什么要建设‘海绵城市’?”

  说起“海绵城市”,就不能不提这两年朋友圈流行的“城市看海”。从首都北京到四五线的萍乡白城,从位于江南的上海到西北的西安兰州,“雨天内涝”几乎已成了全国城市的通病,人们对此也由开始时的不满转为戏谑,再到司空见惯。

  从表面上看,“城市看海”是排水系统的问题,但仔细分析,不同区域的城市内涝,成因还是有所差异的。比如北方城市,由于降雨较少,过去往往容易忽视地下管网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维护,结果一旦遭遇瞬间雨量大增的情况,老旧不堪的排水系统便会立刻瘫痪。

  与之相反,许多南方城市,特别是在江南一带,内涝更多的是由于城市自我生态调节系统的丧失导致的。原本,这些城市中分布有大量河道湖泊,能够有效地调节气候与雨水。然而过去这几十年,伴随着城市建设的狂飙突进,大量湖泊被填埋,河道改为马路,从而使得“水乡”丧失了通过水网系统调节生态的能力,也开始依靠地下管网等外力。一旦排水管出现故障,很快就会引发内涝。

  说个亲身经历的事情。前阵子我们团队发起了一个恢复杭州浣纱河的计划,实施过程中却发现困难重重,尤其是西湖与大运河之间存在几米的高差,一旦连通两者的浣纱河恢复,将出现旱季西湖倒灌,雨季运河外泛的情况。

  为此我们特地请教了专家,为何过去浣纱河存在时没有这种情况,而现在重新恢复却会出现?得到的答复是,过去在西湖、大运河、浣纱河之间存在大量的湿地、湖荡,起着蓄洪补水的作用。但这些年杭州城市急剧扩张,许多湿地、湖荡被填建成了商品房小区,仅留下类似“古荡”“白荡海”等地名。没有了这些中间介质的调节,单纯恢复一条市河,不仅无助于城市生态的修复,反而会引发新的问题。

  此事给我们的启发是,城市犹如人体,是一个完整的复杂的生态系统。解决内涝问题也好,开展“海绵城市”工程也罢,不能只进行局部手术,更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个别地方的“海绵城市”建设之所以效果不尽如人意,甚至出现一边在进行“海绵城市”改造,一边却内涝频仍的情况,原因就在于此。所以,要想使“海绵城市”建设取得预期效果,就必须摒弃局部改造的思维,将眼光放大到全市的层面,来思考海绵体系的构建。

  这方面,在试点评估中排名第一的城市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很好的典范。当地在进行万龙湾改造时,提出了“全域管控、系统构建、分区治理”的技术方案,将32.98平方公里的试点区域,扩大到全市域3802平方公里,构建起了全域尺度“海绵体”。通过上截中蓄下排,经受住了多场暴雨的考验。

  事实上,解决城市内涝只是建设“海绵城市”的一个副带产品,这项工程真正的价值在于,借此修复、提升城市整体的自然系统。一旦城市的自我调节功能恢复,那么“无雨就旱,有雨就涝”等问题也便迎刃而解。在这个意义上,建设“海绵城市”与打造“美丽中国”是一脉相通的,只有站在城市生态文明的高度来看待和理解“海绵城市”,才能把握好改造的尺度,取得理想的成效。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