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略论幸福城市的建设与治理
时间:2011-06-16 15:50:48  来源:中国行政管理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 小平早就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小康社会的理论。随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旨在维护、保障、改善、提高人民群众的根本和长远利益。紧接着,用以人 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从事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一般和普遍来说,中国城市的建设与治理,都应当注重将上述理念、思路付诸实践,予以落 实。

与此同时,人们记忆犹新的是:由中国承办、以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上海世博会,展现了未来城市的创新战略。前不久,“全国十大最具幸福感城市”公布了,媒体又有涉及建设“幸福扬州”的报 道。郑晋鸣,陆金玉.扬州 文明创建酿就“幸福成色”[M].光明日报,2010-12-07.最近,“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已被正式作为在“十 二五”期间的目标,这是更加引起广泛热议的话题。看来也很自然,小康、和谐、生活美好同幸福本来就有密切联系。以下试对幸福城市的建设与治理略抒浅见。

从“建设幸福广东”说起

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无论是抗敌卫国,还是进行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及实行改革开放和平发展过程中,广东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说到底,这一切正是为了谋求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

时至今日,新中国建国已经六十多年。尤其是改 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广东的明显进步有目共睹。因而完全可以认为:提出“建设幸福广东”是时候了。这既是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有了这样 一个深得人心的目标,相信必将众志成城,更能群策群力、鼓劲加油,促其实现。

其实,这仍不妨看作广东“先走一步”的继续。“和谐中国”进入“幸福中国”当然也顺理成章和为期不远。常识告诉我们:一个整体包括或多或少的组成部分,世界如此,国家如此,省区亦然。建设“幸福广东”,也要从建设“幸福城市”如“幸福广州”等基层地区开始。

对于幸福的认识和具体行动

说到幸福,在认识上,即使不是因人而异,至少 存在各种很大的差别。面对许多不同的幸福观,虽然难以强求一致,但是,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研究制订一套合理的、切实的幸福指数体系,还是必要的和可行 的。那就是有可能在达成基本共识的基本条件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做到同心协力,共襄其成。

必须指出,幸福的实质性内涵,体现在物质和精 神两个方面。二者互联互补、相辅相成,这在很大的程度上是与共性的、正确的幸福观分不开的。假如停留在片面地、孤立地强调某一(即物质或精神)方面的轻微 和表面改进,便难以或不能导致真正由衷的、实实在在的幸福感。一定要避免受到讽刺、调侃的“被幸福了”的局面出现。

至于有关具体行动,指幸福城市的建设和治理需要政府、社会团体和个人三方面的共同努力,并且缺一不可。前面刚说过,应该再次肯定:只有同心协力,才能共襄其成。

建设与治理幸福城市的指导思想

前面提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实际上已经接触到建设与治理幸福城市的指导思想问题。以下要着重明确的,是三大理论、思想、观点。

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小康社会理论。那是1979年末,邓小平首先提出的中国现代化建设要实现的社会目标,也是最低目标。他还提出著名的六条标准和确立“三步走”的发展战略。那是温饱的、全面进步的、共同富裕和稳定的社会。

二是2000年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那是建设小康社会新的科学指导思想。2002年,在党的十六大上,正式提出经济、民主、科教、文化、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奋斗目标。

三是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为首的党中央,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开创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崭新局面。十七大以后,又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新的思路和新的举措,开辟了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新前景。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