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在一个山村呆了三天,写了一篇三千字的驻村报告,读来令人深思。
村情吃得透。这个武乡县蟠龙镇砖壁村,多少户多少人,人均面积人均耕地,收成咋样,人均年收入多少,都清楚了。村里说,全村人年均收入2600元,袁书记实地一看,此话不差。
这人月均200元的收入,肯定是落后的。放到城里,一天连一碗烩面都吃不上。从单位家庭来说,这点“财政收入”显然不是一般的捉襟见肘,而是十分的难于启齿,快到了揭不开锅的境地。就在农村,如果再哺育俩孩子,这点收入怎么支出?
规划合实际。搞特色农业;完善红色旅游建设;配套措施跟得上。招招见实,一点都不虚。种核桃、种杏桃梨,多少亩多少亩,清清楚楚。几年之后,人均收入肯定是立竿见影的,鼓舞人心。
袁书记短短三天调研,感受颇丰。他认为:第 一,实现农民收入翻番是“十二五”县乡工作的重中之重。说到底,再造一个新山西最关键的是农民收入翻番,农民收入不翻番,谈不上整个经济翻番,更不可能实 现转型跨越发展。第二,山西是欠发达省份,但更大的差距在农村。按全省28055个行政村统计,农民人均纯收入在2500元以下的村有6063个,占 21.6%;增收任务何其繁重!第三,做不好“三农”的文章,农民增收的问题解决不好,即使工业化、城市化上去了,最终也难以做到强省、强市、强县和富民 的统一,难以做到城乡统筹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袁书记的宏伟蓝图在于:全省乡镇书记1190 余人,乡镇长1060余人,县级党政班子成员1700余人,市级党政班子近200人,市县正县级领导干部1800余人,加上省级党政班子成员、省直厅局 长,总共6000余人。如果这6000多名领导干部每个人包一个农民人均纯收入2500元左右的村子,实地指导帮助那里的农民开辟新的生产门路,扎扎实实 干上几年,实现收入翻番,加快整个农村农民致富步伐,这也称得上一项造福于民的大事业、大功德。
这是一个乌托邦么?肯定不是。6000名公务 员里的“精英分子”,脚踏实地,首先写出一篇求真务实的驻村报告,然后再一步一个脚印去落实,拿出瘦掉几斤肉的刻苦精神,不愁一个村子不富,不愁致富的种 子不会“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写到这里,笔者突然想到,依照所有公务员的工资收入水平,单单看看他的衣食住行、看看他的父母兄弟是否“一人得道鸡犬升 天”,就足以判断出这个公务员是不是“人民满意的公务员”。这种基本常识是组织部门必备的功课。可惜的是,在许多地方,没有人愿意认真这样备课。
天底下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村情更是不同。袁 书记的报告跟当年毛泽东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一样,立足实际,永远都是经典。对照当下,玩花拳绣腿的官样文章太多了,复制粘贴,读来还不如当年的八股 文,恶心至极。是不会写么?不,是作者根本没有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思考,根本没把人民的利益放在心上。这样的人有各种理由把自己放在“满意”的秤砣上乐哉悠 哉,但在各种场合脸不变色心不甜的怡然自得。
最先开始的一个愿望就是,希望袁书记以外的约略六千余领导干部都能写出求真务实的驻村报告,并让六千余乡村因此谋得共产党称心如意的幸福来。因为,毛泽东他老人家早就说过,中国的问题其实就是农民的问题,农民解放了幸福了,国家就幸福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