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京津冀“呼吸之变”折射生态文明建设效果
时间:2019-02-26 11:53:20  来源:新华网  作者:倪元锦、黄江林、巩志宏 

  2014年,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将生态环境保护合作提升到一个新高度。五年来,三地携手发力,调结构、促转型、完善立法、加强监管,在大气治理领域采取多种手段,取得长足进展。

  以2013年国务院“大气十条”发布当年的数据为参照基准,至2018年,北京的重污染日从58天减为15天,天津的重污染日从49天减为10天,河北的重污染日从80天减为17天。五年来,京津冀三地“呼吸之变”折射出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

  能源之变

  联合国环境署高级项目官员瓦伦丁·福特斯克去年在北京考察时称,中国通过科学的“源解析”确定污染源,找到大气污染问题的根源所在,并针对主要污染源优先治理,这是非常值得分享的经验。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研究表明,京津冀区域PM2.5主要来自工业和民用污染,其中冬季民用污染占比超过50%,最主要的源头是散煤燃烧。因此,推进煤改清洁能源成为三地协同治理大气污染的重要举措。

  2018年是北京市压减燃煤收官年,450个平原村完成煤改清洁能源,全市集中供热清洁化比例99%以上,平原地区基本实现“无煤化”。

  天津市于2015年划定“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并于2018年修订相关规定,通过中心城区火电机组无煤化、改燃关停燃煤锅炉、散煤清洁能源替代等措施,2017年较2012年累计净削减燃煤1357万吨。2018年新完成居民冬季清洁取暖23.8万户。

  天津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环境管理处处长杨勇表示,天津将持续优化能源结构,到2020年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严格控制在45%以下。

  针对“一煤独大”带来的污染痼疾,河北省对燃煤发电机组进行超低排放改造,并治理散煤污染,在廊坊、保定等地20个县划定“禁煤区”,实现散煤清零。

  产业之变

  “企业花钱的地方很多,但环保投入必须优先保障。”河北武安市裕华钢铁有限公司负责人说。

  据了解,这家公司近年来累计投入环保资金28亿多元,建起了覆盖厂区的网格化监测网,基本实现无尘化运输和生产,每年可减少PM2.5和PM10排放约4000吨。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提出以来,河北压减全省钢铁、煤炭、水泥、平板玻璃和焦化等过剩产能,对城市主城区企业实施“退城搬迁”,提高标准实施工业污染治理,在京津周边推进保定、廊坊、张家口和秦皇岛的钢铁产能退出。

  天津则依托“双城双港”整体布局,在企业搬迁调整的过程中同步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发展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加快钢铁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启动实施荣程钢铁、天钢联合特钢超低排放改造。

  空气之变

  2014年以来,京津冀三地践行“责任共担、信息共享、协商统筹、联防联控”,在燃煤治理、工业减排、机动车油品升级、散乱污企业关停、执法联动、标准统一、预报预警会商等领域,有诸多实践。

  例如,在统一重污染天气预警分级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制定并完善应急预案、细化应急减排措施,成立由千人以上科研工作者组成的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建立“一市一策”跟踪研究机制,对重点城市进行长期驻点跟踪研究和技术指导。

  打通了地域行政藩篱,实践“区域协作”的治理理念,几年下来,老百姓明显感到“空气好了”。监测数据显示,2018年北京主要污染物年均浓度与2013年相比显著下降,二氧化硫、PM2.5、PM10、二氧化氮年均浓度分别下降77.8%、42.7%、27.8%、25.0%。重污染日从2013年的58天,减少到2018年的15天;2018年连续195天没有发生PM2.5重污染,优于2013年的连续87天。

  北京市环保监测中心副主任刘保献称,重污染日发生率明显降低是显著特点。同一片天空下,2018年天津、河北空气质量也达到了数年来的最好水平。

  然而,受访业内人士认为,当前各项治霾措施成效只是“积跬步”,“至千里”的路还有诸多挑战。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专项首席科学家贺泓此前接受采访说,我国大气污染成因是工业化发展与机动车剧增同步发生,污染叠加并相互作用所致,属于复合型污染,这使得治理的复杂性要超过欧美国家。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大气处处长李翔表示,未来依旧是硬仗,下一步的治理重点是挥发性有机物,其成分复杂、来源广泛、治理难度大,是国际公认的大气污染治理的难点所在。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