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衣食住行40年,寻找改革开放的细节
时间:2018-11-27 11:37:01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蒋肖斌 

  改革开放是一个关乎中国这40年巨变的宏大命题,又是一个渗透在每个人衣食住行细节中的生活故事。在《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 周年大型展览》中,我们去寻找那些和每个观众息息相关的展品。上海的半两粮票——当时凭票可以购买一块点心或者一碗小馄饨,牵动当年无数少女心的流行歌曲磁带,“豪车”配置的28寸永久牌自行车,复古的拨盘电话机……改革开放,我们的生活记录着。

  衣:群众服装拾级而上

  在国家博物馆北区,一道宽阔的台阶通向二层空间。当你拾级而上,仿佛通过一条时光隧道,隧道的主题是——服装。40年来的工装、军装、运动装、正装、礼服,从单色到彩色,从单一到多元,50套静态展服装和24套动态秀服装,呈现的是时代的变迁,向我们快进了一部改革开放以来的流行服饰史。

  展区由北京服装学院师生团队承担策划执行工作。北京服装学院服装与艺术工程学院副院长杨洁介绍,改革开放之前,人们着装比较简单,款式基本上是中山装、军便装、人民装、两用衫的天下,色彩主要是蓝、绿、灰“老三色”。

  1978年后,改革开放的春风也摇曳着人们的衣衫,喇叭裤、蝙蝠衫、棒针衫等外来的“奇装异服”得到年轻人的青睐。而随着中国纺织工业的发展,新事物涤纶服装开始流行,“的确良”衬衫、碎花裙,成为上世纪80年代时髦男女的首选。

  不同的服装折射的其实是一代人的观念:“西装热”代表着对国际范儿的追求,宽肩服装张扬着自信风度,紧身健美裤是开放思想的体现;而蓝色白条纹的运动衫、海魂衫和回力鞋,是那个时代的文艺小清新。

  如果说80年代是从单一走向多元,那90年代的服装则进一步与世界接轨。职业女性开始穿起套装,男士服装的商务休闲概念开始兴起。衬衫、T恤、风衣、羽绒服、羊毛衫……适合不同场合的服装类型丰富多彩;牛仔装、紧身T恤、露脐短衫、吊带背心、迷你裙……是年轻人的个性表达。

  进入21世纪,人们物质生活无虞,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精神追求带来棉麻服装的回潮,挑战自我的户外运动服装成为全民装备。而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近年来,具有民族风格和传统文化特色的新中式服装日益受到青睐。

  在《春天的故事》等大家耳熟能详的旋律中,展览现场还不定期举办服装秀。20余位模特身着阔腿裤、花衬衫、牛仔衣等不同时期的代表性服饰走秀,而他们手中的收音机、大哥大、吉他,也是不同年代青年最时尚的配置。

  食:两分钟看完年夜饭

  中国人的年夜饭,是一种独特的文化传承。信奉“民以食为天”的中国人,在这一顿饭中寄予了一年中最盛大的期待。从满足温饱到丰盛美味,再到追求营养健康,一餐一饭的细节,堪称“舌尖上的改革开放”。

  在展览第四展区“历史巨变”的第四单元“共享改革成果 共建美好生活”,一段不过两分钟长的视频,生动展现了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人年夜饭的变迁。

  在1960~1970年代的北方家庭中,春饼卷豆芽、一盘酱肘子就能撑起年夜饭的半壁江山,再来一把水果糖,就完成了这顿饭的甜品部分;在80后的记忆中,炸虾片是小时候的新鲜零食,而妈妈的心思都花在如何蒸好一条鱼,炖好一锅肉;到了90年代,菜不仅要好吃,还开始讲究摆盘,大白兔奶糖则取代了水果糖的地位;进入21世纪,菜越来越精致,花样越来越多,唯一不变的,可能是那盘饺子,和身边的家人。

  90后男孩夏小杨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现在过年回家,妈妈让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网购食材,龙虾、面包蟹、银鳕鱼……年夜饭越来越国际化。“想想90后都开始秃了,年夜饭也不敢大吃大喝,吃点海鲜,别让自己变油腻。”夏小杨调侃道,“妈妈作为家族饮食的总监,每年都对年度展演提出更高要求,我也得跟上她的脚步。”

  这段视频也在网上迅速传播开来,勾起网友的记忆,“几乎一模一样”“年夜饭配春晚,再烫一壶老酒”“80后的我,炸虾片是妈妈的味道”……连南北口味之争都暂时偃旗息鼓,“虽然我是南方人,但我更喜欢吃饺子”。

  80后姑娘林雨在这段视频前驻足,认真看完,笑称“想起了小时候的辛酸岁月”。“一年里最期待两顿饭,一顿是过年,一顿是生日。过生日时可以吃一顿烤鸡,过年就有一桌子好吃的,平时舍不得吃的都有。”林雨记得,那时候砂糖橘刚流行,但是贵,只有过年时才会买一篮子,“那种塑料编织的小水果篮子”,是林雨家的“年夜饭水果”。

  后来,林雨长大了,年夜饭菜式也越来越丰富,鸡鸭鱼肉早就不稀奇了,天南海北的食材都可以买到,也更注重营养搭配,“越吃越讲究”。现在,在北京工作的林雨每年过年才有时间回老家,那一顿年夜饭早就吃的不仅是那几道菜,更是和家人团聚的温情。

  住:时光博物馆讲述百姓故事

  本次展览中有一组四合院的微缩模型,吸引了不少观众,这是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的宋东葵和谭泽恩两位老师,带着13名学生,历时3个多月制作而成的。模型综合史料和影视作品中的典型场景,呈现的是上世纪80年代初期,老北京大杂院内人们生活的场景。

  “每一片菜叶都是拿宣纸染色而成,用轻土做白菜芯,再把一片片菜叶按真实生长形态贴上去;四合院的瓦是一片一片按照尺寸裁剪、上色、 做旧,像盖房子一样覆盖上去。

  刘璇是改革开放的同龄人,看着四合院的模型,好像回到了小时候。“我是地道的北京人,原来住在东直门附近的大杂院,蜂窝煤、烟囱、黑白电视……我家都有。生火取暖、糊顶棚、冬储大白菜、炉子烤白薯馒头片、自建小厨房……我都经历过。”在刘璇的记忆中,大杂院的生活充满了家长里短的热闹、亲切。

  刘璇说:“我是跟着时代发展潮流成长起来的,很多事情你们年轻一代可能没有感受过。那时候,排队带棉手套去买大白菜、搬蜂窝煤,用点滴瓶做西红柿酱,还有一种面粉二厂出的‘油炸方便面’,四毛钱一包,里面有个白色粉包,海鲜味,能刮奖……”

  微缩模型只能近观,别急,展览还有一个“时光博物馆”,让你身临其境地穿越时空。“年代照相馆”真实还原当时人们郑重其事照相的场景,“奇妙时空屋”的客厅里,立式电扇,红色皮箱,搪瓷脸盆……还原记忆中的家庭场景。

  在“时光杂货铺”,零食、饼干罐、搪瓷杯、贴纸、蛤蜊油……不大的空间装满了80后和90后的回忆,一位家长指着一只绿皮小青蛙跟三四岁的宝宝说:“那是妈妈小时候的玩具。”墙角的一台红色冰箱,是1981年为庆祝可口可乐北京厂落成,日本三洋公司赠送给中国大陆的第一台可口可乐冰箱。在那个年代,可口可乐重返中国,是改革开放的一个符号。

  走出时光博物馆,每位观众可以打印一份属于自己出生年份的“号外”,上面记录着“我与改革开放的故事”。

  出生于1988年的肖琛,向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展示了自己的那一张:在我出生的那一年,经过6年艰苦拍摄,电视剧《西游记》拍摄完成并播出;在我10岁那一年,抗洪抢险取得胜利;在我15岁那一年,防治“非典”取得胜利;在我28岁那一年,G20峰会在杭州举行。巧合的是,肖琛的家乡就是杭州,“G20峰会是那年的大事,我84岁的外公都天天跟我说,还在会后特地去会场参观”。

  行:28寸永久牌自行车领衔众“老物件”

  40年来,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78年的171元增长到2017年的25947元,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22.8倍。收入高了,最直观的表现可能就是家中的物件更新换代。

  在本次展览的一个展柜中,陈列的是40年来的家庭日常用品,从“三转一响”(收音机、自行车、缝纫机、手表)到彩电、冰箱,几乎每一件展品都在观众家里出现过。根本不需要讲解员的介绍,每一位观众都有一肚子话要说,素不相识的人指着同一件展品,就能聊起来。

  出生于1980年的周春燕是河北唐山人,看着这一展柜的老东西,觉得自己差不多都赶上了,“黑白电视、随声听、老相机……尤其是那个缝纫机,我妈妈现在还在用”。

  周春燕回忆:“小时候,家里的随身听和相机都是从日本带回来,在当时属于比较贵重的礼物。然而,更新换代太快,大学还在用随身听,毕业后就改听CD机了;家里最早的相机是胶卷的,自己工作后买的第一个相机就是数码的了,现在,大家都用手机拍了。”

  而在周春燕父亲的记忆中,自行车是家中当仁不让的“大件”。展柜中那一辆28寸的永久牌自行车,在当时绝对属于“豪车”。周春燕说:“那时候只能到北京来买,最有名的牌子就是凤凰和永久,得排队才能买。我姨老爷为了给我爸买一辆自行车,排了一天一夜的队。买到后运回唐山,郑重地交到我爸手里,真的太珍贵了……”

  71岁的申桂华指着展品对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说:“我家的缝纫机、黑白电视机、双卡收录机……还都留着呢。都是历史,我也不忍心卖给收废品的。”

  堪称“古老”的双反相机、快门在镜头上的旁轴相机、数码相机、单反相机……90后男孩桂天奇熟练地向同来观展的小伙伴介绍。他从初中开始喜欢摄影,家里收藏了6台相机,“展览的这些相机我都接触过”,而到他拥有第一个自己的相机,已经是数码时代的单反相机了。

  “相机越来越智能,可以自己测光,可以在屏幕上看效果。以前拍照全凭经验,根据光线来判断多少光圈多少快门,胶片拍错一张就废了。但看着过去的东西,觉得有些东西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比如那个年代,对拍每一张照片的谨慎和专业。”桂天奇说。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